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中丹探险家23年后再携手 划船“链接太平洋”启航仪式浙江舟山举行

中丹探险家23年后再携手 划船“链接太平洋”启航仪式浙江舟山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 时间:2024-05-26 07:58:27 | 点击:14478

      每日新闻网讯  5月25日电 继23年前成功横渡大西洋后,中国-丹麦探险家孙海滨和黄思远(Christian Havrehed)再度携手,将划船东渡链接太平洋。25日,孙海滨和黄思远东渡启航仪式在浙江舟山举行,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魏鸣珂(Mikael Hemniti Winther)携夫人魏若棠女士专程出席此次启航仪式。

01.jpg

      对于此次中丹探险家再度合作挑战海洋划船横渡,魏鸣珂总领事给予了高度赞赏,“我和妻子非常高兴出席启航仪式,这是关乎两国关系、两国人民友谊的不寻常举动,不仅着眼现在,也着眼未来,让我们谨记一个重要历史人物徐福。两位探险家的新征程能够启发年轻人了解历史,以及历史对我们新的含义。”据悉,两人预计用两周左右时间不间断完成800公里的第一阶段不间断艰难航程,最终在日本长崎登陆,经短暂休整将开始在日本外海的第二阶段500公里的航程,终点是日本延冈市,全长约1300公里。总用时35天(包括躲避恶劣天气和第二阶段上岸交流)。

02.jpg

      2001年,孙海滨与黄思远这对中丹组合参加了有“世界上最艰苦的划船比赛”之称的沃特·艾文斯大西洋划船挑战赛。他们在无外援的条件下,划一条7米小船,从西班牙出发,56天划行5000公里,成功到达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岛。他们分别成为划船横渡大西洋的丹麦第一人和亚洲第一人,同时募集了9.1万美元,将其捐给中国学生前往英国读书的奖学金。

      当年孙海滨和黄思远曾约定,未来划船东渡链接太平洋,如今两人的愿望成行。黄思远说,许多年前在香港看到一个爱尔兰探险家从越南划船到日本的自传后,他萌发了东渡想法,“那个爱尔兰人是在越南造了个竹筏划过去的,让我不服气的是他说是效仿中国古代的徐福东渡,他既没有跟任何徐福协会联系,也不是从中国出发。”他说,徐福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名字在世界上也很有名,“但关于他的事迹和相关联的中国历史、文化对于外国人来说并不熟悉,所以我想通过我们划船东渡的体育探险方式访问日本的徐福地点和寺庙,并与当地的徐福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讲述徐福和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文化。”而在孙海滨心目中,此次东渡除了展现中国人不畏艰难、讲好中国故事外,想打造中国“远洋赛艇”IP赛事,也是多年执着的梦想。希望借这次东渡之旅为契机,为海洋大省浙江打造中国自己的海洋赛事品牌奠定基础,填补亚洲在“远洋赛艇”项目上的空白。

03.jpg

      对于两人的这次东渡,尽管技术设备科技含量较23年前大幅提升,但难度一点不比当初划船横渡大西洋容易。孙海滨透露,当年横渡大西洋只一部卫星电话和一个手持导航GPS就出发了,如今船上不仅配置必备的船只识别系统、海图机、卫星定位系统、而且手机直接就能连接卫星打电话,“现在的难度在于天气和洋流,当年大西洋是顺风、顺洋流。而东海气流和海流比较复杂,这个季节应该是西南风也就是顺风还没来,反而还是强劲的东北风,意味着是逆风。因此,第一阶段800公里的航程中,可能还要面临风暴需要躲避,而原计划10天的时间可能会12-15天更延长。”天气之外,饮水也是麻烦,黄思远坦言,虽然船上配置了淡水机,但因为河流人海口水质含沙量大,“我们可能都不敢用淡水机,水中的沙子会毁掉机器,到了深海才能用淡水机,所以我们就要至少带足10天的淡水,吃的呢都是脱水食品,一来便于保存,二来做到轻量化。”

      外部困难之外,两人的身体也面临巨大考验。“我们每天是24小时不间断划桨,每2小时轮换,一人划桨,另一人休息睡觉。理论上两人一齐划桨会速度更快,但也意味着需要一齐休息,这样反而会问题更多,停桨后洋流会让船偏航,更大的问题是这段航程中民用船只多,无人操纵和观察面临被撞危险。”黄思远解释说,如此一来长期划桨会导致不断与座垫摩擦的臀部犹如骨头与硬物接触,加上不断有海水浸泡,那种疼痛终生难忘。孙海滨补充,握桨的双手初期会在同一手指位置连续出水泡,“你不能不管,否则水泡越来越大,必须扎破,接触海水后非常疼。”此外,船上两人上厕所也是问题,“最原始的状态,排泄在携带的水桶里,然后倒掉,问题是摇晃的船上要完成排泄尤其是“大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按照黄思远构想,两人“划船链接太平洋”的计划分四个阶段,2024年第一步计划是效仿公元前210年秦代航海家徐福东渡路线,从中国划船到日本。未来条件成熟后,他们继续“划船跳岛”形式,从日本到堪察加半岛,最后再从阿拉斯加抵达美洲。


编辑:王艺铭

【作者:袁书航】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台各界人士吁导正历史、放眼未来

中新社台北10月22日电 (记者 朱贺)“‘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儿时每逢光复节,我们会提着灯笼上街游行、唱《台湾光复纪念歌》。对数代台湾人而言,这是很重要的节日,但在民进党执政后被淡化,其目的是切断两岸的...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绘时代青绿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天山泼翠,林海叠浪;大漠镶绿,河川谱曲。  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执林长之...

“十四五”·答卷|文脉赓续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十四五”·答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重点要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几...

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向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捐赠30万元人民币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李欣  10月15日,艾多美(中国)再度携手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捐赠30万元优抚与救助专项基金,用于帮扶因公牺牲、受伤、患病或面临家庭困难的公安民警、辅警及其家属。本次捐赠仪式在艾...

台风“风神”今夜掠过西沙群岛 海南台湾等地有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10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1日)下午5点钟位于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兴岛)北偏西方向大约75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就是北纬17.5度、东经...

耗资数亿美元 白宫进行“100多年以来最大规模扩建”

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说,在白宫东翼楼修建豪华宴会厅的工程已开工。据外媒报道,工程预计耗资约2.5亿美元,全部来自私人资助。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接见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棒球运动员时提及有关工程,并表示访客“...

官方通报江阴一化工厂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

央视网消息:据澄江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2025年10月20日11时57分许,江阴市梅园大街618号厂区内一辆装有黄磷的罐车少量黄磷溢出发生自燃。12时03分,消防救援人员...

铁路常旅客会员服务再升级,一文了解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10月20日起,铁路常旅客会员服务进一步优化升级,14至28周岁的常旅客会员购票乘车将获得更大幅度的积分优惠,同时积分兑换新增了座位升席功能。新规明确,14至28周岁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居...

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深入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为切实加强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16日,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紧密结...

多举措协同全力推进秋收 高科技农机与时间“赛跑”抢收抢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黑龙江多地遭遇雨雪天气,这给秋粮收获带来一定影响,农户们加快秋收进度,昼夜抢收秋粮。  在同江市青河镇东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黑夜中加紧作业。气象部门预测48小时内会有大范围雨雪降温...

2024
05/26
07:58
袁书航
浏览量: 1447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