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玉宇琼楼笔下生”

“玉宇琼楼笔下生”

来源:大公中原网 | 时间:2024-05-06 19:17:38 | 点击:31523

------河南首届界画艺术作品展在商丘博物馆开展      

      每日新闻网河南讯  李德鹏 袁书航  五一期间,由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商丘博物馆、商丘市文化馆、虞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虞城县界画传媒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玉宇琼楼笔下生”商丘首届界画艺术作品展在商丘博物馆盛装开展。

1.jpg

      展览共展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界画代表性传承人王健69幅界画作品,旨在以界画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历史文化,让广大市民和青少年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进而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2.jpg

      “这一幅界画,画的是古梁园,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商丘。从画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商丘已经非常美丽,也相当繁华,引得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观光、吟诗作对,李白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并留下了著名诗篇《梁园吟》。”5月4日下午,在商丘博物馆界画展厅内,王健正在向前来参观的市民介绍自己的界画作品。

3.jpg

      展厅内,只见前来参观界画展览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和三五好友一块同欣共赏的,有带孩子增长见识学习知识的,也有独自一人细观慢品消遣孤独的。他们边走边看,边赏边议,时而驻足近观,时而点头赞叹,各自以不同的认知,感受着界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5.jpg

      那么,什么是界画?它又有什么特点呢?王健介绍说,界画是借鉴古建筑绘图里界划的方法,用毛笔借助界尺所绘,是中国绘画中一个很特色的门类,史料记载已有2000多年历史。

4.jpg

      近200年来,界画艺术基本荒芜,全国仅三人有所建树,他就是其中之一。传统界画工笔细腻,设色艳丽。天然矿石颜料中配有:耗牛骨胶、珠砂、冰片、沉香精油等多种名贵中药。观尝界画有清心、怯邪、安神的功效。界画是重要的中国文化历史资料,传承着中国灿烂的文化基因,更是我们窥视古代中国的一个窗口。

6.jpg

      是什么动力让他坚持传承界画艺术?又取得了哪些成绩呢?王健告诉记者,界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把根和魂留住,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就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7.jpg

      王健出生于书香世家,1973年,他4岁时就师承太祖父王介臣启蒙绘画,1974年至1979年在江西南昌学习界画,1979年后在父亲王润指导下开始对界画进行潜心研究,临摹唐宋以来历代界画山水名迹。王健倾心贯注界画艺术半个世纪,创作出了:蓬莱仙阁系列、汉梁园系列、上林苑系列、中华名楼、中华宫殿5大系列界画,近百幅界画作品。他发表了《界画基础知识》、《界画论》等40余篇心得论述,填补了历史无《界画论述》的空白。

8.jpg

      “正好是五一假期,就想带着孩子到商丘博物馆参观参观,了解一下我们商丘的历史文化,没想到还有意外的收获,赶上了商丘界画艺术作品展。说实话,我以前都没听说过界画,更别说孩子了。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我和孩子都增长了知识,不仅了解了什么是界画,还知道了它的特点,领略了它的独特神韵,可以说非常震撼,受益匪浅,不虚此行。”来自睢县的徐女士说。

9.jpg

      参观展览后,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文联艺术团总导演武景阳认为,王健老师的作品造形严谨准确,工划细致,设色艳丽,艳而不俗,气势峻拔。所配人物、峻岭、树木、船只、云彩、飞瀑等笔致细劲挺秀,花叶纷披而具条理,繁而不冗,工而不巧,可谓雍容华贵,让人观后有心静气和的感觉。

10.jpg

      “王健老师是界画艺术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在全国屈指可数。界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法方面,它既有工笔的知识,又有写意的表现。在界画艺术传承的过程中,王健非常执着,一做就是几十年,对界画有非常独到的研究,可以说造诣很深。他的每幅作品,看是一幅画,实则是文化,把历史与文化融为一体,看后有非常高的艺术享受。界画艺术的传承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弘扬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商丘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二级巡视员刘玉杰如是评价。


编辑:唐玲

【作者: 李德鹏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多举措协同全力推进秋收 高科技农机与时间“赛跑”抢收抢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黑龙江多地遭遇雨雪天气,这给秋粮收获带来一定影响,农户们加快秋收进度,昼夜抢收秋粮。  在同江市青河镇东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黑夜中加紧作业。气象部门预测48小时内会有大范围雨雪降温...

各地社区便民阵地上“新”服务 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央视网消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各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便民阵地,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创新治理 外卖小哥与社区“双向奔赴”  在山东威海,当地探索把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

金价今晨再创新高 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

今晨 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的涨幅已达60%左右面对金价的持续大幅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紧急提醒  16日,上海黄金交易...

“一粒米”解锁“一桶金” 良种+良法模式绘制水稻收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这五年,“建设农业强国”始终是发展蓝图的核心,三农领域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粮食产量连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4年更首破1.4万亿斤;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提前一年达成“十四五”目标;农村...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圆满收官

由教育部等11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15日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发布 实现零碳排放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16日在长春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列车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属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实现零碳排放,运行时无需接触网,同时结合城市文...

校馆弦歌·文博日历丨湖南大学里,藏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

  数学是学生的“必修课”?  2000多年前的秦代官吏  早就把它当“基本功”了  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就藏着这样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秦简《数》  一本穿越2000年的数学教材  说到中国古代数学  你是不是只知...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制图:张丹峰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践行新粮食安全观,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

湖南发布“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 打造古籍修复“数字百科”

 中新网长沙10月14日电 (邓霞 邓菁岚 王芳)湖南图书馆创新推出的“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14日上线试运行。该系统不仅服务于全国古籍修复从业者,更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未来还将持续优化知识库功能。  古籍修复被誉为古籍的...

旋戈-600无人直升机首次亮相直博会 可满足多任务场景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直博会)召开在即,旋戈-600无人直升机将首次亮相直博会。  旋戈-600无人直升机是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自主研发的一款通用无人直升机,可满足高原、山区、海上等多任务场景。  该型装备在智能化...

2024
05/06
19:17
李德鹏
浏览量: 3152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