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云南将实施“银龄医师”行动计划

云南将实施“银龄医师”行动计划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9-04 16:35:00 | 点击:28919

       

原标题:云南将实施“银龄医师”行动计划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银龄医师”行动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将加大“银龄医师”引进支持力度,分层分类引进“银龄医师”,吸引一批退休医疗卫生人才到云南省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缓解全省医疗卫生领域高端人才少、高层次人才紧缺和基层人才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退休医疗卫生人才有益补充、示范引领作用,更好服务健康云南建设。

行动计划明确,鼓励省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或人才奖项获得者,在全国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省外高层次退休医疗卫生人才;鼓励市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引进省内外高级职称以上退休医疗卫生人才;鼓励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引进省内外中级职称以上退休医疗卫生人才;各县(市、区)针对乡镇(街道)临床医师、医技人员不足等问题,统筹为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具有相应资质的退休医疗卫生人才;鼓励各地优化人才引进环境,依托地理、旅游等资源优势,创新“旅游+”“候鸟+”“康养+”“退休返乡”等引才模式,吸引省内外退休医疗卫生人才边执业、边康养。省卫生健康委将加强“银龄医师”招引平台建设,实现与国家、各省招引平台信息互通共享,为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退休医疗卫生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平台,并充分发挥省医师协会等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吸引更多省外退休医疗卫生人才来滇服务,精准推荐符合条件的滇籍退休医疗卫生人才参与“银龄医师”行动计划。

在完善“银龄医师”引进保障政策方面,行动计划明确,“银龄医师”在服务期内继续享受原退休待遇,鼓励各地各用人单位结合实际制定灵活的“银龄医师”薪酬制度,探索实行“银龄医师”年薪制或协议工资制等分配形式。“银龄医师”服务期间,由用人单位就近安排住所,并配备能满足日常生活的设施设备,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当地(单位)人才公寓,用人单位可根据“银龄医师”每年服务时间等情况,为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探亲报销往返交通费。入选一项国家级或省级人才项目(人才奖项)的高层次“银龄医师”,可享受生活补助待遇,用人单位可按国家级人才不高于10万元/人·年、省级人才不高于6万元/人·年的标准给予补助,用人单位每年组织服务期在6个月以上的“银龄医师”免费健康体检1次、省内疗休养1次,并为符合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条件的“银龄医师”购买人身意外保险,高层次“银龄医师”在服务期内可享受省内6家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医院绿色通道服务。鼓励多点执业,允许“银龄医师”在省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允许“银龄医师”第一执业医疗机构根据引进的“银龄医师”专业,申请开设相应的诊疗科目、设置相应科室、配备相应团队。鼓励科研合作,支持引入新技术新项目,对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或人才奖项获得者等高层次“银龄医师”,由省政府颁发特聘证书,作为云南省特聘医疗卫生专家;对每年累计工作时间超过6个月的“银龄医师”,省级财政按照不高于5万元/人·年的标准择优给予用人单位工作补助。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保障政策。

为充分发挥“银龄医师”作用,行动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银龄医师”在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鼓励各州(市)、县(市、区)建立“银龄医师”候鸟人才工作站,并由同级财政对候鸟人才工作站给予补助。各地各用人单位根据“银龄医师”专业特长,支持省内外高层次“银龄医师”定期开展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科研、高层次人才培育等引领带动工作,支持市、县两级及以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引进的“银龄医师”开展专家门诊、疑难病诊治、业务指导、查房带教、人才培养等工作。(杜仲莹)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多举措协同全力推进秋收 高科技农机与时间“赛跑”抢收抢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黑龙江多地遭遇雨雪天气,这给秋粮收获带来一定影响,农户们加快秋收进度,昼夜抢收秋粮。  在同江市青河镇东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黑夜中加紧作业。气象部门预测48小时内会有大范围雨雪降温...

各地社区便民阵地上“新”服务 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央视网消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各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便民阵地,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创新治理 外卖小哥与社区“双向奔赴”  在山东威海,当地探索把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

金价今晨再创新高 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

今晨 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的涨幅已达60%左右面对金价的持续大幅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紧急提醒  16日,上海黄金交易...

“一粒米”解锁“一桶金” 良种+良法模式绘制水稻收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这五年,“建设农业强国”始终是发展蓝图的核心,三农领域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粮食产量连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4年更首破1.4万亿斤;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提前一年达成“十四五”目标;农村...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圆满收官

由教育部等11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15日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发布 实现零碳排放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16日在长春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列车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属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实现零碳排放,运行时无需接触网,同时结合城市文...

校馆弦歌·文博日历丨湖南大学里,藏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

  数学是学生的“必修课”?  2000多年前的秦代官吏  早就把它当“基本功”了  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就藏着这样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秦简《数》  一本穿越2000年的数学教材  说到中国古代数学  你是不是只知...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制图:张丹峰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践行新粮食安全观,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

湖南发布“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 打造古籍修复“数字百科”

 中新网长沙10月14日电 (邓霞 邓菁岚 王芳)湖南图书馆创新推出的“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14日上线试运行。该系统不仅服务于全国古籍修复从业者,更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未来还将持续优化知识库功能。  古籍修复被誉为古籍的...

旋戈-600无人直升机首次亮相直博会 可满足多任务场景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直博会)召开在即,旋戈-600无人直升机将首次亮相直博会。  旋戈-600无人直升机是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自主研发的一款通用无人直升机,可满足高原、山区、海上等多任务场景。  该型装备在智能化...

2024
09/04
16:35
浏览量: 2891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