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济南市·荷花 映日荷花满城香(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济南市·荷花 映日荷花满城香(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7-31 08:45:08 | 点击:4924

 花笺

  济南市荷花 

  荷花,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花朵,自生或栽培在池塘及水田内。莲,根状茎肥厚,横生地下;叶盾状圆形,伸出水面;叶柄中空,常有刺;花梗较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美丽,芳香,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或卵形,熟时黑褐色。荷花在我国分布广泛,花期6—9月。

  资料来源: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科学研究院

 

  赏花

  荷叶荷花何处好?

  大明湖上新秋。

  红妆翠盖木兰舟。

  江山如画里,

  人物更风流。

  ——金·元好问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畔,铁公祠小沧浪亭的墙上,悬挂着这样一副楹联,引人驻足吟诵,成为形容济南的千古佳句。

  因趵突泉而灵动,因千佛山而持重,因大明湖而秀美,坐拥三大名胜的古城济南,更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凸显独特的城市气质。

  盛夏时节,行走泉城,吟诵古人诗篇,尽赏映日荷花,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便有了更深的理解。

  穿越历史长河,依旧闻得荷花香

  波光潋滟,荷叶碧绿成片,荷花明艳绽放,夏日的大明湖,风景尤美。

  自唐代起,大明湖就名扬四海。到了北宋年间,湖水入小清河,沿湖修建亭、台、堤、桥,渐成游览景观。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1958年,济南市政府将大明湖一带正式辟建为大明湖公园,疏浚清淤,修缮扩建,砌筑湖岸,修复名胜古迹,使其姿容更胜往昔,成为全国著名风景游览区。

  据考证,早在魏晋时期,大明湖已经开始广泛种植荷花。在唐代,大明湖因荷花众多,一度被称作莲子湖。目前,大明湖拥有荷田约20处,面积达百余亩,主要种植明湖红莲、明湖白莲、明湖重台莲、明湖碧莲、独有品种明湖重瓣莲等。大明湖的荷花于每年6月至9月开花,7月至8月迎来盛花期,是最适合观赏的时节。

  自唐始,面对济南的荷花,文人名士诗兴大发,吟诵不绝。

  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形容为“北渚凌青荷”,意为青荷环绕,景致绝佳。北宋期间,曾在济南为官的曾巩无数次到大明湖观光纳凉,留下了“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作凉”“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等名诗。

  元好问一生多次寻访济南,自问自答:“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明清以来,大明湖的荷花更是频频被赞。张鹤鸣的“荷叶包鱼绿竹港,瓷瓶酤酒藕花洲”,任弘远的“荷叶田田千点碧,藕花冉冉满城香”……

  济南的荷花之美不止于大明湖,郑板桥早有感怀:“济南城外有池塘,荇叶荷花菱藕香。更有苇竿堪作钓,画工点染入沧浪。”

  置身济南城,吟诵着一首首古诗,抚今追昔,跨越的是时空,不变的是荷花清香。

  从时光深处走来,炼成城市气质

  “藕花深处田田叶,叶上初生并蒂莲。”不久前,大明湖荷花池出现一株并蒂莲,茎秆一枝,花开两朵。据介绍,这是大明湖连续3年发现并蒂莲,生成概率仅约十万分之一。俗话说,花开并蒂,好运连连。不少游人专程前来,欣赏这一罕见景色。

  1986年,济南市将荷花定为市花。荷花不仅以明艳色彩、淡远香气深入济南人心中,更以高洁优雅的品格,融入城市气质,成为独特的城市标识。

  济南东部新城,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奥体中心体育场馆群,东有“荷”,西有“柳”,造型精致,气势恢宏。在东荷体育馆东侧的一个人工荷花池里,荷叶丛丛,荷花亭亭玉立,散发阵阵清香,装点了城市角落。

  被誉为济南城市会客厅的泉城广场,是市民夏日休闲的好去处,这里每天3次上演音乐喷泉,绽放出由光影、水流等元素组成的“灼灼荷花”;此外,在济南西火车站中心广场,荷花造型的喷泉、荷花形状的路灯,也以城市市花之姿,迎接着南来北往的行人。

  今年7月27日至31日,第三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举行,其标识造型也好似一朵盛开的荷花。漫卷书香,荷叶田田,在济南相遇,又是一件盛事。

  眼下,大明湖正在举行第三十六届荷花艺术节。大明湖景区负责人介绍,本届荷花艺术节以荷为媒,将荷花与艺术、荷花与民俗、荷花与城市文化相融合,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搭建了一个“可玩、可看、可购”的赏荷消夏平台。

  “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7月的济南,有水的地方就有荷花。大明湖、泉城公园、槐荫区吴家堡荷花池、章丘区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满城荷花香,装满了整个济南的夏天。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31日 08 版)

(责编:胡永秋、白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深入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为切实加强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16日,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紧密结...

多举措协同全力推进秋收 高科技农机与时间“赛跑”抢收抢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黑龙江多地遭遇雨雪天气,这给秋粮收获带来一定影响,农户们加快秋收进度,昼夜抢收秋粮。  在同江市青河镇东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黑夜中加紧作业。气象部门预测48小时内会有大范围雨雪降温...

各地社区便民阵地上“新”服务 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央视网消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各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便民阵地,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创新治理 外卖小哥与社区“双向奔赴”  在山东威海,当地探索把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

金价今晨再创新高 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

今晨 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的涨幅已达60%左右面对金价的持续大幅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紧急提醒  16日,上海黄金交易...

“一粒米”解锁“一桶金” 良种+良法模式绘制水稻收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这五年,“建设农业强国”始终是发展蓝图的核心,三农领域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粮食产量连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4年更首破1.4万亿斤;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提前一年达成“十四五”目标;农村...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圆满收官

由教育部等11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15日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发布 实现零碳排放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16日在长春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列车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属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实现零碳排放,运行时无需接触网,同时结合城市文...

校馆弦歌·文博日历丨湖南大学里,藏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

  数学是学生的“必修课”?  2000多年前的秦代官吏  早就把它当“基本功”了  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就藏着这样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秦简《数》  一本穿越2000年的数学教材  说到中国古代数学  你是不是只知...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制图:张丹峰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践行新粮食安全观,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

湖南发布“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 打造古籍修复“数字百科”

 中新网长沙10月14日电 (邓霞 邓菁岚 王芳)湖南图书馆创新推出的“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14日上线试运行。该系统不仅服务于全国古籍修复从业者,更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未来还将持续优化知识库功能。  古籍修复被誉为古籍的...

2023
07/31
08:45
浏览量: 492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