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厦门:“摊规点”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

厦门:“摊规点”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7-20 11:51:00 | 点击:4585

午夜12点,结束工作的“加班族”要了一瓶啤酒和一个凉菜席地而坐;深夜2点,顶着黑眼圈的程序员点了一碗咸粥充当夜宵;清晨6点,换班的出租车司机给孩子带回一个饭团……

在福建厦门,街边的小商小贩不仅是城市夜生活的见证者,还是暖心的参与者。他们很少被关注,即便是老主顾也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但他们推动城市升腾烟火气,成为构建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力量。

“摊规点”里的苦辣酸甜

“焖面要吗?10块钱管饱。”5月中旬的一天,在厦门市海沧区鼎山路通达集团厦门生产基地附近,来自三明市的李丽红总会在傍晚支起小餐车,向过路的工人们售卖“河南焖面”。

像李丽红推的这种小餐车,工厂门外聚集了20多辆,经营的餐食覆盖天南海北各种口味。一到下班时间,“老主顾们”鱼贯而出,涌向各自熟悉的摊位。围着一张小方桌,几个工友坐着马扎吃饭,这是他们一天里最闲暇的时光。

这条路是当地城管部门专门为小商小贩划设的临时“摊规点”,不收摊位费,每到饭点,不少流动摊贩群聚于此,“合法合理”地在此摆摊。在这些摊点上,几块到十几块钱都能吃饱,性价比非常高。

李丽红从15岁开始经商,后因生意失败欠下了债务,便和丈夫试着摆摊来还债。“厦门的亲戚说这里摆摊十分规范,就想来碰碰运气。”去年10月,李丽红与丈夫一起来到厦门海沧,瞅准了这块工厂聚集区,他们除了“焖面”摊位,还有一个“自选快餐”摊位,夫妻俩每天从早忙到晚。

“现在收入还行,还完债应该是迟早的事。”在拼尽全力忙碌的背后,是李丽红夫妻俩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等还完债,想在厦门买套房子,让孩子们生活得好一些。”

在离李丽红摊位不远的地方,一辆“自选卤料”的餐车也聚了不少人气。“老板!老样子来一份!”“够了够了!吃那么多待会儿走不动路了!”在此起彼伏的叫嚷声中,一个满头大汗的小伙忙个不停。他叫曾继海,来自龙岩上杭,所有的卤料都是他自己研制的“秘方”。卤料一下锅,一开火,香气四溢,他的餐车也成为“摊规点”上的“明星摊位”。

36岁的曾继海从掌勺厨师做起,五次创业,曾是厦门客家菜圈子里小有名气的“老板”,生意有沉浮,这辆小餐车是他的第六次创业。

“摆摊是体力活,像我们做餐饮的,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曾继海说。

类似这样的“摊规点”还有很多。在厦门市湖里区BRT县后站点附近,一排统一涂装的小餐车形成一道靓丽风景线。每天清晨5点,20多位摊主就陆续“上工”。

“你这个煎饼破了!”“对不起对不起,这个算送您的,我再给您做一个好的。”来自湖南岳阳的摊主江艳学做山东煎饼才半个多月,时常把饼摊破。她一边道歉,一边手忙脚乱地收拾破掉的煎饼。

“现在挣得不算多,但起码能给家里分担一些。”厦门的5月早已高温席卷,刚从装修转行的江艳脸热得通红,但眼神充满了为生活打拼的决心。

打造更温馨的“营商环境”

作为滨海花园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厦门不仅美在自然风光,也美在城市管理、美在和谐氛围。

“像我们这种做大排档的,不在室外摆桌椅,客人根本不会来光顾。”2012年,来自泉州安溪的林志良在湖里区华光西路上租了一个门脸,在这个有着“酱油水一条街”之称的地区做起了海鲜大排档。

彼时,一到深夜,后厨的传菜声、顾客的划拳声和楼上居民的叫骂声混杂在一起,给城市管理者出了一道两难的选择题——放任自流,周边居民安宁的生活无法保障;大力整治,这条吸引众多游客的“酱油水一条街”或将不复存在……

反复尝试过多种整改方案后,“跨店经营”成为厦门城市管理者决策的“归宿”。2022年8月,《厦门市沿街店面适当跨店经营管理实施导则》对外发布,其中约定:凡处在背街小巷、次干道和交通流量适宜地区的餐饮、服装、鲜花水果、生鲜食品等店面,只要提出申请,属地职能部门就会根据实际上门划定“经营外摆”的时间和区域范围,方便店主更好招徕顾客。

“现在从下午5点到晚上11点,我们可以在店门口的画线区域内摆放桌椅,喜欢坐在室外的顾客也能多一种用餐体验。”林志良指着店门口的黄线说。画线之后,一条街的摊位经营更规整了,楼上楼下的矛盾也少了,同时这条“酱油水一条街”的风貌也基本保留了下来。

在采访期间,记者还遇到了在华光西路执勤的城管队员,他们和商家交流时更像是来串门的“邻居”。

“我2013年就在这个片区工作,每个商家都熟悉,大家就像朋友一样。”湖里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湖里中队协管员曾阳告诉记者,为了保住“跨店经营权”,商家对城管工作十分配合,有时候到时间了食客不愿意进店用餐,商家还会主动劝说食客,“林老板他们还给顾客送小菜,顾客自己就进去了。”

在对小商小贩这一群体的规范上,厦门一直使用“疏”而非“堵”的方法。2019年上半年,厦门市城管部门印发《开展无照流动摊贩专项治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流动摊贩纳入“定时、定点”的统一管理,并对食品经营者建立卫生溯源体系,“摊规点”应运而生。

规范一座城市小商小贩的经营,既要勇气,也要智慧。

“有一次看到三四个城管跟着一个干部模样的男子走过来,我当时以为是不是又不让摆摊了。”回想起几个月前的一次经历,来自南平顺昌的摊贩梁秋香说。

“那天我进了满满一车食材,还以为要砸手里了。”在多个城市做过摊贩的梁秋香经验丰富,当时她的脚已经踩在餐车踏板上。

“是不是不让摆摊了?”梁秋香壮着胆子远远地喊了一声。

“为什么不让摆?我们不但要让大家摆,你们还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城管尽力服务好大家!”这样的一句答复,一下把现场的气氛带“火”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建言献策。

这个男子就是海沧区城管局局长王树强。为了让辖区内流动摊贩都能在“摊规点”“安定”下来,王树强经常“偷摸”到各个“摊规点”和集市暗访调研。“出来摆摊的人一定是迫于生计,你服务做到位了,人家饭碗端牢了,反过来自然就会配合你的工作。”对于城管和摊贩之间的关系,王树强早早地想清楚了。

“不论是个体经营户还是流动摊贩,都是城市升腾烟火气的推动者。”厦门市委文明办主任钟伟东说,相较于过去小商小贩与城管部门之间的“猫鼠游戏”,主动为小商小贩规范经营创造条件,就能让这一群体成为城市文明的“金名片”。

城市文明与烟火气并行不悖

“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来自龙岩永定的刘富才是BRT县后公交站“摊规点”入驻的第一位商贩。2013年至今,刘富才从“流动”到“固定”,见证了厦门十年来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为了让自己的两个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除摆摊外,刘富才还利用中午用餐高峰期跑外卖,每个月能多挣1000多元,“多挣一块钱,孩子的生活质量就能提高一分,少睡点就少睡点吧。”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也撑把伞。在刘富才的摊位前,偶尔能看见一些人前来用餐,“从他们的眼神里能看到对生活的渴望,有的人就要一个白粥,我还是会免费给他们加点菜。”刘富才说,“要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美好,咬咬牙就扛过去了。”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些民间传统技艺面临消失的风险,对有“手艺”的小商小贩来说,他们期待能够将传统传承下去。今年55岁的陈滨在同安区陆丰“摊规点”销售豆腐等豆制品,这些产品都是陈滨夫妻俩用闽南当地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

“每天凌晨就起床开始磨豆子,上午做好了出摊,我们主要也是做熟客生意。”陈滨说,现在每天营业额大约两三百元,但是相较于从祖辈承袭下来的手艺,“挣钱”似乎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希望能让我们长期摆下去,这样才能让大家继续吃到闽南的‘老味道’。”

为了帮助小商小贩实现这一梦想,同安区城管部门也着手做了不少工作。据同安区城管局城管办负责人张平弟介绍,自2022年初以来,同安各镇(街)累计施划“跨店经营”管理线9.97万米,设置“摊规点”21个,摊位数321个,同安不少正在消失的“老味道”被保留了下来。

还有一些小商小贩把扩大“朋友圈”作为自己的“小目标”,希望厦门的管理模式能够在更多城市得到推广。“现在我跟老乡说起厦门,很骄傲,想把他们也一起叫来摆摊开店。”“之前在老家摆摊被扣过车,厦门的这套管理方法真的应该去我老家推广一下。”采访过程中,不少摊贩和店主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烟火气并行不悖,这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喜欢厦门的主要原因。

(本报记者颜之宏)

(责编:王震、陈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深入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为切实加强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16日,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紧密结...

多举措协同全力推进秋收 高科技农机与时间“赛跑”抢收抢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黑龙江多地遭遇雨雪天气,这给秋粮收获带来一定影响,农户们加快秋收进度,昼夜抢收秋粮。  在同江市青河镇东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黑夜中加紧作业。气象部门预测48小时内会有大范围雨雪降温...

各地社区便民阵地上“新”服务 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央视网消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各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便民阵地,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创新治理 外卖小哥与社区“双向奔赴”  在山东威海,当地探索把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

金价今晨再创新高 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

今晨 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的涨幅已达60%左右面对金价的持续大幅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紧急提醒  16日,上海黄金交易...

“一粒米”解锁“一桶金” 良种+良法模式绘制水稻收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这五年,“建设农业强国”始终是发展蓝图的核心,三农领域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粮食产量连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4年更首破1.4万亿斤;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提前一年达成“十四五”目标;农村...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圆满收官

由教育部等11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15日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发布 实现零碳排放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16日在长春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列车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属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实现零碳排放,运行时无需接触网,同时结合城市文...

校馆弦歌·文博日历丨湖南大学里,藏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

  数学是学生的“必修课”?  2000多年前的秦代官吏  早就把它当“基本功”了  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就藏着这样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秦简《数》  一本穿越2000年的数学教材  说到中国古代数学  你是不是只知...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制图:张丹峰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践行新粮食安全观,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

湖南发布“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 打造古籍修复“数字百科”

 中新网长沙10月14日电 (邓霞 邓菁岚 王芳)湖南图书馆创新推出的“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14日上线试运行。该系统不仅服务于全国古籍修复从业者,更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未来还将持续优化知识库功能。  古籍修复被誉为古籍的...

2023
07/20
11:51
浏览量: 458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