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网络文学 不应止于“爽”还要求深

网络文学 不应止于“爽”还要求深

来源:央视新闻 | 时间:2025-08-16 13:01:59 | 点击:748

在惯常印象里,网络文学总给人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它似乎只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尽情书写着外人看来离奇、夸张的故事。但是,网络文学的幻想绝非肆意而为。如果仔细辨认,我们会发现它相当自觉地遵循着一套精密的情感计算法则,目的就是“制造爽感”。

“爽感”是网络文学的关键概念。它指的是网文制造出的一种欲望满足、畅快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是绝大部分网络文学作家写作的动力来源和孜孜以求的表达效果。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网络文学界不断摸索与试错,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专业化、技术化的爽感制造模式,支撑起一个体量庞大、消费繁荣的文学市场。可以说,掌握了生成爽感的窍门,是网络文学发展壮大的关键。

在此,我们从网络文学的连载写作和文学网站的标签分类两个方面出发,对网文的爽感制造模式略作说明。

网络文学发展出一套极为精密、稳定、工业化的生产机制,确保源源不断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爽文

网络文学通常采用的是日更连载的写作方式,大多数作品每天更新一到三章,按照一章三千字(网文界较为普遍的章节规模)换算,总字数是数千至一万字左右。与之相呼应,读者更倾向于“追更”,也就是随着作者的更新而即时订阅、即时阅读、即时反馈,他们的“追订”数据是网站衡量作品热度、给予作品相应推荐位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每日的更新中制造一次短暂、迅速的矛盾爆发,为读者提供相应的爽感,是网文作者保持读者黏性的惯常手段。

网文行业一直流传着“黄金三章”的共识性说法:一部网文的前三章至关重要,作者必须在这三章中写出足够的冲突、悬念或者其他富有吸引力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愿意追读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网文全篇不过是“黄金三章”的无限复制和延长。以每日更新的字数为限度,网络作者不断抛出新的矛盾或转折,完成一场又一场的情节高潮。如果按照传统文学的标准来衡量,网络文学完成一场矛盾高潮的篇幅无疑是短促的、碎片化的。但放到网文动辄上百万字的体量来看,无数高潮又积累成惊人的文字长度。依托这种日更连载方式,网络文学得以给读者提供持续稳定、频繁密集的爽感体验。

如果说,网文的日更连载是作者角度的爽感专业化体现,那么,标签分类体系就是网站角度的爽感专业化表征。在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番茄小说等网文平台上,一部网文的介绍页上总会缀着一系列标签,如“谨慎”“万人迷”“求生”“无敌”等等。点击这些标签,我们会看到诸多带有相似特征的同类网文。这些标签的背后是被精细归类的不同爽感。比如,上文的“谨慎”往往意味着故事中主角行事小心、不冒进、总有很多备用方案以求万全。其受众喜欢这种安全、稳妥的处事方式,阅读具备此类性格特征的主角时会感到格外愉悦。可以看出,一个标签往往浓缩了一套情节模板和角色特征,对应着某一类具体细分的爽感。通过标签,读者与作者达成了“默契共识”,从相应网文中得到自己期待的特定爽感。

与“科幻”“历史”等承继自传统文学的类型名称不同,标签体系是网络文学对爽感更加“原生”的提炼。往往是先有一部乃至一系列网文出现了相似的爽感特征,甚至形成潮流,网站才追认式地予以总结,为其新建标签。标签的建立具备“定名”的标准化效果。读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寻找自己想要的某类爽文(依照爽感技巧写成的网文),作者也能愈发明确地在特定方向上深化探索。在这个过程中,网站平台所做的工作实质是一个观察、积累、提炼、再推广的过程,类似于学者研究某种新现象。标签体系即为文学网站对情感欲望的归档和命名,体现出平台对爽感把握与再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至此我们明白,在瑰丽玄奥的幻想背后,网络文学发展出的是一套极为精密、稳定、工业化的生产机制,确保自己能源源不断为读者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爽文。那么一个问题顺理成章地出现:读者为何如此强烈而持久地需要网文带来的爽感体验?这与他们每日生活的具体环境息息相关。

通过阅读波澜起伏的网文,人们得以短暂跳出缺乏变动的现实、经历“打破常规”又绝对安全的脱轨体验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是以平静、规律和系统化的状态被人们感知和把握的。精密高效的数据与算法包裹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标准化的流程与规定遍布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们按部就班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大同小异的日子。这样的生活确实井然有序、稳妥可靠,却让人们难以避免地感觉到疲惫、平庸与乏味,就像一碗口味寡淡的白粥,需要每个人一天天去“熬”。

网络文学则是这碗白粥的“电子榨菜”,其蕴含的爽感可以给生活注入刺激、提味增鲜。由此回看网文的写作模式,我们不难理解它为何演化成每日更新的连载状态,又为何不断制造微型的情节高潮以求爽感。网文每天的更新,就是给平静如水的生活投下一枚小小的石子,旨在激起戏剧性的涟漪。现代生活日日如此,人们自然需要日日汲取网文的爽感进行对冲。网络文学动辄上百万字的漫长篇幅,对应的正是现代人“永无止境的日常”。通过阅读波澜起伏的爽文,人们得以短暂跳出缺乏变动的现实、经历“打破常规”又绝对安全的脱轨体验。毕竟这感受来自虚构的文学,不至于真正破坏大家依赖的现代生活。

当然,作为一种戏剧性爽感的凝练,网文制造的冲突有时会显得过于浮夸,正如榨菜往往“味儿重”。但整体来说,读者们仍需要摄取网络文学的爽感,以祛除现代社会有时带给自己的麻木倦怠,重新激发起鲜活的情感体验,让生活有滋有味。

在“调味”功能之外,“电子榨菜”的比喻还指向了网络文学的文化产业特征:廉价易得、品类丰富。不管是城市的超市还是乡镇的小卖部,我们总能看到榨菜的身影。而且这种常备调味品还贴着多种多样的口味标签:咸鲜、麻辣、酸甜、五香……网络文学亦是如此,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它已经变得唾手可得。读者只需点开相应的网站或阅读软件,甚至未必要付费,就可以快速进入一个个幻想构建的爽文故事中。此时,标签分类体系不仅是爽感的专业化分类,更是网文平台对不同类别爽感的浓缩、分装与符号化标识。借助标签,读者能够在琳琅满目的“电子货架”上高效定位自己需求的口味,平台能够持续地引导作者供应类型自觉的爽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面向数以亿计不同个体的特异性安抚中,爽文完成了对现代人精神焦虑、痛苦与疲倦的普遍疗愈。

读者终究会渴望探寻更深邃、更本真的意义,网文创作应从“电子榨菜”走向“电子盛宴”

“榨菜配粥”固然比“只喝粥”要好,但仍不免营养单一。根据中国作协网文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75亿。这意味着,网络文学完成了一场超大规模的普及性精神抚慰。网文出现前,或许从未有某种文艺形式能够兼具如此大的影响范围与如此精细的个性化服务,也从未有如此多人的欲望获得熨帖入微的想象性满足。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扩大规模往往会带来趣味的“下沉”。这的确避免了精英文学常见的凌空蹈虚、自说自话,却难免沉溺于另一种庸俗的自恋中。这种自恋是对超越性的拒绝,其典型表现形式即为“土味”审美。爽文之外,网络文学理应绽放出更多的可能,从“电子榨菜”走向“电子盛宴”。

要想达成这一点,我们需要越过写作技巧去追索“爽感”的精神来源。归根结底,网络文学中的爽感来自现实中的痛感。如果把网文比作晶莹剔透的珍珠,“痛”就是最初进入贝壳的沙粒。正是感受到最初那一点“硌人”的心灵不适,网络作者才开始进行幻想活动,将痛感予以想象性转化和克服,满足受众内心的渴望,呈现出光泽迷人的爽文故事。在网文的受众基数下,任何一个痛点实际上都表征着某种大众的普遍困惑、焦虑或者不适。对其予以疗愈抚慰,固然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在经历短暂的补偿之后,读者终究会渴望更进一步,探寻更深邃、更本真的意义,这也是人类几千年来总要依靠文学去触及、去面对的终极课题——痛苦、失去、孤独、欲望、死亡与无常。

近年来,部分网络文学已经开始尝试从“爽”到“深”的探索。《诡秘之主》质疑过往“升级式爽文”的效力,撕开符号秩序的幕布直面混乱真实。《道诡异仙》以真假难辨的疯癫为视角,展现出世界的荒诞与不确定性,进而思索人如何在这样的世界真诚热烈地生活。《玄鉴仙族》借助家族代际的更迭来展现核心人物的死亡,反用网文“代入感”让读者体味失败与无常。《十日终焉》借助循环往复的求生游戏来传递人对技术环境与规则系统的思考,最终展现出青年一代“奔流向前”的胆魄。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品都是在网络文学的市场竞争中一步一个脚印“杀出来”的。它们仍然能够熟练地运用爽文的写作技巧去架构情节、把控节奏、维持高强度的连载更新,牢牢吸引住读者“追文”。然而,它们又在这种娴熟精湛的类型技艺之上,引入了更深刻的主题与更真切的思考。这些作品没有摒弃自己的来路、不愿变成晦涩的空中楼阁,而是将“爽”与“深”稳健诚朴地结合起来,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与前景。顺着这条道路,网络文学的潜能将不断被开发出来,得以承载更加丰沛饱满的时代精神,描绘出更加斑斓绚烂的文艺风景。

(作者:谭天,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深入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为切实加强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16日,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紧密结...

多举措协同全力推进秋收 高科技农机与时间“赛跑”抢收抢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黑龙江多地遭遇雨雪天气,这给秋粮收获带来一定影响,农户们加快秋收进度,昼夜抢收秋粮。  在同江市青河镇东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黑夜中加紧作业。气象部门预测48小时内会有大范围雨雪降温...

各地社区便民阵地上“新”服务 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央视网消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各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便民阵地,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创新治理 外卖小哥与社区“双向奔赴”  在山东威海,当地探索把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

金价今晨再创新高 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

今晨 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的涨幅已达60%左右面对金价的持续大幅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紧急提醒  16日,上海黄金交易...

“一粒米”解锁“一桶金” 良种+良法模式绘制水稻收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这五年,“建设农业强国”始终是发展蓝图的核心,三农领域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粮食产量连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4年更首破1.4万亿斤;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提前一年达成“十四五”目标;农村...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圆满收官

由教育部等11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15日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发布 实现零碳排放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16日在长春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列车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属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实现零碳排放,运行时无需接触网,同时结合城市文...

校馆弦歌·文博日历丨湖南大学里,藏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

  数学是学生的“必修课”?  2000多年前的秦代官吏  早就把它当“基本功”了  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就藏着这样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秦简《数》  一本穿越2000年的数学教材  说到中国古代数学  你是不是只知...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制图:张丹峰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践行新粮食安全观,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

湖南发布“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 打造古籍修复“数字百科”

 中新网长沙10月14日电 (邓霞 邓菁岚 王芳)湖南图书馆创新推出的“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14日上线试运行。该系统不仅服务于全国古籍修复从业者,更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未来还将持续优化知识库功能。  古籍修复被誉为古籍的...

2025
08/16
13:01
浏览量: 74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