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清明之际:不能忘记台吉那座万人坑

清明之际:不能忘记台吉那座万人坑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4-01 12:50:14 | 点击:20623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孙仲兴  蒋海东

      清明前夕,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来到辽宁省北票市台吉镇南山坡。东北初春未消的残雪,眼前就是日伪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这座曾被称为“人间地狱”的遗址,如今已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国家投资五百万元专项修缮,台吉南山万人坑的上万具遗骸终获安息之所,而他们的故事,那堆堆的白骨,那挣扎着带气的遗骸,那带血迹斑斑的铁榔头,那捆绑遗骸手脚的铁链,撕裂着时空的帷幕与屏壁。

25.jpg

      北票市始于1907年,清朝光绪年间,朝阳以北的小扎兰营子等四处煤田获发开采“龙票”,得名“北四票”,后简化为“北票”。1925年京奉铁路局在此开凿冠山大井,引入蒸汽动力与绞车提升技术,让这座塞北小城跻身近代工业重镇。然而1933年2月日军的铁蹄碾碎了发展轨迹——早川支队以刺刀逼签“日满合办”协议,强占冠山、台吉、三宝三大煤矿,开启长达12年的“以人换煤”掠夺计划。

29.jpg

      日军推行“人肉开采”政策,每吨煤炭都浸透矿工鲜血。840万吨掠夺量的背后,是平均每337吨煤吞噬一条人命的残酷公式。五座万人坑如同五道撕裂大地的伤口,记录着3.12万亡魂的控诉:

21.jpg

冠山东山坡万人坑(1933-1937)

       早期劳工埋葬地,2000余具尸骨多呈俯卧状,双臂反绑率达43%。1937年因修建劳工房,遗骸被迁至北大墙外。

22.jpg

北大墙外万人坑

      天然沟壑成为抛尸场,野狗撕咬尸首的血腥场景持续至1943年,埋尸超3500具,半数头骨存钝器击打裂痕。

23.jpg

城子地万人坑(1940-1945)

      规模最大的“无底洞”,日军为掩盖罪行夜间秘密倾倒尸体,坑深超15米,万人以上遗骸层层交叠。

24.jpg

三宝万人坑(1936-1945)

      占地90亩的露天坟场,风雪中裸露的断肢被当地人称为“黑雪”,至今仍可在地表浅层掘出零散骨殖。

26.jpg

台吉南山万人坑

      现存最完整罪证:1967年暴雨冲刷出七层叠压尸骨,60平方米“人窖”内240具遗骸中,11具保持活埋时蜷缩抓挠的姿态,指骨嵌入泥土深度达3厘米。

      “招、骗、抓、派”四字政策,将河北、山东等地农民变成“人形采煤机”。闷罐车厢内,500名劳工像沙丁鱼般挤作一团,三天三夜仅靠两瓢污水维生。井下世界更为残酷

27.jpg

      矿工在瓦斯浓度超5%的巷道匍匐12小时,头顶煤层最薄处仅30厘米,稍抬头即撞破颅骨。

      每日配给“兴亚面”实为糠皮、花生壳与霉变玉米混合的团块,1942年矿工平均体重仅38公斤。监工手持包铁橡木棍巡视,矿工排泄超3分钟即遭毒打,台吉矿现存34根木棍尖端仍附着干涸血迹。

28.jpg

      1943年从山东武定府强征的500名劳工,一年后仅存13人;1941年除夕,“报国寮”宿舍单日运出48具冻饿而死的尸身。矿工李有才在岩壁刻下“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绝笔”时,指尖磨出的血痕至今清晰可辨。

      台吉南山遗址5.7万平方米的土地上,6500具陈列遗骸构成震撼的集体证言:23%呈蜷缩状,17%带锐器伤,8具尸骨的牙齿间嵌着煤块——那是死者最后的“反抗”,试图用身体藏匿资源。1969年建成的纪念馆内,420米长的煤炭传输带遗址与放飞的白鸽形成时空对话,单日1.5万人次的参观量印证着历史记忆的觉醒。

20.jpg

      2019年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后,青少年在岩壁刻痕前写下“这双手不会再颤抖”的誓言。北票市史志办的数字更触目惊心:日军每掠夺270吨煤需消耗一名矿工全年口粮,每700吨煤等价一条人命。

      历史教训深刻,落后必将遭受打击,民族兴亡,匹夫有责。前世之事后世之师,我们不应因岁月的流转而忘却抗日战争给国人带来的深重灾难,那份仇恨应成为我们铭记历史、勇毅前行的力量。当春风轻拂过南山坡上新植的松柏,日伪时期北票市三万多个遇难矿工未能安息的灵魂仍在追问:为何一座现代化的煤矿会成为民族苦难的象征?答案,深藏在每一束清明祭奠的菊花之中。

      离开发黄的档案与发黑的遗骨,我们回望台吉南山,清明祭扫不仅是擦拭墓碑,更是以记忆为镜,映照出一个民族在血泊中站起的坚毅脊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铭记这段历史,不忘仇恨,以史为鉴,为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编辑:唐玲

【作者:孙仲兴 蒋海东】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官方通报江阴一化工厂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

央视网消息:据澄江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2025年10月20日11时57分许,江阴市梅园大街618号厂区内一辆装有黄磷的罐车少量黄磷溢出发生自燃。12时03分,消防救援人员...

铁路常旅客会员服务再升级,一文了解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10月20日起,铁路常旅客会员服务进一步优化升级,14至28周岁的常旅客会员购票乘车将获得更大幅度的积分优惠,同时积分兑换新增了座位升席功能。新规明确,14至28周岁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居...

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深入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为切实加强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16日,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紧密结...

多举措协同全力推进秋收 高科技农机与时间“赛跑”抢收抢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黑龙江多地遭遇雨雪天气,这给秋粮收获带来一定影响,农户们加快秋收进度,昼夜抢收秋粮。  在同江市青河镇东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黑夜中加紧作业。气象部门预测48小时内会有大范围雨雪降温...

各地社区便民阵地上“新”服务 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央视网消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各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便民阵地,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创新治理 外卖小哥与社区“双向奔赴”  在山东威海,当地探索把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

金价今晨再创新高 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

今晨 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的涨幅已达60%左右面对金价的持续大幅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紧急提醒  16日,上海黄金交易...

“一粒米”解锁“一桶金” 良种+良法模式绘制水稻收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这五年,“建设农业强国”始终是发展蓝图的核心,三农领域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粮食产量连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4年更首破1.4万亿斤;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提前一年达成“十四五”目标;农村...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圆满收官

由教育部等11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15日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发布 实现零碳排放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16日在长春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列车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属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实现零碳排放,运行时无需接触网,同时结合城市文...

校馆弦歌·文博日历丨湖南大学里,藏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

  数学是学生的“必修课”?  2000多年前的秦代官吏  早就把它当“基本功”了  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就藏着这样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秦简《数》  一本穿越2000年的数学教材  说到中国古代数学  你是不是只知...

2025
04/01
12:50
孙仲兴 蒋海东
浏览量: 2062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