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悠悠六盘山,浓浓红色情。

悠悠六盘山,浓浓红色情。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07-10 18:42:27 | 点击:11916

每日新闻网报道:应自治区总工会要求,为认真履行工会服务职能,做好职工疗休养工作,维护职工休息修养权,促进消费,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动“工会服务在身边”品牌建设,2024年7月8日由吴忠市红寺堡区总工会组织的红寺堡区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的百余名职工,在宁夏云程服务公司的带领下来到宁夏固原隆德红军长征纪念馆。

图片3.png 

此次疗休养活动对职工们来说是一次放松身心的过程,活动当天六盘山翠绿叠嶂,轻雾缭绕。一场微濛细雨过后,弥漫的大雾将整个山体包围着,在清新凉爽的空气中职工们坐旅游大巴顺着山道盘旋而上。在景区讲解员的带领下,职工们驻足于一幅幅画卷和雕塑前认真聆听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令人感动的红色革命故事,有的眼睛湿润了。

图片4.png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长征。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红军跨越万水千山,翻越雪山草地,冲破重重困难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最后胜利到达陕北,保存和壮大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实力。

图片5.png 

宁夏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会师地和西征的主战场,是我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践地。1935年8月和10月,红二十五军和中央红军先后经过六盘山地区,深入宣传党的宗旨和抗日主张,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回汉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1936年5月,红一方面军西征甘肃、宁夏,在宁夏同心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使宁夏成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6年10月22日,西征宁夏的红一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在西吉将台堡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图片6.png 

“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毛泽东气吞山河的壮丽词篇《清平乐·六盘山》使之享誉中外,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胜利之山图片7.png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对党的光辉历程的回顾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图片8.png 

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傍晚时分疗休养人员在总工会主任朱佩琦的亲自带领下来到隆德盘龙山庄入住。盘龙山庄位于两省三县五乡交界处,河里蛙叫山上鸡鸣,让疲惫缓缓消散。傍晚时分,山庄的一座座错落有致小木屋隐居在青青绿意中彰显浪漫色彩。

图片9.png 

暖锅是固原隆德的一大特色美食,恰巧在阴冷的天气里有一顿这一的美食,安顿着味蕾也温暖着灵魂。晚上住在山水环绕的小木屋里,是回归自然的惬意是放飞儿时梦想的记忆。

图片10.png 

2024年7月9日经过一夜的休息,疗休养职工精神抖擞开始了第二天的体验活动,经过几十分钟的车程来到了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20公里处的葫芦河东岸的将台堡。这里曾是红军会师的地方。

图片11.png 

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是为纪念1936年10月22日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于1996年10月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修建的。纪念碑座落在将台堡内东侧,碑高22.5米,背面是中共西吉县委、政府撰写的碑文,碑的顶部雕有三尊红军头像,象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碑身下部浮雕8组代表中国革命胜利的图案。站在纪念碑前疗休养人员肃然起敬,一幕幕历史的回忆录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图片12.png 

从古至今,钱币都是人们进行交易活动的媒介,从古老的贝币、刀币到圆形方孔的铜钱铁钱,再到后来的纸币,每一次钱币的变迁,其中都藏着太多的故事。宁夏西吉县地处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咽喉要道,自古商贾南来北往,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古钱币。因古址古迹遍布、文物出土颇丰、钱币收藏多全、而被誉为“文物宝地”和“华夏钱币收藏第一县”。

大家在导游的带领下在一声声唏嘘,一阵阵叹息中探秘古钱币博物馆,感受文化瑰宝绽放的光彩和折射的魅力。图片13.png

此次由吴忠市红寺堡区总工会牵头组织的职工疗休养活动让平时忙碌在一线的职工有了走进大自然,感受红色革命文化和祖国文化瑰宝的机会,让他们身心达到了放松,这既是对他们身体的疗休养,也是对她们心灵的一次给氧,同时也是促进宁夏经济发展,更是对宁夏乡村振兴强大的助力。

编辑:芋圆 审核:同期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美政府停摆影响经济数据发布,美联储或“无米下炊”

中新网10月24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正面临一场空前艰难的战役,即在劳动力市场疲软和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引导经济转型。而美国政府“停摆”,正在让这场战役变得更加艰难...

海拔4600米!西藏扎杂村:变化里藏着被看见的“温度”与“力度”

中新网山南10月23日电 题:海拔4600米!西藏扎杂村:变化里藏着被看见的“温度”与“力度”  中新网记者 贡桑拉姆  从“出门怕风、如厕难”到“增收有门路、生活有保障”,西藏措美县牧区扎杂村正加速蜕变。该村第一支部书...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台各界人士吁导正历史、放眼未来

中新社台北10月22日电 (记者 朱贺)“‘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儿时每逢光复节,我们会提着灯笼上街游行、唱《台湾光复纪念歌》。对数代台湾人而言,这是很重要的节日,但在民进党执政后被淡化,其目的是切断两岸的...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绘时代青绿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天山泼翠,林海叠浪;大漠镶绿,河川谱曲。  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执林长之...

“十四五”·答卷|文脉赓续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十四五”·答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重点要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几...

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向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捐赠30万元人民币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李欣  10月15日,艾多美(中国)再度携手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捐赠30万元优抚与救助专项基金,用于帮扶因公牺牲、受伤、患病或面临家庭困难的公安民警、辅警及其家属。本次捐赠仪式在艾...

台风“风神”今夜掠过西沙群岛 海南台湾等地有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10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1日)下午5点钟位于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兴岛)北偏西方向大约75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就是北纬17.5度、东经...

耗资数亿美元 白宫进行“100多年以来最大规模扩建”

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说,在白宫东翼楼修建豪华宴会厅的工程已开工。据外媒报道,工程预计耗资约2.5亿美元,全部来自私人资助。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接见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棒球运动员时提及有关工程,并表示访客“...

官方通报江阴一化工厂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

央视网消息:据澄江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2025年10月20日11时57分许,江阴市梅园大街618号厂区内一辆装有黄磷的罐车少量黄磷溢出发生自燃。12时03分,消防救援人员...

铁路常旅客会员服务再升级,一文了解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10月20日起,铁路常旅客会员服务进一步优化升级,14至28周岁的常旅客会员购票乘车将获得更大幅度的积分优惠,同时积分兑换新增了座位升席功能。新规明确,14至28周岁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居...

2024
07/10
18:42
浏览量: 119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