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改后首次大会,这些细节有深意

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改后首次大会,这些细节有深意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2-03-04 08:07:53 | 点击:1169

来源:  |  作者:杨维汉 陈菲 王琦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题: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改后首次大会,这些细节有深意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陈菲、王琦

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全国人大议事规则自去年3月11日修改后召开的首次大会。

全国人大议事规则是规范全国人代会“怎么开”“怎么开好”的重要法律。修法后,将给今年召开的大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这是人民大会堂外景。(资料照片)

法律案审议环节优化了,效率提高质量不降

细心的人会发现,以往大会审议法律案,程序是“法律草案-草案修改稿-草案建议表决稿-表决稿”几个环节。

以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为例,其间经历“大会说明-代表小组会讨论-第一次常务主席会审议-第二次主席团会审议-代表小组会讨论-第二次常务主席会审议-第三次主席团会审议-代表小组会讨论-第三次常务主席会审议-第四次主席团会审议-闭幕会表决”,称为“三上三下”。

修改后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明确法律草案修改稿在各代表团审议后,经进一步修改就可以直接提出表决稿交付大会表决,减少了过去“草案建议表决稿”的审议环节。

这样的修改,既完全符合立法法的有关规定,也有利于提高审议效率。但会不会影响法律案审议的质量?

事实上,提请今年大会审议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在去年10月和12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已经审议过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在审议中充分发表意见,据此,法律草案作了完善,如草案二审稿细化补充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相关规定,增加规定地方人大可以决定适当提前或推迟召开会议等。

同时,依据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今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和常委会法工委就提前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广泛征求代表的意见,有些意见已经反映在提请大会审议的草案中。在大会期间,代表还会有充分审议、发表意见的时间。

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种种制度设计,优化了大会期间审议法律案的环节,提高了效率,也能够保证代表们充分审议、提出意见,体现了人大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统一规定表决议案方式,大会程序进一步规范

在全国人代会上行使表决权,是全国人大代表的一项法定权力。

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改时,吸收历年大会议案表决办法的有关内容,在议事规则第60条中,对表决方式作出明确的统一规定——

“会议表决议案采用无记名按表决器方式。如表决器系统在使用中发生故障,采用举手方式。”

“宪法的修改,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预备会议、主席团会议表决的方式,适用本条第一款的规定。”

对表决议案方式的统一规范,保障了表决方式的一致性。这样,今后每年每次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就不用再单独审议表决本次大会表决议案的办法。

启用工作信息化平台,代表履职更加便利

新修改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会议文件资料电子化,采用网络视频等方式为代表履职提供便利和服务。

为贯彻落实议事规则要求,今年2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正式启用。

据了解,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大会期间,代表建议将首次正式通过平台提交和分办。

事实上,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部分代表就试用了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

经过去年大会期间试用及闭会后的改进,目前,法律草案征求代表意见、代表议案全流程信息化、代表建议全流程信息化等功能发挥作用良好,代表获取学习和履职信息更快捷,议案建议办理更高效,沟通联系也更方便。

相信今年有了信息化平台助力,代表履职将更加便捷,大会将开得更加精简、高效。

大会召开更加开放透明,展现中国自信

新修改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增加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设发言人,代表团可以根据需要设发言人。”

“秘书处可以组织代表和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代表团可以组织本代表团代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大会全体会议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公开报道。”

这些规定,是近年来大会一系列成熟实践的总结和规范,以法定程序,保证大会召开公开、透明。

据了解,今年,大会发言人将举行新闻发布会,还将安排代表通道、部长通道。新闻中心将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中外记者提供服务,积极协助中外记者联系采访。

大会公开、透明,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展现出中国的开放与自信。


编辑:王云

【作者:新华社记者杨维汉、陈菲、王琦】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美方“缉毒”行动被批侵犯主权 委内瑞拉:对美防御就绪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称,美军日前在加勒比海域对一艘“运毒潜艇”进行打击,打死两人,另有两人被遣返至原籍国。  美方近期在该海域军事行动遭到地区国家强烈批评。哥伦比亚谴责美方行动侵犯该国主权;委内...

【文化中国行】近300个稀有剧种,正蹚出繁花绽放新路

 阅读提示  9月的河北邯郸武安东太行景区,雁北耍孩儿的变脸绝技让台下掌声雷动,同州梆子《忠保国》的唱腔穿透山谷……首届《举世无双·稀有剧种盛典》(以下简称盛典)正在这里录制;10月1日,盛典在央视多平台播出,30多个稀...

新物种+1 四川发现九寨沟盆距兰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联合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及重庆师范学院,在九寨沟风景区发现一种兰科盆距兰属植物,根据其形态特征与分子证据确定其为新物种,将其命名为九寨沟盆距兰。相关研究成果...

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首节钢梁成功架设

10月17日,随着首节钢梁顺利吊装到位,重庆至万州高速铁路石沱长江大桥全面进入结合梁施工阶段,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石沱长江大桥正线长度1416.9米,是渝万高铁项目建设关键节点及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通车后...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至2025年9月期间有关重...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 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矢志强农报国 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矢志强农报国,深化教育...

相约艺术盛会 奏响时代强音——写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之际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100余台(个)优秀舞台艺术作品,1000余件美术、书法篆刻和摄影作品,174个群众文艺作品……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将于10月16日至11月5日在重...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城乡融合、协同创新双提速——长三角一体化涌动发展新活力

新华社南京10月13日电 题:城乡融合、协同创新双提速——长三角一体化涌动发展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杨绍功、魏一骏、胡洁菲  金秋时节,稻香蟹肥。丰收秋景里的长三角,涌动着蓬勃的发展活力。曾经“多不管”的毗邻区,正变身为城...

今日起新疆2条自驾公路实施冬季性封闭

今日(14日)起,新疆两条自驾公路实施冬季性封闭:一、伊昭公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道237线(伊昭公路)K35+000-K72+000段有降雪天气,部分路段已结冰,冬季有严重的风吹雪和雪崩等灾害,不具备车辆通行条件,存...

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来袭 降温日历看看你家何时降温

中国天气网讯 进入10月,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即将抵达,今天(10月14日)起将自北向南横扫我国,影响范围可直抵华南。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南部、湖南、贵州等地将为降温核心区,不少地方气气温降幅可超10...

2022
03/04
08:07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陈菲、王琦
浏览量: 116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