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中国网评】保护世界遗产,中国树立了国际典范

【中国网评】保护世界遗产,中国树立了国际典范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8-03 15:14:02 | 点击:3077

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三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这是国际社会对于中国为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所付出努力的肯定,体现了中国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等15处遗产构成,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两千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拥有独特的高大沙山和色彩斑斓的丘间湖泊,是全球罕见的沙漠景观。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为大量濒危鸟类提供了生存保障,对东亚—大利西亚迁飞区迁徙水鸟保护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这三个项目的申遗成功,使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位居全球第二,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名录》是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的,其宗旨是“保护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截至2023年,《名录》共登录世界遗产1157项。被列入《名录》的地方可获得“世界遗产基金”的资助,并有机会成为世界级名胜,取得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国是世界遗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985年,在侯仁之、郑孝燮等老一辈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的努力下,中国加入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泰山作为中国第一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被列入《名录》。其后,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也相继被收录其中。近40年来,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截至目前,中国共拥有39项文化遗产、16项自然遗产、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成为总数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遗产大国。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中国先后承办了三届世界遗产大会,并且积极参与议题设置、提出政策主张,逐渐从学习者向引领者转变。

自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公约精神,为世界各国树立了典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2020年世界遗产展望》评估报告显示,对于全球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的保护状况,评估结果为“好”与“较好”的平均比例为63%,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为89%,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还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中国现有的世界遗产和双遗产共覆盖了20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如今,它们大多已被打造为当地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平均每年带来的旅游业产值超140亿元人民币。

中国之所以能够卓有成效地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自然离不开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21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信中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文交流是消除文化隔阂的“解码器”,是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相亲的“共同纽带”。通过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生动易懂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风貌,这是中国申请和保护世界遗产的初心所在。

5000年的中国文明史创造了无数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幅员辽阔的中国拥有众多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文化与自然遗产生动记录并展示着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融合。因此,保护好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并使其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时代赋予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崭新内涵。

编审:蒋新宇 张艳玲 蔡晓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钟声:共同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磋商成果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双方以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围绕一系列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磋商,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这一...

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

新华社吉隆坡10月26日电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双方以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为引...

秋季文旅消费热力十足:银发专列跨省游与城市赏秋经济双双升温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就是重阳节。在重阳节前夕,四川启动“养老服务消费季”,国铁成都局“熊猫专列”为老年游客量身定制了多条主题赏秋线路,其中前往广州、云南等地的线路,备受银发旅客青睐。10月25日上午9时47分,“熊猫...

人民财评:新动能后劲足,服务业释放多重发展活力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其中,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新兴服务业向新向好。  服务业的“稳”,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服务业...

安徽砀山县通报马戏团有狮子意外跑出:已诱捕入笼,未发生伤人情况

央视网消息:据“砀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安徽砀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发布情况说明:2025年10月24日上午11点12分左右,宇恒马戏团在亚琦砀山贸易广场筹备演出,在喂食过程中,一头狮子意外跑出;11点23分,马戏团工作人...

受权发布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123456下一页【责任编辑:施歌】

国际视角看四中全会:开放创新赋能世界发展 未来五年备受期待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国际人士认为,中国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为世界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巴西企业家Andr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长期以来保持政策的...

2025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超过80处 锂、煤炭、石油等主要矿产储量实现大幅提升

央视网消息:记者10月23日从中国矿业联合会了解到,2025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超过80处,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25亿吨矿石当量,同比增长20%左右。 中国矿业联合会发布的《2025'中国矿业》显示,今年...

惊险!印度总统直升机降落时遇险 直升机坪地面突然下陷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总统穆尔穆于当地时间21日开启对印度南部喀拉拉邦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22日,其乘坐的直升机在降落至当地一体育场的直升机坪时发生意外,部分地面在机轮触地后突然下陷。  图片来源...

冰岛首次在野外发现蚊子

冰岛寒冷严酷的冬季使当地人长期以来免受蚊子侵扰。然而,该国研究人员近日首次确认在野外发现了蚊子,气候变暖或是原因之一。  据“冰岛观察”网站等当地媒体日前报道,该国一名昆虫爱好者16日在首都雷克雅未克以北约32公里的山区...

2024
08/03
15:14
浏览量: 30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