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深度观察 > 王晋:华盛顿用武器“支持”中东和平?

王晋:华盛顿用武器“支持”中东和平?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12-11 10:52:45 | 点击:5091

每日新闻网讯:当地时间12月8日下午,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中,由阿联酋提交的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即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美国动用了一票否决权。这也是继10月18日后,美国在安理会就涉及巴以问题的重要决议草案再次投下否决票。此外,美方还作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质疑的决定,美国国务院9日根据《武器出口管制法》,绕开国会批准,要求立即向以色列出售约1.4万枚坦克炮弹。可以说,美国的否决票和关键时刻再次向以军提供军备,无疑是向巴以冲突继续拱火。

如今,美国的态度呈现出“心口不一”的矛盾性。一方面,美国希望限制以色列的军事打击行动,防止破坏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美国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等近期频繁访问中东,试图协调巴以早日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同时,从近日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国务卿布林肯和防长奥斯汀的表态看,美方似乎也在“积极”向以方施加外交压力,要求后者早日停止军事行动,避免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升级。

但另一方面,在冲突爆发后,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援助,包括向以提供军事装备。冲突爆发前,美国对以军事援助已经占到以色列国防开支的15%。冲突爆发后,白宫还要求国会为以色列追加140亿美元援助,用于采购防空武器和导弹防御系统。

从中不难看出,美国“口头”上支持中东和平,实际行动却是在巴以冲突上拱火,坐视局势不断升级。

实际上,外界对美国不断向以色列提供军事装备并不感到意外。美以之间存在紧密的军事合作纽带。1965年两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标志着美以战略联盟的开启。随后,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尤其是1968年向以色列提供F—4战斗机,标志着美国开始帮助以色列确立在中东地区的军事优势。1981年美以签署了新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文件中美国将以色列定义为“战略盟友”。1983年美国和以色列成立双边军事小组和安全援助规划小组,协助以色列增强军事实力。之后美国在以色列开始设立大规模军火库,并授权以色列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美国在以色列存储的武器装备。

冷战结束后,美以逐步确定了军事交流和装备研发机制。以色列一些重要的军事装备研发,如“箭”式防空导弹、“铁穹”防空系统、“鹦鹉螺”激光导弹、“巴拉克”舰船防空系统等,都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持续资助。在此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也并未减少任何针对以方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反而组织了大规模的运输补给。比如“铁穹”防空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等,都是由美国紧急组织生产并转送至以色列军队手中。

更重要的是,美国不仅推卸劝和止战的责任,在人道主义援助、和平对话等方面也在逃避义务,而且关键时刻在联合国安理会投下否决票,令国际社会推动巴以停火止战的努力严重受挫,也将令中东局势走向更加动荡和危险的境地。

首先,美国否决联合国安理会提案,阻碍了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联合国安理会作为最权威、最有话语分量的国际平台,在巴以问题上提出的决议,能够代表国际社会的呼声,也理应就巴以双方实现停火施加影响。在本轮联合国安理会投票中,15个安理会成员国有13个支持决议案,英国投出了弃权票,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投下否决票,阻断了联合国安理会形成一致决议,也严重干扰了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公平正义呼声。

其次,巴以冲突持续,加剧了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的形势迅速恶化,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和各种帮助刻不容缓。加沙地带原本就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而且长期受到外部的封锁,社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冲突爆发后,加沙北部地带成为战争区域,100余万民众不得不拖家带口前往加沙南部避难。人口短时间内大量迁移,不仅使得加沙地带的经济平衡被打破,也使得当地的国际社会救助机制趋于瘫痪。尽管国际社会仍然在组织多批次的援助机制,但由于战事激烈,导致人道主义援助面临重重挑战,避免更大的人道灾难已非常艰难。

再次,中东地区稳定面临新的挑战。在美国投下否决票后,伊朗方面警告称“中东将陷入失控”。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在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国内的武装组织,开始袭击以色列、当地犹太人和美国目标,地区形势笼罩在紧张危机之中;约旦、埃及等国家,国内掀起大规模抗议示威浪潮,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援助巴勒斯坦民众,给各国国内政治稳定带来了巨大风险。作为中东冲突的根源性问题,巴以停火一日不实现,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都面临着持续的冲突外溢风险。(作者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教授)

【责任编辑:唐华】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不少大学生“怕落后”选择提前实习 如何避免“跑偏”?

  “早上7点赶地铁去实习单位,中午啃着面包做带教老师要求的PPT,晚上回宿舍还要补白天落下的课程,这就是我最近的日常。”近日,北京某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大一学生蒋林向记者分享着他的每日日程,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  “我是大...

特朗普喊话泽连斯基:放弃克里米亚和加入北约可“立即结束冲突”

  当地时间8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可以几乎立即结束与俄罗斯的冲突”,但前提是其不再寻求加入北约,并接受克里米亚无法收回的现实。他表示“有些事情从未改变”。  特朗普同时透露,白宫...

哥伦比亚陆军遭反政府武装无人机袭击 造成1死7伤

  △哥伦比亚军人(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15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社交媒体表示,哥伦比亚陆军在玻利瓦尔省圣罗沙德尔苏尔市执行任务时,遭到反政府武装无人机袭击,造成1名士兵死亡、7名士兵受伤,另有4名士兵失踪。  哥...

给“风光”标价、让绿电生“金” 内蒙古发布支持性文件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5日电(记者安路蒙)记者从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举行的全国生态日内蒙古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林草局、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可再生能源生态产品价...

为何这所中学一届届学子将携笔从戎、报效国家作为人生追求

 “我们都是收信人”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传承红色血脉、涵养学子家国情怀纪实  ■谢婷婷  中国国防报记者  向黎鸣  郭中正  视频作者:郭亮 林沁 常欢  适逢暑假,本该宁静的安徽省...

事关充电宝,这一新规即将实施

  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新版规则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  新版规则指出:  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当...

一片荒漠能换来几个苹果?解码中国经济新算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缘起于浙江,践行于全国。竹林空气能否转化为真金白银?一盆仙客来能开出多大生意?一片荒漠能换来几个苹果?这并非诗意的想象,而是每一笔生态账,都是中国经济新算法。  早晨买杯豆浆,店员递过来一根...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自2025年8月12日12时01分起...

万斯称美正协调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会晤 俄乌暂无回应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10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美方正协调安排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讨论结束冲突事宜,并将保持与乌克兰的对话渠道畅通。但他认为在普京与特朗普会晤前进行俄乌元首会面...

广东佛山中小学生将拥有5天春秋假

  新华社广州8月10日电(记者周颖)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近日印发的《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显示,2025-2026学年该市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春秋假试点,共计5天。  根据通知,佛山市中小学...

2023
12/11
10:52
浏览量: 509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