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深度观察 > 狗子咬人,嘴套脱销?

狗子咬人,嘴套脱销?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3-10-26 14:49:46 | 点击:11065

中新网10月26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可喝水,不伤嘴,防咬防叫防乱吃……”近期,四川成都崇州两岁女童被烈犬撕咬事件引发关注,电商平台上多家店铺的狗嘴套销量直线上升。与此同时,有关“驱狗”的相关产品热度激增,“驱狗香精包”搜索量一周内上升逾6倍。


  狗子咬人,狗嘴套和驱狗喷雾卖光了?


  部分店铺中大型犬嘴套脱销


  “自从两岁女童被烈犬撕咬的事件引发关注后,我外出遛狗都找人少的早晚时段。给狗拴好绳子,戴上口罩嘴套才出门。” 北京市民刘择(化名)告诉记者。


  至于缘由,刘择解释称,只有戴上嘴套遛狗,自己才能完全放心。一方面防止它乱翻垃圾桶、吃东西,另一方面也避免它咬人、扑人、吼叫,给其他路人造成惊吓或伤害。


  以北京为例,记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不少遛狗的市民也与刘择一样,纷纷给宠物狗拴好狗绳、戴上嘴套。小区内狗子乱跑、狗叫扰民等现象有所缓解。


  上述变化也使相关产品的销量大幅上涨。多家电商平台店铺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拴狗绳、狗嘴套近一周以来的销量直线上升。“尤其是中大型犬的,不少嘴套的尺码都脱销了,要买的话,可能需要等几天才能发货。小号的库存剩的也不多了。”


  电商平台截图


  在嘴套纷纷成为遛狗“标配”的同时,不少居民也在关注如何自我防护。记者从某电商平台获悉,最近一周,与“驱狗”相关用品热度激增。其中,“驱狗香精包”周搜索量上升681%,“驱狗喷雾”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


  据销售上述产品的店铺客服介绍,“驱狗香精包”提取于狗狗讨厌的刺激性气味植物,在一定范围内达到驱赶动物效果,以保证自身安全。原理方面,“驱狗香精包”模拟了狗狗讨厌的气味,让它们闻到而远离。


  资料图:宠物狗。受访者供图


  或许只是权宜之计


  在刘择看来,给狗戴上嘴套的做法或许只是权宜之计。他告诉记者,自己家里养了金毛和比熊两条狗。最近除了出门上车外,体型较小的比熊基本不遛了,而体型较大金毛则是一早一晚出门,生怕惹到小区内怕狗的邻居。


  “之前给金毛戴过一次嘴套,还没下楼就给弄掉了。大家最近对部分养狗行为的看法过于激烈,不得不戴。这东西有的时候会让狗喘不过气,走不动道。” 刘择无奈地说。


  一位宠物店主告诉记者,嘴套的材质很多,包括了硅胶、尼龙、绒布等。对于不熟悉的大狗,为保护店员,给他们洗澡的时候偶尔会戴上透气性较好的硅胶嘴套。“正常狗没经过训练,不愿意戴那个,狗狗也挺聪明,会想方设法地给扒拉下来。”


  针对上述问题,销售相关产品的店铺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据部分消费者反映,确实存在部分犬只不能适应嘴套的情况。我们只能建议加强训练,例如把食物放到嘴套里,给予狗子奖励等,实在是不爱戴的,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


  资料图:市民拴绳遛狗。中新财经 葛成 摄


  多地出台举措规范文明养犬行为


  “像现在这样,偷摸着遛狗,我们心里也不舒服。”刘择表示,本来是不文明养犬行为造成的问题,现在却逐渐演变成了不养狗的人和养狗人之间的矛盾。


  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已经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另外,近年来一些地方还出台相关规定,分区域、分犬种管理犬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地方也发布了文明养犬倡议书。例如,成都市青羊区文明办近期发布了《文明养犬倡议书》,提出养犬市民携爱犬出户时,应当对犬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携犬人应当携带养犬登记证,并应当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养犬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犬吠影响他人休息时,养犬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为了进一步规范文明养犬行为,维护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创造和谐文明社区氛围,街道开展“倡导文明养犬,共建和谐社区”主题宣传活动。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张家湾街道复地悦城社区居民委员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依法文明养犬的公开信》,其中提到禁止携带犬只进入限养区内的机关、医院、学校、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体育场(馆)、影剧院、商场、候车(船、机)室以及其他禁止遛犬的区域。不携犬只乘坐除出租车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针对不文明养狗行为,部分地区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等方式,保障市民的权益。据多家媒体报道,郑州市二七区多部门联合对辖区内未拴绳犬只进行专项检查。


  “不管怎么说,文明养犬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刘择认为,无论什么情况,养犬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狗负责。例如在公共区域拴好绳子、清理排泄物,在小孩密集的地方,给狗戴好嘴套等。


责任编辑:高蕾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不少大学生“怕落后”选择提前实习 如何避免“跑偏”?

  “早上7点赶地铁去实习单位,中午啃着面包做带教老师要求的PPT,晚上回宿舍还要补白天落下的课程,这就是我最近的日常。”近日,北京某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大一学生蒋林向记者分享着他的每日日程,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  “我是大...

特朗普喊话泽连斯基:放弃克里米亚和加入北约可“立即结束冲突”

  当地时间8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可以几乎立即结束与俄罗斯的冲突”,但前提是其不再寻求加入北约,并接受克里米亚无法收回的现实。他表示“有些事情从未改变”。  特朗普同时透露,白宫...

哥伦比亚陆军遭反政府武装无人机袭击 造成1死7伤

  △哥伦比亚军人(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15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社交媒体表示,哥伦比亚陆军在玻利瓦尔省圣罗沙德尔苏尔市执行任务时,遭到反政府武装无人机袭击,造成1名士兵死亡、7名士兵受伤,另有4名士兵失踪。  哥...

给“风光”标价、让绿电生“金” 内蒙古发布支持性文件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5日电(记者安路蒙)记者从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举行的全国生态日内蒙古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林草局、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可再生能源生态产品价...

为何这所中学一届届学子将携笔从戎、报效国家作为人生追求

 “我们都是收信人”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传承红色血脉、涵养学子家国情怀纪实  ■谢婷婷  中国国防报记者  向黎鸣  郭中正  视频作者:郭亮 林沁 常欢  适逢暑假,本该宁静的安徽省...

事关充电宝,这一新规即将实施

  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新版规则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  新版规则指出:  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当...

一片荒漠能换来几个苹果?解码中国经济新算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缘起于浙江,践行于全国。竹林空气能否转化为真金白银?一盆仙客来能开出多大生意?一片荒漠能换来几个苹果?这并非诗意的想象,而是每一笔生态账,都是中国经济新算法。  早晨买杯豆浆,店员递过来一根...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自2025年8月12日12时01分起...

万斯称美正协调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会晤 俄乌暂无回应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10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美方正协调安排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讨论结束冲突事宜,并将保持与乌克兰的对话渠道畅通。但他认为在普京与特朗普会晤前进行俄乌元首会面...

广东佛山中小学生将拥有5天春秋假

  新华社广州8月10日电(记者周颖)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近日印发的《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显示,2025-2026学年该市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春秋假试点,共计5天。  根据通知,佛山市中小学...

2023
10/26
14:49
浏览量: 1106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