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深度观察 > 夜宿博物馆一票难求

夜宿博物馆一票难求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5-08-08 14:45:19 | 点击:830

  温雯11岁的女儿平时很喜欢看动物相关书籍和纪录片。为鼓励女儿探索自然,温雯带她参加了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夜宿活动。夜幕降临,她们睡在巨大的恐龙骨架旁,在史前巨兽的“守护”下,度过了奇妙的博物馆一夜。

  进入夏季,高温天气让更多游客喜欢夜间出行,加上多地政府部门鼓励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多家博物馆开设了夜场活动。其中,夜宿博物馆尤为受欢迎。“暑假期间的夜宿活动一票难求,非常火爆。”温雯说。

  融合文博体验与夜间出游的夜宿活动,正成为夏季文旅消费的热门选择。在博物馆过夜是什么体验?有哪些新玩法?夜宿博物馆为什么会受游客欢迎?火爆的背后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夜宿活动参与者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恐龙馆中搭建帐篷。 受访者供图

  可互动、可触摸、可共情的“文化体验时空”

  7月16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启了为期27天的“光韵”主题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本次夜场活动内容丰富,包含博物馆楼体灯光秀、科普剧场、科学家讲故事等十余项特色项目,其中夜宿是最受关注的活动之一。

  为应对夜场活动数量多、而馆内工作人员有限的情况,博物馆引入专业研学团队负责夜宿活动的策划与执行。30组亲子家庭在破冰活动后,跟随专业讲解员走进展厅,深入了解脊椎动物的演化历程;体验4D电影和化石盲盒等手工制作;最后,在博物馆镇馆之宝——长达26米的马门溪龙骨架化石下搭起帐篷,伴着生动的睡前故事进入梦乡。

  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主任赵洪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国家自然博物馆早在2006年就开始举办夜宿活动。“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孩子们提供夜间参观的独特体验。”赵洪涛说,“现在,一方面是为了繁荣夜间经济,另一方面考虑到暑期是北京旅游旺季,许多博物馆都一票难求,延长开放时间能让更多游客有参观的机会。”

  刘宁带着12岁的外甥孟令宸和5岁的女儿刘沁宜一同参加了国家自然博物馆夜宿活动,总花费在1700元左右。“特别开心。讲解老师讲解得很细致,展览内容也很有趣,帐篷很舒服。”孟令宸说,他最喜欢的环节是“琥珀抛光”手工制作。

  “孩子们能通过看展览、做手工学习科学知识。自己搭帐篷,自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刘宁说。

  赵洪涛介绍,夜宿活动会控制参与家庭的数量。如果参与人数过多,会加大管理难度,也会影响孩子们的体验感。

  国家动物博物馆也是开展夜宿活动的博物馆之一。馆长张劲硕介绍,“博物馆奇妙夜”夜宿活动自2009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持续十余年,目前每月举办2-3场。夜宿活动的展览参观环节全馆熄灯,孩子们在聆听馆内科研人员讲解时,仅靠手电筒光观察展品。“第一次在没有灯光的博物馆里接触展品,孩子们都充满好奇,也带着些许紧张和害怕来探索自然世界。”张劲硕说,“这正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用这种沉浸式的探索,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自然世界的魅力。”

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夜宿活动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石膏制作恐龙足印模型。实习生 何锦奕/摄

  此外,夜宿活动还有动物触摸环节。今年是蛇年,触摸环节设置的是宠物蛇。“希望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们调动自己的感官,感受动物的重量、手感、光泽等。”张劲硕说。

  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夜宿活动主要面向家庭,但博物馆也会不定期开设成人专场。张劲硕告诉记者,“讲解同一件动物标本,针对孩子就会比较简单,针对成年参与者,就可以讲得更深、更专业”。

  今年是浙江自然博物院首次向公众开放夜宿活动,往年仅接受机构或学校的团体预约。浙江自然博物院专职副书记兰国英向记者介绍,“暗夜寻宝”是夜宿活动的一个亮点。孩子们化身小小探险家,在全馆熄灯的环境里,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团队协作解开谜题。

  除了馆内的展览参观、手工制作、搭帐篷等活动,浙江自然博物院还把夜宿活动拓展到馆外。活动第二天早晨,参与者会在专业指导下开展观鸟活动和野外植物考察。“我们采用‘白天+黑夜’‘馆内+馆外’的模式,充分利用博物馆空间,为孩子们创造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兰国英说。

  兰国英告诉记者,常规参观讲解是单向的知识输出,但夜宿活动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索,实现了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夜宿博物馆是复合型文旅产品,新鲜、文化、沉浸是夜宿博物馆的核心特征,也是吸引广大游客的主要因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说。

  “从夜游到夜宿,体现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进阶与旅游产品形态的创新升级,不仅仅是简单地延长开放时间,更是积极地打造高附加值的夜间产品。”北京旅游学会理事吴若山表示,“夜宿博物馆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让陈列品不再冰冷,而是与观众离得更近,相处更久,让场馆成为可互动、可触摸、可共情的‘文化体验时空’,真正让场馆‘火起来’、藏品‘活起来’。”

国家自然博物馆夜宿活动讲解员为孩子和家长介绍马门溪龙化石,并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实习生 何锦奕/摄

  从“尝鲜”到“长青”,博物馆夜宿面临哪些挑战

  吴若山表示,夜宿活动正面临着从“尝鲜”到“长青”的转型挑战,核心在于安全保障的不足、运营标准的缺失、内容创新的乏力以及专业人才的短缺。

  为保证夜宿期间游客和展品的安全,国家动物博物馆和浙江自然博物院在活动开始前对工作人员和参与者进行了专门的安全教育,同时限定帐篷搭建区域,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国家自然博物馆夜宿活动中,有专职保安在夜间进行不间断巡逻。

  吴若山提出,夜宿活动需在不威胁文物安全、不影响日间免费或低价开放的前提下进行,且要建立涵盖消防、应急医疗、人流疏导、食品安全等综合保障体系。同时,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应牵头加快制定博物馆夜宿活动运营指南及安全管理规范。

  在内容创新上,吴若山认为,当前夜宿活动多以“新奇”为主要卖点,新鲜感褪去后如何维持吸引力是核心议题。他建议借鉴戏剧演出或主题展览的“季”“期”概念,持续迭代活动内容。此外,博物馆现有人才多为策展、研究、教育类型,缺乏满足夜宿等新业态需求的创新人才,需要兼具专业知识、活动策划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延长博物馆开放时间、开展夜宿活动也增加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赵洪涛坦言:“我们部门工作人员比较少,但夜场活动很多。他们在完成白天的工作后,活动期间还需要加夜班,比较辛苦。我们会组织调休、招募志愿者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张劲硕也表示,国家动物博物馆开放夜场延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长。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其正式编制人员无法领取加班费,而劳务派遣人员每晚仅能获得较少的加班补贴。目前,博物馆主要通过调休制度来缓解员工工作压力。

  夜宿活动对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商业化平衡也提出了新课题。宋昌耀认为,夜宿活动既不能远离博物馆公益性、教育性,也需要在创新产品研发、经营组织安排等方面实现基础盈利。在产品方面,应当坚持教育性和文化感;在价格方面,应当以成本加成的方法,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在运营方面,可考虑采用“博物馆+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混合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资源和能力优势。

  在吴若山看来,“公”与“商”不应是零和博弈的“冲突”,而应该是谋求共生共赢的“共同体”。作为博物馆主营业务之外的“增值服务”,夜宿博物馆不仅不会伤害博物馆的公共性,反而可以通过建立“商业反哺公益”的闭环机制,进一步提升文博场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张劲硕表示,夜宿活动在受到公众喜爱的同时,也为博物馆带来了经济效益。作为自负盈亏的机构,国家动物博物馆通过开展此类研学活动获得收入,维持博物馆的良性发展。

  “夜宿博物馆受到追捧,反映出文旅体验沉浸化、空间复合化的消费趋势,这将成为博物馆创新改革的重要杠杆,撬动博物馆持续紧跟消费需求变化趋势、挖掘自身空间价值和场景营造的潜力。”宋昌耀说。

  赵洪涛介绍,国家自然博物馆每年博物馆之夜都有不同主题,未来也会持续办下去,在科学性的前提下思考如何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让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体验。兰国英则认为,夜宿活动可以激发博物馆活力,浙江自然博物院计划未来将其作为重点产业发展。

  “可以预见,夜宿博物馆绝非一阵转瞬即逝的风潮。它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也是博物馆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将有很大潜力成为常态化的文旅消费体验。”吴若山说。

  实习生 何锦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阴雨天气带来严峻考验 各地如何打好秋粮“保卫战”?

央视网消息:秋粮占到了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进度已过六成。但近期,多地的连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抢收抢烘保秋粮有哪些措施?10月16日起,新一股较强冷空气又将来袭,中...

舰载突击运输直升机直-20J首次亮相直博会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昨日(16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在本届直博会上,直20家族另一款舰载型直升机直-20J首次亮相。  航空工业集团展台讲解员 林子钰:首次亮相直博会的直-20J舰载突击运输直升机,它是在直-...

千年大计雅江集团,万亿水电工程震惊世界!

       每日新闻网讯(百度)"2025年7月19日,中国雅江集团成立,同步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年发电量相当于3个三峡。这项'水电珠峰'工程突...

走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沉浸式感受长征精神

央视网消息:一座以信念与意志淬炼而成的精神丰碑是一条用双脚丈量过的路,它串联起的是一段段浴血的征程,这就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当年红军长征足迹从东南到西北,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滚烫的记忆,留下的每一处旧址都刻着不朽的故事...

新增金资源量超40吨!我国发现一处大型金矿

据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日前消息,甘肃省玉门市前红泉—黑山北滩地区新发现一处大型金矿,新增金资源量超40吨,规模相当于两个大型金矿的资源量。  据介绍,甘肃省黄金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二,北山成矿带是甘肃省内重要的金矿床集中产出地...

国际人士评价中国经济增长为全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央视网消息:10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小幅上调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报告同时指出,关税冲击正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世界经济仍较为脆弱。  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

从“一根丝”到“全球链” 中国丝绸走向世界

丝绸曾是东方文明走向世界的“软名片”。当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在历史深处回响,承载千年美学的中国丝绸,正借助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度”,织起了从“一根丝”到“全球链”的锦绣之路。  丝绸出口竞争力,首先源于其千年传承的“美”,这...

委内瑞拉将关闭驻挪威和澳大利亚使馆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委内瑞拉政府13日宣布,将关闭其驻挪威和澳大利亚使馆,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和布基纳法索开设使馆。  委内瑞拉政府在声明中说,此次外交体系重组旨在优化国家资源,重新定位外交布局,“以加强与全球南方国...

安徽一业主私挖地下室致楼房开裂,已被逮捕

新华社合肥10月14日电 针对安徽霍山一小区业主私挖地下室致楼房开裂事件,记者14日从霍山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该违法开挖业主已被逮捕,受损房屋已进行基础加固。  据了解,今年8月,霍山县一小区业主发现,自家楼栋的一楼业主私...

“十四五”重大工程叶巴滩水电站下闸蓄水

10月13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标志着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电站正式进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冲刺阶段。  叶巴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

2025
08/08
14:45
浏览量: 83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