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深度观察 > 说一口地道方言,年轻人听见故乡、闯荡世界

说一口地道方言,年轻人听见故乡、闯荡世界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7-25 17:57:40 | 点击:1281

陕西某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常用陕西方言介绍墙。贾斯供图

  最近,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一名演员以诙谐犀利的视角和“广普”口音讲述粤语文化的故事,被网友封为心中的粤语文化“推广大使”。他精准捕捉“人字拖是‘省鞋’”“蟑螂又大又会飞”等地域梗。尤为精彩的是他对香港娱乐圈的吐槽:调侃容祖儿到内地必唱《挥着翅膀的女孩》;王家卫拍沪语版《繁花》;吴彦祖在视频平台当起英语老师……

  近年来,方言文化正以新的姿态活跃在大众视野。从四川方言“蜀道三”等网络热梗到粤语、沪语脱口秀,从方言影视作品到方言原创音乐,这些带着乡音的表达正在年轻人中形成一股热潮。

  “说闽南语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家乡”

  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字概况(2021年版)》显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家。其中,汉语主要可以分为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和平话土话十大方言区。常言“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每个方言区又有许多方言分支。

  方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95后周梓锟来自福建泉州,现在北京工作,身处他乡,一口闽南语是他最鲜明的身份标识。每当与家人视频通话时,熟悉的乡音总能让他倍感亲切和温暖。“闽南语寄托着我的乡愁。说闽南语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家乡和在家乡的亲人朋友。”

  贾斯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学会了陕西话。他和家人、朋友讲陕西话,只有在上学和工作的场合用普通话。“陕西话是我的母语,普通话反而是我的‘第二语言’。”

  贾斯很喜欢研究陕西话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他介绍,陕西话中的“嫽扎咧”,表示很漂亮或者非常好。“嫽”是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意思是好、美;“扎咧”表示程度很深。“陕西话有着独特的表达,有时候普通话很难直接对应。”贾斯说。

  不仅是坚持说家乡的方言,一些年轻人也积极学习其他方言。90后重庆人龙小糖初中时随父母一起来到广州生活。学校里的本地同学之间习惯用粤语沟通,与她交流时会主动切换成普通话。但许多本地人,尤其是年长者,讲不好或者不会讲普通话,和他们用普通话沟通非常吃力。

  龙小糖觉得如果不会粤语,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广州的生活。于是,她开始跟着影视剧、电视节目自学粤语,还经常向本地同学请教地道的表达和发音。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她基本可以流利地用粤语交流,“用粤语和本地人聊天时,有着特别的亲切感”。

  粤语的影响力远不止广东地区。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旅游时,龙小糖发现许多当地人都说粤语,“有时候在餐厅点餐或是和当地人聊天,用粤语交流完全没问题,不需要切换成英语”。方言无意中为龙小糖打开了一个和当地人交流、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

  留学生在法国学河南话,年轻人这样保护方言

  武汉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副教授阮桂君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方言带来的身份认同感,方言文化中的精神滋养,年轻人母语认知的提高,以及方言新奇、特立独行、传播力强等因素,都影响年轻人对方言的认可和喜爱。”

  不可否认的是,方言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阮桂君表示,中国方言的保存现状目前可以分为3层:首先是使用生态较好的方言,以粤语、川渝方言为代表。这类方言使用范围较广,使用者对方言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但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在方言的使用中也出现了明显的普通话掺杂现象。第二层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方言,以上海话和东北话为代表。这类方言虽然面临一定危机,但当地居民有较强的方言保护意识,方言仍能与普通话保持平衡状态。第三层则是危险程度较高的方言,如武汉话、河南话。尽管父母对方言有深厚感情,在教育下一代时却要求使用普通话,很多孩子渐渐不会说方言。

  “现在我家乡和我同龄的年轻人,会说宜昌话的已经越来越少了。”来自湖北宜昌的00后文亦龙说,“有的是因为父母来自外地不会说宜昌话,有的是本地父母主动选择不教,认为宜昌话很土,担心方言会影响孩子的普通话学习,希望孩子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将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文亦龙从小到大和父母朋友交流都使用方言。如今,他在重庆西南大学读研究生,由于重庆话和宜昌话相似,他保持着用宜昌话交流的习惯。

  来自河南的95后郑书雅现在法国留学,她的家人认为普通话是“有文化”的象征。“小时候,小姨来我家玩,还没有进家门,我姥姥就大老远地摆摆手说,不要说河南话,在我面前要讲普通话。从小到大,我家人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说过一句河南话。”

  “到了法国,周围很多中国朋友都会说自己的家乡话,但是我只会说普通话。这个时候就会感觉自己缺少了一些家乡的烙印。”郑书雅说。她现在正在学习河南话,主动用河南话和父母交流,了解河南话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河南话里的古汉语词汇可能从小听到大,不觉得它有多高级。但认真走进去后发现河南话是一个很美的语言,有独特的文化底蕴。比如‘下雨’的河南话是‘滴星’,‘昨天’的河南话是‘夜隔’。”

  一些年轻人正在用创新幽默的方式传播方言文化。来自广东佛山的梁永健开设了自己的粤语方言文化视频频道。视频以粤语为旁白,内容丰富,有粤语词汇解析,也有走街串巷的广东文化探访,还有轻松幽默的粤语谐音梗创作。他大量研读粤语相关的书籍资料以保证视频质量,同时通过漫画的形式,让视频变得生动活泼。他还推出了粤语歇后语卡片、粤语日历等文创产品。

  他的视频不仅收获了本地人的喜爱,还吸引了许多外地观众关注粤语文化。“对于介绍广州‘大象滑梯’的视频,很多观众评论说这是他们童年的回忆,很感动,很感谢我做了这个视频。看到这些评论,我很开心。”梁永健说。

  保护方言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年轻人自发传承方言文化的同时,高校也开设方言专业课程、组织方言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学术讲座等,推进方言保护工作。

  阮桂君在武汉大学开设的《方言与中国文化》通识课程,广受学生欢迎。课程介绍方言的价值与意义,回溯方言的历史,剖析方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实践环节,同学们录制方言童谣,制作方言介绍和方言配音视频等,切身感受方言的魅力。“设立这门课是希望学生更好地了解方言及其背后的文化,树立正确的语言观,自觉保存母语并代代传承下去。”阮桂君说。

  “要弘扬既推广普通话又讲好方言的社会共识。”阮桂君介绍,许多高校正在推进方言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武汉大学中文系正在建设中国大学生方言口语语料库,系统研究当代大学生方言使用特征。通过对比大学生说的方言和标准方言,探究方言演变规律,分析哪些方言词汇容易被年轻群体接纳、哪些则逐渐被淘汰,背后是什么社会文化动因。

  阮桂君建议:“家庭层面上,在外说其他语言,回到家说方言,家庭是方言传承最重要的阵地;学校层面上,多开设一些方言文化课程,介绍方言背后的饮食、民俗等文化;社会层面上,保护方言是首要的,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开展方言社会实践,系统记录方言。”

  “年轻人回到家里可以主动用方言与长辈聊天,向他们请教地道的方言词汇。如果能把方言聊天内容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会是方言研究中重要的口语语料。”阮桂君说。

  作家金宇澄曾谈及如果所有方言都消失了的情景:“比如一个盲人坐火车到了一个地方,如果听到的声音都是普通话,他就不知道自己去了哪里。”

  “多元,是一个文化伟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像一个家族,它的抗危险性的强大程度是看家族的人的多少。中华文化能够绵延千年,正得益于山东文化、河洛文化、秦陇文化等多元地域文化的交融发展。”阮桂君说。

  (应受访者要求,龙小糖为化名)

  实习生 何锦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责任编辑:李丹萍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阴雨天气带来严峻考验 各地如何打好秋粮“保卫战”?

央视网消息:秋粮占到了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进度已过六成。但近期,多地的连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抢收抢烘保秋粮有哪些措施?10月16日起,新一股较强冷空气又将来袭,中...

舰载突击运输直升机直-20J首次亮相直博会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昨日(16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在本届直博会上,直20家族另一款舰载型直升机直-20J首次亮相。  航空工业集团展台讲解员 林子钰:首次亮相直博会的直-20J舰载突击运输直升机,它是在直-...

千年大计雅江集团,万亿水电工程震惊世界!

       每日新闻网讯(百度)"2025年7月19日,中国雅江集团成立,同步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年发电量相当于3个三峡。这项'水电珠峰'工程突...

走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沉浸式感受长征精神

央视网消息:一座以信念与意志淬炼而成的精神丰碑是一条用双脚丈量过的路,它串联起的是一段段浴血的征程,这就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当年红军长征足迹从东南到西北,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滚烫的记忆,留下的每一处旧址都刻着不朽的故事...

新增金资源量超40吨!我国发现一处大型金矿

据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日前消息,甘肃省玉门市前红泉—黑山北滩地区新发现一处大型金矿,新增金资源量超40吨,规模相当于两个大型金矿的资源量。  据介绍,甘肃省黄金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二,北山成矿带是甘肃省内重要的金矿床集中产出地...

国际人士评价中国经济增长为全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央视网消息:10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小幅上调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报告同时指出,关税冲击正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世界经济仍较为脆弱。  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

从“一根丝”到“全球链” 中国丝绸走向世界

丝绸曾是东方文明走向世界的“软名片”。当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在历史深处回响,承载千年美学的中国丝绸,正借助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度”,织起了从“一根丝”到“全球链”的锦绣之路。  丝绸出口竞争力,首先源于其千年传承的“美”,这...

委内瑞拉将关闭驻挪威和澳大利亚使馆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委内瑞拉政府13日宣布,将关闭其驻挪威和澳大利亚使馆,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和布基纳法索开设使馆。  委内瑞拉政府在声明中说,此次外交体系重组旨在优化国家资源,重新定位外交布局,“以加强与全球南方国...

安徽一业主私挖地下室致楼房开裂,已被逮捕

新华社合肥10月14日电 针对安徽霍山一小区业主私挖地下室致楼房开裂事件,记者14日从霍山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该违法开挖业主已被逮捕,受损房屋已进行基础加固。  据了解,今年8月,霍山县一小区业主发现,自家楼栋的一楼业主私...

“十四五”重大工程叶巴滩水电站下闸蓄水

10月13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标志着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电站正式进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冲刺阶段。  叶巴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

2025
07/25
17:57
浏览量: 128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