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深度观察 > 为什么这些大学生害怕“被看见”

为什么这些大学生害怕“被看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4-09-21 17:08:58 | 点击:1180

许多年轻人倾向于默默做事,不愿引发他人关注,恨不得披上一层“隐形的外衣”。

——————————

你有没有类似的时刻:在公共场合拍照,总显得拘谨,面对镜头时不自觉地摆出僵硬的“剪刀手”;考试前夕,即便复习充分,也羞于谈及,生怕成绩不如预期引来嘲笑;与陌生人交谈前,内心戏十足,遇到熟人则希望彼此能“视而不见”。

这种在公共场合畏畏缩缩、因不自信而产生的微妙躲藏感,在网络社交平台被形象地称为“偷感”。许多年轻人倾向于默默做事,不愿引发他人关注,恨不得披上一层“隐形的外衣”。

“偷感”是一些年轻人的保护色

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徐憬自认为是个典型的E人(“E”是指MBTI人格测试中的外向型人格——记者注),但进入大学后,她总喜欢从后门进教室并坐在后排,“坐后排让我的心情更加放松,听课也更自如。”徐憬解释,不论自己是否想在课堂上“摸鱼”,后排都能够规避和老师的互动,给予她更多自由的空间。

实习期间,这种“偷感”依旧伴随。徐憬常故意压低帽檐并迅速溜到工位,尽量避开与老师的“不期而遇”。连上厕所或喝水时,也绕开老师的座位,避免打照面和眼神接触。必须交流时,她更倾向于进行线上沟通,“我是一个还算外向的人,但就是很不擅长和老师、领导打交道,感觉自己像一只灰溜溜的老鼠”。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陈武认为,这类“偷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源自长期学习生活中衍生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由于不想回答问题等动机,促使学生选择更有利的位置——后排,以此获得更多安全感。

“每个人都需要舒适圈,这也意味着大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中国海洋大学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婷表示,“偷感”或许反映了与“权威”相处时的不安。在潜意识中,把年长的上位者视为严苛的,甚至带有惩罚性的存在。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印象和对方相处时,可能会出现时刻想要躲避的行为,同时失去展现自我的机会。

工作一年有余的林佳也面临“偷感”的困扰,在她拍照和独自逛街时尤为明显,特别是逛特色市集或潮牌店时,“社恐”与“潮人恐惧症”让她备感不适。她坦言:“那种浑身不自在,尴尬至极的感觉真难熬。”面对心仪的商品,她甚至不敢开口询价,心里矛盾重重:“我很想与店主交流,又怕只问不买遭人嫌弃,干脆就直接不问了。”

刘婷则认为,这是初入职场年轻人必经的成长之路,需要勇敢面对,以此实现自洽。在自体发育的道路上,学会承受情绪的风浪至关重要。“认识到自己的‘偷感’,或许正是个人成熟的一个标志。”

徐憬对此感同身受,她向记者倾诉了自己的不解:为何在网络上她能自信交流,勇于维护权益,一到现实中就尴尬不已。陈武分析,这或许是“数字原住民”的错觉,他们长时间沉浸在线上交流,建立了安全舒适的沟通环境。刘婷进一步补充,屏幕后的文字交流让人有更多思考空间,在发生冲突时还能求助他人,而面对面交流则更考验即兴反应和线下社交技巧。

害怕承认优秀,害怕“爽感”人生

严重的“偷感”已悄然侵蚀张沐的人际关系。大三的她,在图书馆学习一整天后归来,面对室友的询问,竟不由自主地否认,她沮丧地表示这已成为条件反射。

3年前,张沐初到异地求学,对外界充满防备。行事低调,避免引人注目。大学中的竞争让她选择“偷摸”着努力,这导致张沐并没有交到什么知心伙伴,“看到同学们成群结队也会很羡慕,但担心自己受伤或失败,选择像刺猬般自我保护。”张沐坦言,偷偷减肥、学习的习惯虽带给她安全感,却也让她备感孤独。

陈武表示,所谓“隐藏式努力”的背后是对竞争状态的不安全感。试图通过独自努力的错觉营造优势感,实际上也是针对不安全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当然,新环境的适应通常需要3-6个月,如果发现自己超过一年还是不能融入新环境,难以建立人际关系并为此感到焦虑,甚至影响睡眠,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刘婷认为,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努力也是社会潜意识的反应。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不仅是根深蒂固的印象,也是人们在成长中悟出的道理。但青少年时期正是渴望“被看见”的阶段,社会需要勇敢展示羽翼的年轻人,以促进活力与创新。

“害怕承认优秀也是一种习惯性创伤反应。”刘婷指出,害怕“爽感”人生,只过“偷感”人生本质上是害怕暴露自己后遭受惩罚。展现自我必然伴随表扬和批评的声音,但不应该把这些声音投射在自己身上。对“偷感”强烈的人而言,曝光自己则意味着“惩罚”也会随之而来。

陈武表示,人需要依靠他人的反馈提升自我价值感,同时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果没有来自他人的肯定,不能享受自己奋斗的成果,容易导致年轻人自我认同混乱,阻碍自我价值实现,甚至诱发“躺平”心态。

摒弃“偷感”,拥抱“不完美”的自己

“偷感”并没有对与错,当它作为中性词被调侃时,也是年轻人接纳自己的一种方式。刘婷赞赏年轻人以此自然接纳自我,而非受困于强烈的压力之下。“当我们能察觉到自己哪部分存在‘偷感’,或是为什么会有‘偷感’,就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社交场合中寻得更加自由舒适的空间。”

但是,长期来看,“偷感”滋生的不安全感会造成不自信的人格、影响人际关系,不利于现实资源的获取。又或是沉溺于“偷感”带来的安全泡沫,在行动上没有全力以赴,为追求“偷感”而“偷”,是在自我设限。

在意识到“偷感”对人际关系的危害后,张沐积极转变,开始有意识地“打开”自己,把注意力转向和自己竞争,大方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坦然接受努力带来的成果。“今年,我发现身边的朋友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说以前没发现我是一个这么有趣的人,这种感觉很爽。”

林佳和徐憬则通过锻炼线下交往的能力,主动找老师、陌生人交谈,对自己也更宽容一些。“在街上大方拍照其实没那么可怕,甚至会有善意的路人抢镜合拍。”林佳兴奋地说。

年轻人如何突破内心障碍,享受“爽感人生”?陈武建议:首先,在学会独处的同时也要积极融入社会,完成社会性的链接;其次,勇于跳出舒适区,敢于尝试与挑战。很多时候,是我们高估了突破自己带来的伤害和危险。年轻就是试错的资本,突破自我是成长的重要途径。

“偷感”背后的不安全感,是年轻人在害怕什么呢?

刘婷认为,年轻人真正害怕的是自己的不完美,会被人讨厌,会达不到他人的期待。她鼓励道:不妨告诉自己,你已经长大了,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不能被所有人喜欢的事实,区分真正的风险与无谓的恐惧。我相信,年轻人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去面对陌生的、让人尴尬的场景。最终,你会发现,在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同时,也拥抱了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实习生 张晨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韶明

(责编:罗知之、陈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北京各所高校迎来新生报到季

  清华大学老生志愿者带领新生前去办理入学手续。北京晚报记者 和冠欣 摄  家长和新生来到梦中情校,喜笑颜开。北京晚报记者 和冠欣 摄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现场,家长和学生拖着大件小件的行李前来报到。 北京晚报记...

第29颗!天王星卫星家族“添丁”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9日说,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新发现一颗绕天王星运行的卫星,为该行星目前已知的第29颗卫星。  这是2022年11月8日拍摄的月亮遮掩天王星(月亮左下亮点)时的情景。新华社...

不少大学生“怕落后”选择提前实习 如何避免“跑偏”?

  “早上7点赶地铁去实习单位,中午啃着面包做带教老师要求的PPT,晚上回宿舍还要补白天落下的课程,这就是我最近的日常。”近日,北京某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大一学生蒋林向记者分享着他的每日日程,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  “我是大...

特朗普喊话泽连斯基:放弃克里米亚和加入北约可“立即结束冲突”

  当地时间8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可以几乎立即结束与俄罗斯的冲突”,但前提是其不再寻求加入北约,并接受克里米亚无法收回的现实。他表示“有些事情从未改变”。  特朗普同时透露,白宫...

哥伦比亚陆军遭反政府武装无人机袭击 造成1死7伤

  △哥伦比亚军人(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15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社交媒体表示,哥伦比亚陆军在玻利瓦尔省圣罗沙德尔苏尔市执行任务时,遭到反政府武装无人机袭击,造成1名士兵死亡、7名士兵受伤,另有4名士兵失踪。  哥...

给“风光”标价、让绿电生“金” 内蒙古发布支持性文件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5日电(记者安路蒙)记者从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举行的全国生态日内蒙古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林草局、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可再生能源生态产品价...

为何这所中学一届届学子将携笔从戎、报效国家作为人生追求

 “我们都是收信人”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传承红色血脉、涵养学子家国情怀纪实  ■谢婷婷  中国国防报记者  向黎鸣  郭中正  视频作者:郭亮 林沁 常欢  适逢暑假,本该宁静的安徽省...

事关充电宝,这一新规即将实施

  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新版规则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  新版规则指出:  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当...

一片荒漠能换来几个苹果?解码中国经济新算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缘起于浙江,践行于全国。竹林空气能否转化为真金白银?一盆仙客来能开出多大生意?一片荒漠能换来几个苹果?这并非诗意的想象,而是每一笔生态账,都是中国经济新算法。  早晨买杯豆浆,店员递过来一根...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自2025年8月12日12时01分起...

2024
09/21
17:08
浏览量: 118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