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监督与法 > 光伏发电步入“快车道” 能源低碳转型再提速

光伏发电步入“快车道” 能源低碳转型再提速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5-14 19:00:34 | 点击:7191

在沙漠,一排排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整齐铺开,为周边地区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电力;在海上,一座半潜式海上平台矗立其中,实现全年、全天候稳定均衡的新能源发电;在山区,山坡上的光伏发电设施随着阳光开始运转,光伏板下的金银花、蔓荆子等中药材为当地农户带来额外的种植收入……

从“跟跑”到“领跑”,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环节国产化程度大幅提升。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4574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219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2381万千瓦,光伏发电正在加速步入发展“快车道”。

科技赋能创新,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上游制造业的助力,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创新为光伏发电注入核心动力。在江苏,一间投资3亿多元、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高新技术试验车间里,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挥舞手臂,将薄薄的电池片轻轻抓起;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上,一组组数据不停闪烁着,展示着新设备的各项性能。

“光伏电池生产设备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基本上每3年就要换一代。”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一季度出货量猛增,各车间加班加点满负荷运转,关键技术不断突破。目前,当地光伏产业链覆盖除多晶硅料以外的所有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布局风光互补、高效储能、能源互联网等领域。

电池技术是光伏制造业的核心领域,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创新研发为光伏发电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相比于传统的晶硅电池,钙钛矿光伏技术理论上可使生产能耗从1.52千瓦/小时下降到0.12千瓦/小时,生产周期从72小时下降至3小时。”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持续创新,其原料价格、加工周期、广电效率、度电成本等优势日渐明显。

据介绍,钙钛矿与晶硅的叠层电池能够实现对太阳能全光谱的利用,其光电转化效率能够达到40%,是当前大规模应用的光伏电池转化效率的两倍。在青海,共和塔拉滩30万千瓦光伏建设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成为全球最大商用尺寸兆瓦级钙钛矿组件光伏示范项目,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年均减排二氧化碳约47.32万吨;在山东,当地首个钙钛矿光伏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通过聚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技术、装备、工艺等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建设钙钛矿太阳能通用技术开发和试验检测平台……

“光伏产业的创新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前沿技术创新、开发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有关专家表示,光伏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要持续强化技术创新,驱动核心关键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从设备、材料、产品等方面全面发力,拓展新的应用场景,进一步降低成本,巩固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

上游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为光伏发电打造了坚实的技术底座,而下游的光电应用则进一步拓展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潜能。近年来,“跨界融合、多能互补”成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词,“光伏+”模式持续赋能各行各业。自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河南、浙江、安徽、宁夏、四川、上海等地均出台相关实施方案,鼓励“光伏+”和分布式光伏纵深发展。

贵州推出“光伏+农业”模式,探索“农光互补”产业应用,打造绿色能源技术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江苏投运全国首个超大规模“光伏+气膜”光伏电站项目,有效避免当地煤炭砂石等散料的扬尘外溢问题,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约28万吨;甘肃探索“光伏+养殖”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当地养牛场加装太阳能板,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消纳方式,给当地养殖户带来额外发电收益……

“光伏发电兼容性强,能够与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融合发展,实现空间的综合效益与增值利用。”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熊敏峰表示,我国光伏发电发展规模不断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要坚持“光伏+”的融合发展模式,拓展光伏应用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王檬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电影《东极岛》在北美正式上映

新华社洛杉矶8月22日电(记者高山)中国电影《东极岛》22日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院线正式上映。  该片由美国Well Go国际传媒负责北美地区发行,将在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和多伦多等北美主要城市的约70家影院上映...

朝鲜军方谴责美韩联合军演

新华社平壤8月23日电(记者王超 冯亚松)朝中社23日报道,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22日发表谈话,谴责美韩进行“乙支自由之盾”大规模联合军演,称该军演极具挑衅性和侵略性,美韩是“破坏朝鲜半岛和平的主谋”。  谈话说,此...

漫评美债突破37万亿美元:“烫手山芋

  漫画作者:谭希光(人民网版权图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8月11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  在2023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规模就已经达到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

西安警方通报“多人购买演唱会门票被骗”:嫌疑人已到案

  央视网消息:据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8月15日,雁塔分局大雁塔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购买某明星演唱会门票被骗。  目前,嫌疑人冯某某已到案接受调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北京:持续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

 今年3月,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开幕,吸引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600余家企业参展。会后不久,北京市司法局收到一封来自法国驻华大使馆的感谢信,为会上的高质量公证法律服务点赞。  原来,从2017年起,北...

坚决维护记者正当采访权利

本文作者:钟记平近日,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在采访市民反映的装修问题时,突遭施工方梵高公司人员粗暴阻挠,致记者受伤,设备受损。经调查,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夏某某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处行政拘留十日...

花式骗术迭出,暑期生活如何避坑?

 机票退改签业务被诈骗分子盯上,有人损失数十万元;暑期兼职,被“轻松赚钱”广告吸引“垫资工作”,有人在转账后被“断联”  花式骗术迭出,暑期生活如何避坑?  阅读提示  近日,针对暑期高发电信网络诈骗,北京公安部门通报了...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鸟类等野生动物犯罪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危害鸟类等野生动物犯罪案件7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万余名,有力保护了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全力护航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公安部公布...

点“绿”成金让生态“颜值”变为文旅“价值” 夏日经济迸发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透过大美中国,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福建南平光泽县的清溪村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西部,是福建省级传统古村落。近年来,当地统筹推动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这个暑期,清溪村迎来了客流高峰。走进清溪村,青山环...

塞尔维亚总统:将采取措施恢复国家和平与秩序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17日说,国内多地持续发生的抗议示威是“纯粹的恐怖主义”,政府将采取强有力措施恢复国家和平与秩序。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资料图)  武契奇当天发表电视讲话说,持续数月的抗议示威由西方策动,其目的是要击...

2024
05/14
19:00
浏览量: 719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