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监督与法 > 依法反恐 保障人权

依法反恐 保障人权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1-25 15:20:00 | 点击:11386


——《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解读之一

本报记者 易舒冉

2024年01月25日06: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公敌,是对所有国家和全人类的挑战,严重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反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日前,《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日臻完善”“恐怖活动认定清晰、处罚规范”“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规范权力运行”“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依法保障人权”“有力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安全”。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就白皮书有关内容予以解读。

  白皮书指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反恐怖主义法治建设,通过缔结或参加一系列国际公约条约、修改完善刑事法律,不断积累反恐怖主义法治经验。

  “中国建立和完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彰显了中国政府重视国家安全、人权保护及社会稳定的决心。白皮书的发布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西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段阳伟说。

  段阳伟介绍,白皮书系统回顾了我国以宪法为根本,逐步形成以反恐怖主义法为主体,刑事法律为骨干,国家安全法等为保障,其他法律为补充,涵盖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等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白皮书展现出中国坚持法治思维,把开展反恐反分裂斗争与推动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结合起来,保障反恐怖主义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进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段阳伟说。

  白皮书指出,中国立足本国国情,坚持宪法原则,借鉴学习国际社会有益经验,加快了国内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建设进程。

  福建警察学院区域反恐研究中心主任黄彬说:“纵观我国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的发展,有两方面明显特征:一是与国际共识相适应。近年来,联合国由制定针对特定恐怖主义罪行的文件到推进制定较为体系化的《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以进一步完善国际反恐法律框架。二是将法治保障人权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通过设定个罪、提高惩罚力度、落实防范责任,最大程度保障了民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发展权等基本人权。”

  在黄彬看来,白皮书围绕我国反恐法治化建设历经数十年发展情况展开,体系严谨、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白皮书还紧密结合内容列举了13个事例,对正文部分内容进行举例补充说明,便于公众理解,提高了可读性和传播力。”

  白皮书指出,中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对恐怖活动的认定和处罚标准,视恐怖活动的危害程度,区分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行为,规定不同的法律责任。

  “在中国,反恐怖主义工作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的,相关法律体系在确保高效、精准地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亦有效保障人权。在实践中,执法目的同执法形式有机统一,相关执法活动始终在监督下运行,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并取得了积极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副院长王江认为,我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实现了本国法治精神和理念与国际反恐原则和理念的协调统一,为推动全球反恐事业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

  白皮书指出,确保反恐怖主义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专家们表示,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完善,既有效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又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符合本国实际和国际惯例,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反恐怖主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采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多种手段综合应对,其中法律手段具有不可代替性。未来,中国将沿着法治轨道,持续依法打击恐怖主义,继续为人权事业发展保驾护航。”段阳伟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5日 11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电影《东极岛》在北美正式上映

新华社洛杉矶8月22日电(记者高山)中国电影《东极岛》22日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院线正式上映。  该片由美国Well Go国际传媒负责北美地区发行,将在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和多伦多等北美主要城市的约70家影院上映...

朝鲜军方谴责美韩联合军演

新华社平壤8月23日电(记者王超 冯亚松)朝中社23日报道,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22日发表谈话,谴责美韩进行“乙支自由之盾”大规模联合军演,称该军演极具挑衅性和侵略性,美韩是“破坏朝鲜半岛和平的主谋”。  谈话说,此...

漫评美债突破37万亿美元:“烫手山芋

  漫画作者:谭希光(人民网版权图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8月11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  在2023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规模就已经达到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

西安警方通报“多人购买演唱会门票被骗”:嫌疑人已到案

  央视网消息:据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8月15日,雁塔分局大雁塔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购买某明星演唱会门票被骗。  目前,嫌疑人冯某某已到案接受调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北京:持续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

 今年3月,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开幕,吸引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600余家企业参展。会后不久,北京市司法局收到一封来自法国驻华大使馆的感谢信,为会上的高质量公证法律服务点赞。  原来,从2017年起,北...

坚决维护记者正当采访权利

本文作者:钟记平近日,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在采访市民反映的装修问题时,突遭施工方梵高公司人员粗暴阻挠,致记者受伤,设备受损。经调查,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夏某某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处行政拘留十日...

花式骗术迭出,暑期生活如何避坑?

 机票退改签业务被诈骗分子盯上,有人损失数十万元;暑期兼职,被“轻松赚钱”广告吸引“垫资工作”,有人在转账后被“断联”  花式骗术迭出,暑期生活如何避坑?  阅读提示  近日,针对暑期高发电信网络诈骗,北京公安部门通报了...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鸟类等野生动物犯罪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危害鸟类等野生动物犯罪案件7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万余名,有力保护了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全力护航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公安部公布...

点“绿”成金让生态“颜值”变为文旅“价值” 夏日经济迸发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透过大美中国,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福建南平光泽县的清溪村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西部,是福建省级传统古村落。近年来,当地统筹推动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这个暑期,清溪村迎来了客流高峰。走进清溪村,青山环...

塞尔维亚总统:将采取措施恢复国家和平与秩序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17日说,国内多地持续发生的抗议示威是“纯粹的恐怖主义”,政府将采取强有力措施恢复国家和平与秩序。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资料图)  武契奇当天发表电视讲话说,持续数月的抗议示威由西方策动,其目的是要击...

2024
01/25
15:20
浏览量: 1138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