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监督与法 > 给力的反家暴制度让受害者有底气说“不”

给力的反家暴制度让受害者有底气说“不”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27 13:09:47 | 点击:464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也被称为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反家庭暴力的关注和重视,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等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对施暴者、潜在施暴者形成有力震慑,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发布了5件反家庭暴力犯罪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5件案例,有的涉及施暴者因不满对方起诉离婚预谋杀人,有的聚焦因不堪忍受长期严重家庭暴力而杀死施暴人的情况,有的展示了受害者勇于向家庭暴力说“不”的正向示范,充分反映了这类案件的复杂面向。

  由于案件起因、作案动机、具体情境的不同,家庭暴力案件的确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相关处理也不可一概而论。但越是复杂,越有必要分门别类地进行深入解析,厘清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和相应惩处力度,为受害者提供更加全面、充分、及时的保障。这些典型案例的发布,既彰显了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鲜明态度,也为后续司法实践提供了指导意义。

  梳理这些案例的基本案情和裁判结果,可以清晰感受到宽严相济的司法理念贯穿其中。在案例一中,被告人谢某宇不仅时常殴打、辱骂妻子,还因不满妻子起诉离婚而预谋报复杀人,性质极其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据此,法院明确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对其判处死刑。而在案例二中,被告人赵某梅的行为虽构成故意杀人罪,但考虑到其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身心严重受损,不堪忍受愤而伤害、杀害施暴者等因素,法院也依法认定其故意杀人“情节较轻”,予以从宽处罚。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的原则,避免了简单“一刀切”造成的不当误判,使相关判决更加合理、有度。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还有针对性地回应了社会常见的认知误区和受害者顾虑。例如,一些施暴者误以为酒后施暴可以被从轻处理,并借此为自己的违法行为开脱。相关案例的法院生效裁判明确,案发时是否处于醉酒状态不影响其行为性质的认定,亦不是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有力堵上了逃脱责任的“后门”。

  现实中,还有不少受害者因“家丑不可外扬”等陈旧观念,在遭受家暴时羞于向外界寻求帮助,只是自己默默隐忍;因担心孩子成长受到负面影响,在切断“有毒”的婚姻关系时仍有所犹疑;因害怕向外求助后不被重视,被施暴者发现后遭到报复而失去勇气;或因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对离婚后的生活充满未知而难以抉择。

  此次最高法联合全国妇联发布的反家暴典型案例,不仅在法律层面上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也在社会观念和支持系统的完善层面提供了不少借鉴和启示。比如在案例三中,被害人丁某(女)因遭到家暴决意离婚,并向当地妇联寻求帮助。当地妇联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家庭变故导致丁某之子产生自卑、厌学情绪甚至轻生念头后,帮助联系心理咨询师为其提供心理辅导。经数次辅导后,其情绪得到缓解,与母亲的关系也得以改善。

  这也说明,孩子不该成为家暴受害者放弃依法维权、默默忍受伤害的“软肋”,只要处理得当,引导孩子真正意识到家庭关系中的问题,看到受害者的现实痛苦,就能帮助其解开心结,学会尊重家长的理性选择。这一案例中,丁某勇敢站出来为自己发声,向妇联求助、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和提起离婚诉讼等“教科书式”做法,也为其他受害者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反抗家暴提供了正确示范。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指出:“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上述典型案例再次说明,只有当反家暴的法律制度有效发力,社会各环节的支持体系更加“给力”,才能真正消除家庭暴力的生存土壤,让受害者有底气、有能力向家暴说“不”。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给力的反家暴制度让受害者有底气说“不”

责任编辑:杨逸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十五五”,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关键一跃

未来五年的蓝图要来了。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中国迈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冲刺阶段。  刚刚闭幕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释放出诸多新信号。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

脱贫户家门口就业收入更稳(迈向“十五五”的民生图景)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  要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多渠道挖掘潜力,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加大欠薪整治力度,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摘自《中...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八期)国债

央视网消息: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八期)国债。本次续发行国债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本次续发行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1180亿元,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本次续发行国债票面利率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相同...

天冷心暖!多家驿站启动“温暖模式” 为奔波劳作者筑起暖心港湾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江苏省靖江市的最低气温也降到了12℃左右。当地70多家“靖新驿站”已经开启“温暖模式”,为奔波在路上的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在靖江市靖城街道小关庙社区的“靖新驿站”,送餐高峰期刚过,...

今冬会更冷吗?国家气候中心:北方或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

秋季偏冷,仿佛提前进入了冬季,这也让不少人担心今年冬季会不会更冷?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副主任章大全表示,近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处于中性偏冷状态。经综合研判,预计...

二次酒驾闯卡 烟台高新区一“酒司机”被严惩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 吕本政 宋先媛)10月21日,一名胆大妄为的驾驶员在烟台高新区海河西路不仅涉嫌二次酒驾,更在遇到交警检查时强行闯卡,最终被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民警迅速拦截并依法严惩,目前该...

卡塔尔埃米尔强烈谴责以色列持续违反加沙停火协议

当地时间10月21日,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谴责以色列持续违反加沙停火协议。  塔米姆当天在卡塔尔协商会议上发表讲话称,加沙地带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罪,持续违反加沙停火协议,并...

苏丹首都喀土穆遭大规模空袭

当地时间10月21日,苏丹武装部队表示,苏丹首都喀土穆当天遭遇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苏丹武装部队指责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发动此次袭击,称袭击目标包括喀土穆国际机场以及市区一座变电站。苏丹武装部队未透露袭击造成的具体损失。据目...

卢浮宫博物馆宣布继续闭馆

  △卢浮宫博物馆(资料图)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10月20日宣布,当日将继续闭馆。  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10月19日上午发生抢劫事件,馆方随后宣布临时闭馆一天。  法国警方调查初步线索及卢浮宫内部人士消息显示...

都市圈“破圈”、大湾区变“小” 深中通道重塑了他们的生活轨迹

央视网消息:深中通道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全长约24公里,连接深圳、广州、中山三地。去年6月30日通车之后,深圳和中山车程从原来2小时缩短到30分钟。不仅仅方便了深圳中山两地的交通,更让珠...

2024
11/27
13:09
浏览量: 46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