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快闪中国 > 跟着农机手 一路看麦浪

跟着农机手 一路看麦浪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6-04 08:28:08 | 点击:17530

每日新闻网讯:据人民网 5月26日,任启亮开着货车行驶在高速上,车斗里拉着收割机,副驾驶坐着妻子马小红。

任启亮夫妇是安徽蒙城人,自打结婚起,两人就当上了农机手。每年5—7月间,他们都会开上货车,拉着收割机,一路从南到北,“追逐”依次成熟的小麦。

就在几天前,他们还在浙江宁波收割小麦,“2000多亩大田上,麦浪随风起伏的场景太壮观了,不夸张地说,那就是片金色的大海。”

收完这批麦子后,夫妻俩接到电话:“家乡的麦子,熟了。”

赶路

当天下午,人民网记者加入同行,跟他们一起,看滚滚麦浪如何颗粒归仓。

傍晚时分,货车驶过淮河,正式进入产粮大省安徽的小麦主产区——皖北地区。高速旁的麦田,在夕阳映衬下,天地同色,一片金黄。

“你看这长势多好,一定又是个丰收年。”任启亮说。

一路上,任启亮专心开车,马小红忙着接电话、排行程。行至首站安徽省利辛县陶集村时,已接近午夜。

27日,赶路的劳顿还没消除,二人又起了个大早。

田野里,小麦已熟透。人民网记者 李希蒙摄

田野里,小麦已熟透。人民网记者 李希蒙摄

货车旁,村民驾着拉粮的农用车,已经等候多时。“今年麦子熟得好,俺也不想催你们,是地里的麦子等不及喽!”老乡略带歉意地说。

等丈夫从货车上卸下收割机,马小红递上了刚买的韭菜饼。“这样的作息,我们早就习惯了。”马小红说,平日里,丈夫负责开车、割麦,“我就负责联系活计,做好后勤保障。”

嘴里嚼着饼,任启亮麻溜地爬上收割机。伴随发动机的轰鸣,收割机顺着乡间小道驶向麦田。

收割

“左边地里有个水泥基座,前面不远处有条沟,你注意点。”通过对讲机,站在田边的马小红不停地“指挥”着丈夫。帽檐下的目光,片刻不离。

在妻子的“导航”下,任启亮自如地操纵着收割机。割台贴地而过,留下不到十厘米的麦茬。

“麦茬越短,翻地播种越容易。但对农机手来说,割台压得低,收割机就得开得慢、油耗高。”言语间,村民陶玉喜毫不掩饰对任启亮的赞赏。

一个来回下来,收割机的粮箱正好装满。

卸粮桶对准拉粮车,“哗啦”一声,脱好粒的小麦像金色的瀑布倾泻而下。“你看今年这小麦长得多好,个个粒大饱满,多喜人。”陶玉喜捧起麦粒,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

这片麦地刚刚收罢,一旁的村民赶紧向任启亮挥挥手,给他递上一瓶水说:“你这麦割得真好,帮俺家也收一下呗?”

任启亮正驾驶着收割机收割小麦。人民网记者 李希蒙摄

任启亮正驾驶着收割机收割小麦。人民网记者 李希蒙摄

技术好、收费公道,任启亮今天几乎一刻没歇。“收了50多亩。如果田块集中,还能收得更多。”任启亮说。

在利辛县连轴干了两天,夫妻俩随即转战阜阳市颍上县。那里,有一场“大战”等着他们。

保障

29日傍晚,预报颍上大雨将至。

原本,任启亮加上其他3位农机手,共计4台收割机,一天内收完种粮大户的400亩地不在话下。不巧的是,其中一台收割机履带突然崩断,让这个活儿变得棘手起来。

为了赶在下雨前完成400亩麦田的抢收,任启亮和其他两位农机手一直干到次日凌晨4点。

“干我们这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么大片地,这么多小麦一旦过水,那损失可就大了。”任启亮直言,今天能顺利抢收,多亏农户忙前忙后,保障充分,“人家善待咱,我们也不能‘掉链子’。”

30日上午,农机手同行带来一个好消息——颍上县关屯乡政府为远道而来的农机手们提供了停车、住宿场地,还能吃上饭、洗热水澡,甚至还配备了洗衣机,而且这些都免费。

“皖北地区粮食产量大,各地来的农机手也多。党委政府的这些做法,真的暖到我们心坎里了。”任启亮夫妇说。

归仓

30日傍晚,夫妻二人又赶到了老家蒙城。

熟悉的土地,亲切的乡音,加上同伴们的互通有无,让他们干起活来更加得心应手。

听说县里有个种粮大户正等着收麦,任启亮夫妇连忙赶过去,“大户地块又大又整,方便收割,活干起来相对轻松。”

种粮大户程东飞去年流转承包了800多亩地用来种小麦,经过大半年科学种植、精心管理,地里的小麦正“嗷嗷待收”。

“前几天,我们进行了试收割,亩产在1200—1300斤左右,按照现在的夏粮收购价格,收入可观。”程东飞对记者说。

收割机驰骋在田野间。程东飞供图

收割机驰骋在田野间。程东飞供图

“稳定、高效的夏收,离不开农机手的付出。随着农机装备的迭代升级,收割效率不断提升,机收损失率持续下降。”蒙城县农机推广站站长郭向阳在旁补充道。

经过多台收割机的彻夜奋战,程东飞的800多亩小麦,颗粒归仓。工作结束后,程东飞请农机手们吃了顿大餐,一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再次把收割机固定在货车上,任启亮夫妻俩准备启程前往山东,那里的小麦在等着他们。

(责编:刘颖、张磊)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各地“抢收抢烘”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全力以赴打好夺丰收硬仗

央视网消息:针对黄淮海地区持续连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带来的影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组织动员供销合作社,积极帮助农民抢收抢烘,促进秋粮应收尽收。并指导农资企业立足不同作物、不同需求精准备货,配齐...

坚守大学使命,摆脱“AI依赖”困境

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的相继推出,重塑了网络信息的传输和接收方式。对于大学生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拓展知识边界。不过,部分学生则因为惰性驱使而陷入了AI依赖的困境,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

史上最大,雅江水电站正式开工!它对中国价值多大?

       每日新闻网讯(百度) 投资1.2万亿,西藏雅江水电站的开工,就像在中国西南边陲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个庞然大物一年能发3000亿度电,顶仨三峡,足以供3亿人用电,还是...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的通知。具体如下: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白胖子”储粮、“AI全自动”入库 大国粮仓科技范儿十足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推进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高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从高效收粮、科技储粮,再到储粮害虫精准防治,一系列新技术正...

多部门协同护好“粮袋子” “共享晒粮图”上线引导农户就近科学晾晒

央视网消息:近日,山西河津市降雨停歇,当地针对沿黄滩地及低洼地带易受降水、低温影响的特点,统筹农机具向重点区域倾斜,重点对滩地、低洼地带粮食进行抢收,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山西省河津市连伯村的玉米地是河津市地势最低的地方...

广西大新县通报一铅锌矿项目区域发生地面塌陷:已制定治理方案

央视网消息:据“今日大新”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9月3日,大新县全茗镇配偶村弄屯铅锌矿项目区域发生地面塌陷,形成一直径约10米、深约7米的塌陷坑,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发后,大新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应急管理、自然资源...

底气、朝气、锐气!多视角读懂货物贸易顶压增长 企业信心指数持续回升

央视网消息:10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  其中,我国对东盟进出口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我国外...

“智慧大脑”“含新量”“铁杆粉丝”……透视关键词看外贸做大体量、做强结构、锻造韧性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期间,我国外贸在全球变局中逆势上扬,顶住压力、稳中提质。五年来,我们不仅“做大了体量”“做强了结构”,更是“锻造了韧性”,让贸易强国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协同推进强大国内...

从“十年磨一剑”到“一年磨十剑” 中国LNG船建造效率大幅度提升

大型LNG船,它被称作“海上超级冷冻车”,是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主力运输船,而殷瓦钢是建造LNG船的核心材料。“十四五”期间,我国实现了殷瓦钢从依赖进口到国产化突破的转变,技术突破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中船集团沪东...

2024
06/04
08:28
浏览量: 1753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