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快闪中国 > 1937到2025 “白塔手书”见证北平到北京的岁月变迁

1937到2025 “白塔手书”见证北平到北京的岁月变迁

来源:央视新闻 | 时间:2025-08-31 12:38:15 | 点击:908

位于北京西城的妙应寺白塔,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主持设计与修建,已矗立京城700多年。如今这里是年轻人钟爱的潮流打卡地,时时飘着咖啡香气、萦绕青春笑语。但您可能不知道,这座白塔深处,曾藏着一封穿越时空的来信——一份148字的“白塔手书”,它记录了1937年北平沦陷后的至暗时刻,也见证了普通民众在战争碾压下的恐惧、不屈与期盼。一封手书如何连接抗战血泪与当代繁华?

  白塔秘藏148字日军侵华铁证



  总台记者许梦哲介绍,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白塔顶部受损,修缮时,文物专家在塔顶铜木结构的缝隙之中,意外发现一张被精心包裹的手书。

  这份手书写于1937年11月5日,也就是七七事变后四个月。上面的署名是罗德俊,他很可能是参与当时白塔寺修缮的一位文物工作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时光回到88年前,当时站在塔顶的罗德俊,望着被日军肆虐得满目疮痍的北平城,是怀着怎样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份手书?

  “飞机大炮到处轰炸”“生灵涂炭,莫此为甚”“枪杀奸掠,无所不至”——短短的148字,记录了日军占领北平后的残暴行径,也是一位普通民众面对山河破碎的战栗与不甘。尽管当时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但像罗德俊这样的普通市民,依然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历史,只为告诫后人:侵略者的罪证不可以被掩盖。罗德俊忧心忡忡地写道:“战事何时终了,尚不能预料,国家兴亡,难以断定。”而今天,我们替他看到了答案。这座白塔依旧挺拔,而它守护的城市,早已在和平的阳光中重生。

  白塔见证:从历史伤痕到文化地标

  矗立在烟火气里的白塔,正在俯瞰胡同里的人间美好。午后咖啡馆里的静谧,马路上的喧嚣热闹,这些平凡到几乎琐碎的生活场景,却是当年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奇迹。

  如今,每天都有许多游客来到这里,他们欣赏白塔的美丽,感受古都的韵味。“白塔之夜”品牌活动吸引着年轻人在此欣赏音乐、看电影,参与非遗体验;白塔寺街区还引入了多家“首店”,烟火气与潮流感在这里交织碰撞。

  世界级的古建、胡同里的原生烟火、年轻的潮流消费和沉浸式的夜经济,这些前人不敢想象的盛世之景,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日常。

  时空对话:铭记历史 珍惜当下

  一边是罗德俊手书中记录的“生灵涂炭”“枪杀奸掠”的灰暗过往,一边是当下市民游客“打卡白塔,感受焕新”的鲜活图景。白塔依旧静静矗立,见证着民族的坚韧不屈与时代的辉煌变迁。这封“白塔手书”就像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连接了北平的悲壮历史与北京的现代繁华。

  今年7月7日,“白塔手书”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展出,生活在北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可以在和平岁月里对曾经满目疮痍的北平有了真情实感。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繁荣并非凭空而来。它源于无数英雄先烈的牺牲,也源于像罗德俊这样的普通民众,即便在至暗时刻,也葆有的那份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对未来的期盼,以及记录真相、呼唤正义的勇气。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各地“抢收抢烘”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全力以赴打好夺丰收硬仗

央视网消息:针对黄淮海地区持续连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带来的影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组织动员供销合作社,积极帮助农民抢收抢烘,促进秋粮应收尽收。并指导农资企业立足不同作物、不同需求精准备货,配齐...

坚守大学使命,摆脱“AI依赖”困境

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的相继推出,重塑了网络信息的传输和接收方式。对于大学生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拓展知识边界。不过,部分学生则因为惰性驱使而陷入了AI依赖的困境,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

史上最大,雅江水电站正式开工!它对中国价值多大?

       每日新闻网讯(百度) 投资1.2万亿,西藏雅江水电站的开工,就像在中国西南边陲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个庞然大物一年能发3000亿度电,顶仨三峡,足以供3亿人用电,还是...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的通知。具体如下: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白胖子”储粮、“AI全自动”入库 大国粮仓科技范儿十足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推进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高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从高效收粮、科技储粮,再到储粮害虫精准防治,一系列新技术正...

多部门协同护好“粮袋子” “共享晒粮图”上线引导农户就近科学晾晒

央视网消息:近日,山西河津市降雨停歇,当地针对沿黄滩地及低洼地带易受降水、低温影响的特点,统筹农机具向重点区域倾斜,重点对滩地、低洼地带粮食进行抢收,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山西省河津市连伯村的玉米地是河津市地势最低的地方...

广西大新县通报一铅锌矿项目区域发生地面塌陷:已制定治理方案

央视网消息:据“今日大新”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9月3日,大新县全茗镇配偶村弄屯铅锌矿项目区域发生地面塌陷,形成一直径约10米、深约7米的塌陷坑,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发后,大新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应急管理、自然资源...

底气、朝气、锐气!多视角读懂货物贸易顶压增长 企业信心指数持续回升

央视网消息:10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  其中,我国对东盟进出口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我国外...

“智慧大脑”“含新量”“铁杆粉丝”……透视关键词看外贸做大体量、做强结构、锻造韧性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期间,我国外贸在全球变局中逆势上扬,顶住压力、稳中提质。五年来,我们不仅“做大了体量”“做强了结构”,更是“锻造了韧性”,让贸易强国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协同推进强大国内...

从“十年磨一剑”到“一年磨十剑” 中国LNG船建造效率大幅度提升

大型LNG船,它被称作“海上超级冷冻车”,是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主力运输船,而殷瓦钢是建造LNG船的核心材料。“十四五”期间,我国实现了殷瓦钢从依赖进口到国产化突破的转变,技术突破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中船集团沪东...

2025
08/31
12:38
浏览量: 90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