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打造更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打造更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7-29 11:14:10 | 点击:2794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护理服务需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护理问题,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护士占比超过一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群众就医体验不断改善。但是,护理事业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护士队伍数量相对不足,护理服务供给与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护理服务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本次“行动计划”旨在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打造更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贴近患者,就是要悉心照护患者。要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每名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为其负责。要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患者疾病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等,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健康指导、人文关怀等身心整体护理服务。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确,及时了解、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心理状态,关注患者的需求和不适,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实施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前要耐心解释、操作中关切询问、操作后及时观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增强主动服务和人文关怀意识,在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要关心、爱护和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给予细心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

  贴近临床,就是要坚守临床一线。要按照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要求,加强患者巡视和病情观察。对特级护理患者要随时巡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的患者,应按要求定时巡视患者,主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潜在并发症,并给予有效处置。倡导医疗机构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和多学科合作,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情况,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增强并发症早期预警识别能力,降低住院患者跌倒、院内新发压力性损伤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贴近社会,就是要满足社会需求。要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通过开发手机APP、护理服务随访系统等,为有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在线护理咨询、护理随访、居家护理指导等延续性护理服务,解决患者出院后的常规护理、专科护理及专病护理问题。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出院患者、居家行动不便老年人等提供专业、便捷的上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数量和上门护理服务项目数量,惠及更多人群。

  广大护理人员是改善护理服务的主力军,医疗机构要关心关爱护理人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例如,健全完善护士队伍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减少临床护士不必要的书写负担;逐步理顺护理服务比价关系,体现护士技术劳动价值,合理确定护士薪酬水平。

  改善护理服务是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就医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希望有关部门更加重视护士队伍建设,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关注护士身心健康,进一步为护士减负,让他们有更多热情和时间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8日 19 版)

(责编:卫嘉、袁勃)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科学与健康|绕开误区,别让骨骼悄悄“变老”!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成为困扰许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但在骨骼保健方面,不少老年人存在认知误区,导致补钙效果不佳,甚至加重骨骼负担。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多位医学专家提示,中老年人应避开三大误区,调整生活方式,学...

晨起后的黄金时间别浪费!养成这4个习惯 让心血管受益

气温骤降心血管易“闹事”此时应注意保养心血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起居有律、饮食有节运动有度、舒畅情志不仅能让心血管更健康也有利于健康长寿气温骤降心血管易“闹事”  中医认为,气温下降是心血管疾病重要诱因之一。现代医学研究也发...

“最疼皮肤病”进入高发期 出现这些疼痛信号别大意

近日,伴随着季节交替、气温下降,一些人的身上突然冒出“一串红疹”,感觉隐痛、刺痛、电击痛。别不当回事儿,以为忍忍就过去了,这很可能是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等)在“作祟”!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

“酸汤子”再夺命!警惕餐桌上的致命毒素

 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两名男子食用“酸汤子”后被紧急送医,其中一人不幸离世,医院开具的证明显示,系食物中毒死亡,另一名男子仍在抢救中。2020年10月,在黑龙江鸡西,也发生过9人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后,引发食...

频繁染发有什么危害?重要提醒→

 不管是为了追逐潮流发色,还是遮盖白发,“染发”是很多人每隔几个月就要进行的项目。同时,也有很多人关心,染发剂里到底有什么?频繁染发存在哪些健康风险?  染发时,身体在经历什么?  郑州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沈蓓莉表示,大多...

“一触了然”!我国视障人士无障碍环境改善 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更便利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15日是第42个国际盲人节。日前,盲文版《无障碍中国地图》《无障碍世界地图》《触摸故宫珍宝》等系列出版物在北京发布。  盲文版《无障碍中国地图》和《无障碍世界地图》采用3D滴胶技术批量印刷,加...

啥都不干就是休息?高质量休息有这3个关键特征

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我们关于“什么是休息”的观念正在悄悄发生转变。  以前我们用时间的长短衡量休息日,现在,用休息的节律。以前我们更关心什么时候休息,现在,我们会关心应该怎么休息。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休息才是高质量的休...

食物磨成粉 营养会打折吗?这些人群要慎食

为了营养均衡,每天要吃一些蔬菜水果,这已经是健康常识了。但是在现代生活节奏下,有人会觉得自己可能吃不够那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或者觉得不爱吃,但又想要获得这些营养成分。针对这些需求,社交媒体和网购平台有商家开始推荐“果蔬粉...

这份自查清单,帮你扫除家里“风险点”

今天(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韧性建设”听起来很大,但最坚实的基石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  这里是一份 “家庭安全隐患自查清单”,看看家里这些常见的“隐患点”你...

世界血栓日 | 什么是血栓?血栓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

央视网消息: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什么是血栓?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专家介绍,血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状态下,凝聚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的血块。 血栓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按照生成部位...

2023
07/29
11:14
浏览量: 279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