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家里虽无“化骨水”,但风险也不低

家里虽无“化骨水”,但风险也不低

来源:解放日报 | 时间:2025-09-25 21:22:23 | 点击:519

最近,杭州52岁女子散步时误踩“化骨水”氢氟酸后不幸离世的新闻,引发公众对危化品的关注。殊不知,很多家庭都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危化品。它们虽不至于“化骨”,但是不小心触碰后,“化皮”的概率却不低。

佩戴手套的提示别忽视

首先要关注的是各种家用清洁剂产品,包括含氯消毒剂、含酸清洁剂、含碱去污剂等。这类清洁用品的包装上通常有“佩戴手套后使用”等提示,部分消费者却不在意,使用时不做防护。殊不知,直接用手触碰这类清洁用品,即便当时未感觉异常,但不久后皮肤很可能会出现异样。

84消毒液是典型的含氯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如果直接用手接触,会灼伤皮肤。绝大多数的84消毒液包装上都有安全提示,并要求消费者严格按比例稀释后,戴橡胶手套操作。

洁厕灵是典型的含酸清洁剂,同样不能用手直接触碰。一旦接触,酸性成分会迅速刺激皮肤,引发灼烧感、刺痛感,皮肤可能发红、发烫;如果接触时间较长,还可能破坏皮肤的角质层和深层组织,造成化学灼伤,出现水疱、脱皮,严重时甚至会留下疤痕。

家用去污剂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最简单的火碱(氢氧化钠)、不同品牌和不同形态的去渍灵和重油污清洁剂等。它们的核心成分类似,除含有强碱性成分外,还有表面活性剂或溶剂,主要被用来清洁油烟机、烧煳的锅具,或疏通下水道。碱性成分腐蚀性较强,直接接触皮肤轻则破坏皮肤屏障,导致脱皮、刺痛;重则引发灼伤。不论哪种产品、哪种用途,都要按照使用说明,佩戴手套使用。

其中,对锅具等直接接触食物的容器去污时,还要注意用清水充分冲洗去污剂,防止残留的去污剂污染食物。

使用碱性疏通剂时,则务必按照使用说明,不能擅自将它们倒入管道。碱性疏通剂溶于水时会释放大量热量,若未按说明缓慢倒入或加水顺序错误,可能导致溶液沸腾、喷溅,高温且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灼伤,接触眼睛可能导致角膜损伤甚至失明。而且强腐蚀性的溶液还会加快管道老化。

此外,含盐酸的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等含氯的消毒剂混用。两者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吸入后将刺激呼吸道,轻则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重则引发化学性肺炎。

日化品制冷剂也有风险

一些看起来没什么风险的日化品乃至制冷剂,如果使用或存放不妥,也会对人体健康和居家安全造成影响。

其一,消毒用品并不是用得越频繁越好。比如,浓度75%的酒精和各种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虽然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但频繁使用会让皮肤失水、干燥。因此,使用这类产品后需要注意给皮肤保湿,包括使用护手霜、润肤乳等。

此外,酒精易挥发、易燃,如果给电器消毒,要先断电冷却;存放含酒精的日化品时,要盖紧瓶盖,远离热源、火源。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花露水、驱蚊剂中也含有比例不低的酒精,使用时同样要有安全意识。

其二,部分美妆护理品可能刺激皮肤或存在燃烧风险。

指甲油含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卸甲油以丙酮为主,两者都易燃、有刺激性。使用时尽量别让液体接触皮肤,尤其是卸甲油长时间接触皮肤后,会导致皮肤脱脂。

再如,发胶、啫喱水含有大量有机溶剂,易燃易爆。使用时要远离火源,也不要一边使用吹风机一边使用这类日化品,因为高温会增加爆炸风险。存放时同样要避开阳光直射,并避免挤压碰撞。

其三,冷链运输中和餐厅里常见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也有“化皮”风险。

上海三甲医院皮肤科的一名医生介绍,近期遇到不少被干冰冻伤皮肤的患者。询问原因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小看了干冰的“化皮”威力,用手直接触碰干冰甚至拿着干冰玩。干冰的温度极低,大约为零下78.5℃,当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干冰时,会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医学上还有个专有名词“冷灼伤”。

目前,干冰在生活中很常见,除了在冷链运输中发挥制冷保鲜作用外,还有部分餐厅将干冰作为餐盘装饰,利用其吸热升华的过程,营造出烟雾缭绕的氛围。部分消费者觉得新鲜,就用手触碰干冰,最后导致冻伤。

医生还提醒,即使接触干冰后初期无明显不适,也要及时保暖观察。因为低温对深层组织的损伤可能存在延迟反应,如果接触干冰后,出现皮肤苍白、麻木、疼痛等,要及时就诊。

存放家用化学品有要求

家用清洁剂、消毒剂、美妆护肤品都属于家用化学品,危险性总体较低,但仍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不建议囤太多。其中,清洁剂、消毒剂等的风险相对较高,可按短期用量购买,减少长期存放的风险。存放位置要阴凉、干燥、通风,并远离孩子、宠物,以及食品和餐具。

存放时还要有安全意识:一方面,不能混放。比如,酸性和碱性清洁剂不能混装在一个容器里,也不能放在一起,以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或爆炸。

另一方面,注意保留原包装和说明。尽量不更换这些家用化学品的容器,因为原包装上有成分、使用禁忌等信息。如果必须分装,要使用耐酸耐碱的专用容器。类似空矿泉水瓶等塑料瓶由于瓶壁较薄,不适合盛放此类液体。分装后也要贴上标签和注意事项,避免误拿误用。

对于没有用完或者过期的家用清洁剂、消毒剂等,要规范处理,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因为高浓度的强酸、强碱类溶剂有喷溅、污染水质等风险,还会腐蚀管道。可以在保留包装或标明成分的情况下,按照有害垃圾分类投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科学与健康|绕开误区,别让骨骼悄悄“变老”!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成为困扰许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但在骨骼保健方面,不少老年人存在认知误区,导致补钙效果不佳,甚至加重骨骼负担。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多位医学专家提示,中老年人应避开三大误区,调整生活方式,学...

晨起后的黄金时间别浪费!养成这4个习惯 让心血管受益

气温骤降心血管易“闹事”此时应注意保养心血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起居有律、饮食有节运动有度、舒畅情志不仅能让心血管更健康也有利于健康长寿气温骤降心血管易“闹事”  中医认为,气温下降是心血管疾病重要诱因之一。现代医学研究也发...

“最疼皮肤病”进入高发期 出现这些疼痛信号别大意

近日,伴随着季节交替、气温下降,一些人的身上突然冒出“一串红疹”,感觉隐痛、刺痛、电击痛。别不当回事儿,以为忍忍就过去了,这很可能是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等)在“作祟”!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

“酸汤子”再夺命!警惕餐桌上的致命毒素

 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两名男子食用“酸汤子”后被紧急送医,其中一人不幸离世,医院开具的证明显示,系食物中毒死亡,另一名男子仍在抢救中。2020年10月,在黑龙江鸡西,也发生过9人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后,引发食...

频繁染发有什么危害?重要提醒→

 不管是为了追逐潮流发色,还是遮盖白发,“染发”是很多人每隔几个月就要进行的项目。同时,也有很多人关心,染发剂里到底有什么?频繁染发存在哪些健康风险?  染发时,身体在经历什么?  郑州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沈蓓莉表示,大多...

“一触了然”!我国视障人士无障碍环境改善 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更便利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15日是第42个国际盲人节。日前,盲文版《无障碍中国地图》《无障碍世界地图》《触摸故宫珍宝》等系列出版物在北京发布。  盲文版《无障碍中国地图》和《无障碍世界地图》采用3D滴胶技术批量印刷,加...

啥都不干就是休息?高质量休息有这3个关键特征

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我们关于“什么是休息”的观念正在悄悄发生转变。  以前我们用时间的长短衡量休息日,现在,用休息的节律。以前我们更关心什么时候休息,现在,我们会关心应该怎么休息。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休息才是高质量的休...

食物磨成粉 营养会打折吗?这些人群要慎食

为了营养均衡,每天要吃一些蔬菜水果,这已经是健康常识了。但是在现代生活节奏下,有人会觉得自己可能吃不够那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或者觉得不爱吃,但又想要获得这些营养成分。针对这些需求,社交媒体和网购平台有商家开始推荐“果蔬粉...

这份自查清单,帮你扫除家里“风险点”

今天(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韧性建设”听起来很大,但最坚实的基石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  这里是一份 “家庭安全隐患自查清单”,看看家里这些常见的“隐患点”你...

世界血栓日 | 什么是血栓?血栓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

央视网消息: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什么是血栓?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专家介绍,血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状态下,凝聚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的血块。 血栓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按照生成部位...

2025
09/25
21:22
浏览量: 51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