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预警刷屏!大地磁暴为何近年来频发?对日常生活有何影响?

预警刷屏!大地磁暴为何近年来频发?对日常生活有何影响?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4-03-28 08:50:46 | 点击:26681

 每日新闻网讯:据中青网 连日来,“大地磁暴预警”刷屏了。3月24日,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消息称,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3月25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26日。

  今年以来,已出现多次地磁暴过程,许多公众好奇,地磁暴是啥,为什么会发生地磁暴?为何近年来地磁暴频频发生?地磁暴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影响大吗?

 

    大地磁暴示意图。视觉中国供图

  作为最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以数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抛离太阳表面,不仅是巨大质量与速度汇聚成的动能,它们还携带着太阳强大的磁场能,一旦命中地球,就会引发地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即地磁暴。

  其实,空间天气和地球天气一样,也在平静和活跃间轮转,但周期更长,通常11年为一个轮转周期。从2019年12月进入第25个太阳活动周,2023年以来,太阳活动明显增强,X级耀斑、太阳质子事件、大地磁暴等强爆发事件频发,频次和强度远高于第24周同期水平。

  进入太阳活动高年,太阳比较活跃,是公众感觉地磁暴近年来频发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空天一体化监测站网不断完善,空间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对空间天气事件的预测预报更加精准、精细,监测产品对极光观测等助力明显,公众对空间天气事件的认识和关注度与日俱增。

  有人担心,地磁暴发生期间是否会影响日常生活?还能坐飞机吗?

  地磁暴的发生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对航空器和卫星轨道运行会有一定影响,但也都可测可控。

  受地磁暴对磁场的影响,卫星空间站可能会因大气拖曳造成轨道高度有所下降,需加强对轨道的监测并根据需要进行轨道调控;卫星导航设备定位误差可能有所增大,但对公众日常使用导航等功能影响不大。

  对于航空飞行,日常一次国内航班飞行的辐射剂量大约是2至6微西弗,跨越极区的国际航班辐射剂量稍高一些,大约为50微西弗,这个剂量是国家安全标准的几十分之一到几百分之一。当发生大地磁暴或太阳质子事件时,航空辐射剂量会有所增加,但一次飞行影响也不大,大家不用担心。

  对于信鸽放飞,地磁暴预报预警对于开展相关活动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可提前关注相关空间天气预报预警产品,尽量减少在不良天气条件下以及远距离的放飞活动。

 

    大地磁暴预警示意图。视觉中国供图

  地磁暴还是奇妙的“加工厂”,比如极光的发生。

  “在我国看到极光并非易事,空间天气预报是我们‘极光猎人’追逐极光的指引,是我们追逐极光的底气。”此前,星空与极光摄影师戴建峰说,他和身边爱好极光摄影的小伙伴们经常查看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空间天气预报,在看到预报中极光可能发生的日期、时间段、适合观测的位置区域、观测地区云图等信息后,会即刻动身前往目的地。从极光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此次地磁暴是观看极光的良好时机,再加上春分过后不久的绝佳时间点,“极光猎人”们可抓住这次时机,与美景来一场“如期而遇”。

  近年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以风云气象卫星和地面台站所构成的天地一体化监测网为基础,整合羲和号卫星、深圳市天文台等高质量监测资料。这些多源自主观测数据,让太阳活动“尽收眼底”,对空间天气态势的把脉日益精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在国际舞台上,我国空间天气服务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目前已形成24小时不间断、面向全球民航领域的精细化服务能力。2021年11月16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受邀成为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四个全球空间天气中心,每天不间断地提供空间天气预报咨询服务,为全球航空安全保驾护航。

  2024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年,这意味着今年我们还可能会与多场地磁暴、太阳耀斑等太阳事件不期而遇,公众可保持平常心,科学看待空间天气事件的影响。

  (作者系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主任)

责任编辑:邱晨辉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多地快递行业协会发布“反内卷”声明 价格上去了 如何保质量?

  近年来,中国快递业以年均30%的增速狂奔,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但繁荣背后,“价格战”却让行业陷入“内卷”泥潭。  近日,北京、福建等多地快递行业协会联合发声,呼吁“反内卷”,推动行业从“低价换量”转向“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开直播 以青春镜头赋能乡村振兴

  7月的“药都”江西省樟树市,中草药香气在青砖古巷间蔓延。宜春学院的大学生们扛着直播设备穿梭其间,将镜头聚焦在当地非遗项目中药炮制技艺上。药学专业的学生化身讲解员,为观众讲解药理知识。  “我们大学生在‘三下乡’中到底...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

  当地时间8月12日,总台记者获悉,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继续以创纪录的速度积累债务,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日下午,美国国债总额已达到37004817625842美元。  ...

烈性犬咬死人,犬主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饲养的烈性犬咬死人,犬主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近日,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案件作出判决,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犬主人高某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高某在村头附近的羊场内饲养有3只大型烈性犬,这些...

“短鼻家族”奇幻之旅温暖世界 从出圈到归巢看“象”往家园的“美好生活”

  央视网消息: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世界大象日于2012年设立,旨在呼吁人们关注身处迫切困境的非洲象和亚洲象。2025年的主题是“象往家园 中国守护”。  目前,我国大象保护情况良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分布...

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12日14时01分在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北纬39.74度,东经114.63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广东珠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夜访听民声 上门办实事

  广东珠海,外卖骑手朱林峰进小区不再难了。  香洲区翠香街道大型小区五洲花城门口,朱林峰停下电动车,拎出外卖餐盒,快步走进大门;路过传达室,朝保安老廖打个招呼,推出一辆自行车,骑上直奔小区深处,不一会儿便返回。  “这...

不问症“秒开”处方,用药安全咋保证?

  在电商平台搜索药品名,选中后点击“开方购买”,再填写用药人信息、选择确诊疾病、勾选最下方的确认选项提交……一系列操作后,重庆某高校大学生张雪(化名)线上购药成功。两天后,因练习“科目二”频频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的她,就...

离职骨干接受境外访谈泄露敏感信息 警惕间谍“套路”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高度关注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向,委托境外咨询机构对我高科技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间谍行为。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部分背景复杂...

极端高温影响全球 凸显改善早期预警系统和推动高温健康行动计划重要性

央视网消息:世界气象组织7日表示,极端高温天气正在影响全球大量人口,而野火和空气污染使高温影响加剧,这凸显了改善早期预警系统和推动高温健康行动计划的重要性。世界气象组织当天发布公报说,多个专业气象机构数据显示,近期全球热...

2024
03/28
08:50
浏览量: 2668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