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岸田挑动东亚安全局势意在推动国内修宪

岸田挑动东亚安全局势意在推动国内修宪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5-13 23:38:18 | 点击:921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李若愚 丨  责编:乐水 安然 张艳玲

李若愚 四川省区域与国别重点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明天的东亚可能成为乌克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5月5日在英国访问期间讲的这句话,不能简单地用失言来形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称其为“夹带私货,拿中国说事,渲染地区紧张局势,炒作所谓中国威胁。”

岸田的讲话是否意味着岸田文雄将大幅调整日本外交路线呢?

其实不然。尽管在两极格局时代,左右逢源的第三者立场一直就是日本外交的舒适区,但是,日美军事同盟注定“亲美路线”才是日本外交的底色。无论日本如何争取展现出“自立”的姿态,每当关键时刻,日本仍然会被日美军事同盟拉回到美国身边。而这次俄乌冲突造成的北约与俄罗斯对立的加深,使日本再次来到了必须归队的关键节点,即便日俄关系生变对日本来说弊大于利。

从国家利益角度看,日本不仅像许多欧洲国家一样,需要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并且作为“搬不走的邻居”,日本还需在更多领域与俄罗斯进行合作。像上个月发生的日本观光船在北海道知床半岛附近海域失联事件中,日本仍邀请俄罗斯展开海上联合搜救。遗憾的是,由于错失了最佳救援时机,最终26名乘客无一生还。尽管如此,日俄关系终究还是要服从日美关系大局。

在亚太地区问题上,日本同样要与美国同调。如果把关注的焦点扩展到日本以外,就会发现,美国乃至西方国家近期在相关问题上动作频频,日本的离谱言行并非个案。4月15日,美国国会议员团窜访台湾。5月5日,美国国务院网站删除了“美台关系”页面中“美国不支持台独”等若干重要表述,并且增加了涉及美国对台军售的“六项保证”等内容。5月9日,七国集团外长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发表声明,对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表示“严重关切”,作为七国集团成员的日本直接参与其中。若考虑整体背景便不难看出,岸田文雄“明天的东亚可能成为乌克兰”的发言是在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友展示日本将坚定地与西方同调的立场。

至于不恰当地将东亚与乌克兰进行类比,更多的是希望能引发听者共鸣的演讲技巧。这就如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面对美国国会演讲时,用日本偷袭珍珠港来类比俄乌冲突,从而让听众感同身受。其实日本自身尚处于日美军事同盟保护之下,哪有什么资本来对中国的内政说三道四。对日本来说,挑动东亚安全局势最为现实的利益恐怕还是在其国内。

岸田文雄所属的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便以修改和平宪法为使命,但这却与日本主流民意相悖。因此,尽管自民党在日本长期执政,却一直不敢启动修宪程序直面公民投票。然而,今年的俄乌冲突,却令日本执政者看到了修宪的机遇窗口。

日本防卫省每年发布的《防卫白皮书》对“日本安全局势恶化”的不断渲染,在日本民众中播下了对地区安全局势的疑虑,而俄乌冲突则像催化剂一样,使得上述疑虑急剧爆发。根据《读卖新闻》5月3日发布的调查,认为“修改宪法会比较好”的受访者高达60%,该数字为2015年实施该调查以来的最高值。可以想象,“明天的东亚可能成为乌克兰”这样不负责的类比,对东亚局势造成的负面影响又将成为“修宪”的饵食。

其实无论如何“上蹿下跳”,除了与美欧同调外,日本围绕俄乌冲突的实际活动空间是相当有限的。利用俄乌冲突后的国际环境来换取国内外对修宪的理解,彻底摆脱和平宪法束缚,恐怕才是自民党政权真正的目标所在。

(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张艳玲)


【作者:李若愚】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明日起,12306这项服务升级!

 央视网消息:据“郑州发布”公众号消息,10月20日起,国铁集团将优化升级“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对14至28周岁常旅客会员实施更大幅度的积分优惠,会员积分在兑换火车票的基础上,新增座位升席功能,常旅客会员积分的应用...

“十四五”亮点丨新增170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170万亿元!这是5年来,我国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的新增资金总量。  “十四五”期间,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沃土,持续激发中国经济活力。  新华社发 程硕 制图&n...

更多、更美、更环保……逐“绿”向未来 绿色已成为当代中国鲜明底色

央视网消息:这五年,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从城市到乡村,蓝天更多了、风景更美了、生活更环保了,绿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底色。这五年,中国“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

在海上追风是什么体验? 风电场工作人员带你探秘风机内部

今天(10月17日),三峡集团发布最新数据: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多年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其中,今年前三季度,这条清洁能源走廊发电量达2351亿千瓦时,能满足全国普通百姓约62天的用电量。  一滴水发六次电  促...

特朗普授权中情局在委秘密行动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连日来,美国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开展军事行动,导致美委紧张关系持续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证实,已授权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委内瑞拉开展秘密行动。同一天,委政府指责美方举动...

北京继续给住房租赁企业减负,税收优惠新政明年1月1日起实施

央视网消息: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消息,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本市住房租赁企业税收政策适用有关事项的通知》,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明确...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新型智能穿戴产品总量突破18.1万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智能穿戴相关产品总量达18.1万种,涉及企业0.6万家,较2020年9月底,智能穿戴产品品种数量增长91.4%,年均增长13.9%,市场呈现...

拉法口岸重新开放 600辆救援卡车将进入加沙地带

10月12日,拉法口岸  当地时间10月15日早间,满载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开始从埃及一侧的拉法口岸驶向加沙地带。装满燃料和天然气的卡车正从拉法口岸驶往凯雷姆沙洛姆和齐基姆口岸,以便向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  拉法口岸...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答记者问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答记者问,具体内容如下。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0月14日,美国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正式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实施港口费等限制措施,请问中方对此...

公务员招录年龄放宽,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李京统 袁秀月)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其中,招考年龄的放宽引发关注。  公告显示,报考者年龄要求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

2022
05/13
23:38
李若愚
浏览量: 9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