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中国网评】欧洲构建新安全秩序须排除美国干扰

【中国网评】欧洲构建新安全秩序须排除美国干扰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3-02 23:39:31 | 点击:1169

中国网评论员 唐华

近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以及欧洲一些国家领导人,将俄乌紧张对峙乃至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的“特别军事行动”定性为“严重破坏欧洲安全秩序”。那么,当真是俄罗斯破坏了欧洲安全吗?局势紧张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华约解散和冷战结束,北约此前采取的“前沿防御战略”失去了意义,转而提出了一系列重构欧洲安全秩序的设想,包括建立多元合作下的欧洲——大西洋区域安全秩序、共同抵御非传统安全挑战等。在此基础上,北约不断东扩,成员国数量从16个逐步增加到30个。其间,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还通过了与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看起来,致力于欧洲大一统、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的新北约已经蓄势待发。

然而,俄罗斯发现,北约构建的新愿景并不包括自己。俄罗斯曾不止一次提议加入北约,却始终未能如愿。2月21日,普京在电视讲话中也提到,2000年时,他曾问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美国将如何接纳俄罗斯加入北约?彼时的俄美关系远比如今融洽,但克林顿的回答只以“我不反对”敷衍了事。面对俄罗斯抛来的橄榄枝,北约并不太感兴趣。

不仅如此,美国领导下的北约包围、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的行动却一刻也不停歇。2001年,美国不顾俄罗斯和北约一些盟友的反对,以及联大通过的《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悍然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2004年,北约发动了史上最大一次东扩行动,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国“收编”,势力范围已达俄罗斯边境。此后,北约蠢蠢欲动,意图将乌克兰也纳入麾下,若再如愿,俄罗斯西部将彻底“门户大开”。已经退约的美国,可随时以“维护安全”为由,将导弹发射架装在俄罗斯的大门口,威胁俄罗斯的安全。

若以“合作和对话”为主导思想,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主要目标,将俄罗斯纳入北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俄罗斯的意愿被一次次无视,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地遏制和打压,所为何事?

作为一个军事集团,北约存在的价值就是锁定并打击敌人,若连俄罗斯这欧洲大陆唯一的“敌人”都成了“自己人”,那还要北约干什么?更何况,“枪炮一响,黄金万两”,作为美国政坛幕后老板的军工复合体,还等着制造紧张局势售卖军火捞取重金,没了俄罗斯这把“金钥匙”,难道去喝西北风吗?

曾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民主党前国会众议员图尔西·加巴德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就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只要保证不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就可以结束此次俄乌危机,阻止爆发战争,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一是因为一旦俄乌爆发战争,美国将有明确的借口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二是因为控制着拜登政府的军工复合体将因战争赚得盆满钵满。

可见,以“安全”为名不断东扩的北约,并不能给欧洲带来真正的安全,反而以不断挑动对立破坏安全;以北约为基础构建的所谓“欧洲安全”,不过是个别政客、军火商为了实现自身目的虚构出来的空中楼阁。

对此,美方心知肚明。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斯蒂芬·布莱恩坦言,北约向乌克兰扩张对欧洲安全体系是“致命打击”,因为“最简单的军事实际是:越扩大联盟,就越难以保卫联盟”。一旦局部冲突爆发,北约不能真的为乌克兰或任何邻近俄罗斯的成员国提供足够的防御保护,只会将欧盟国家和俄罗斯拖入僵局,并迫使欧盟各国走向美俄式的对抗关系。

对于自身安全困境,欧洲主要国家的认识不断深化,已逐渐意识到其症结在美而不在俄。以法、德为代表的多国,近年来多次强调欧洲应将处理安全事务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

1月1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洲议会演讲时再次重申以欧洲为主体的安全观。他说,面对乌克兰危机,欧洲亟须建立自己的集体安全秩序、“集体制定我们自己的要求”。他特别强调,当前的欧洲安全秩序,并非是拜登政府定义下的“对抗俄罗斯”的北约东扩,而是“我们(西方)和俄罗斯共同建立的一种秩序”。中国政府也多次表明态度:“支持欧方与俄罗斯就欧洲安全问题进行平等对话,秉持安全不可分割的理念,最终形成平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当前的军事冲突确实会对俄欧共同建立安全秩序产生不可避免的干扰和阻碍,但武装行动终有结束的一天,希望双方能够排除第三方的干扰,早日坐到谈判桌前,为欧洲的长治久安共谋良策。1日上午,俄乌第一轮谈判结束,双方找到了未来可能达成共识的要点,释放出局势缓和的良好信号,也希望这可以成为俄欧建立安全秩序的新起点。(责任编辑:李小华 蔡晓娟)



编辑:王云

【作者:唐华】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明日起,12306这项服务升级!

 央视网消息:据“郑州发布”公众号消息,10月20日起,国铁集团将优化升级“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对14至28周岁常旅客会员实施更大幅度的积分优惠,会员积分在兑换火车票的基础上,新增座位升席功能,常旅客会员积分的应用...

“十四五”亮点丨新增170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170万亿元!这是5年来,我国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的新增资金总量。  “十四五”期间,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沃土,持续激发中国经济活力。  新华社发 程硕 制图&n...

更多、更美、更环保……逐“绿”向未来 绿色已成为当代中国鲜明底色

央视网消息:这五年,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从城市到乡村,蓝天更多了、风景更美了、生活更环保了,绿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底色。这五年,中国“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

在海上追风是什么体验? 风电场工作人员带你探秘风机内部

今天(10月17日),三峡集团发布最新数据: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多年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其中,今年前三季度,这条清洁能源走廊发电量达2351亿千瓦时,能满足全国普通百姓约62天的用电量。  一滴水发六次电  促...

特朗普授权中情局在委秘密行动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连日来,美国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开展军事行动,导致美委紧张关系持续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证实,已授权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委内瑞拉开展秘密行动。同一天,委政府指责美方举动...

北京继续给住房租赁企业减负,税收优惠新政明年1月1日起实施

央视网消息: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消息,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本市住房租赁企业税收政策适用有关事项的通知》,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明确...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新型智能穿戴产品总量突破18.1万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智能穿戴相关产品总量达18.1万种,涉及企业0.6万家,较2020年9月底,智能穿戴产品品种数量增长91.4%,年均增长13.9%,市场呈现...

拉法口岸重新开放 600辆救援卡车将进入加沙地带

10月12日,拉法口岸  当地时间10月15日早间,满载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开始从埃及一侧的拉法口岸驶向加沙地带。装满燃料和天然气的卡车正从拉法口岸驶往凯雷姆沙洛姆和齐基姆口岸,以便向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  拉法口岸...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答记者问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答记者问,具体内容如下。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0月14日,美国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正式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实施港口费等限制措施,请问中方对此...

公务员招录年龄放宽,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李京统 袁秀月)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其中,招考年龄的放宽引发关注。  公告显示,报考者年龄要求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

2022
03/02
23:39
唐华
浏览量: 116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