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多彩文化点亮城市夜生活

多彩文化点亮城市夜生活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5-08-06 11:35:02 | 点击:655

  市民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文化馆“天鹅夜校”学习葫芦丝。孙 猛摄(人民图片)

  小朋友夜游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上海温室花园(测试场)。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在24小时图书馆挑灯夜读、去博物馆开启奇妙夜游、下班后直奔青年夜校学习咖啡拉花……这些充满文化味的新“夜”态,正重塑着夜间生活图景。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培育消费场景,发展夜间文旅经济。

  如今,城市夜生活正从传统餐饮、购物消费的单一维度,迈向融合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多业态协同发展的阶段,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夜间选择,还有效拓展了文化消费场景,点亮城市文化之夜。

  夜读不打烊

  暮色四合,当城市亮起万家灯火,24小时图书馆仍在“上岗”,满足市民夜间阅读需求,打造舒适便利的“第三空间”。

  晚上9点,走进大运河畔的北京城市图书馆,阅读已经悄然融入夜色。图书馆一层的“潞云筑”24小时阅读空间灯火通明,阅读氛围浓厚。上班族伏案办公,青少年学生或写作业或看书,还有不少周边居民在此纳凉休闲、专注阅读。

  潞云筑是北京城市图书馆中24小时开放的空间,设立初衷是希望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读者差异化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节奏。每晚,在图书馆其他区域闭馆后,潞云筑仍独立运营,还为读者提供热水、WiFi、免费的座位和安静的环境。

  29岁的小刘是这里的常客。几乎每晚7点,他都会拎着公文包从单位来到图书馆,有时在此加班处理工作,有时翻开一本新书阅读,常常到凌晨才离开。于他而言,这里已成为自己的“晚间精神驿站”。他观察发现,除了像他一样想要找个地方静心阅读的上班族,馆内大多是准备考研、考公的学生。“每个人都在埋头努力的画面经常会感染到我,就像回到了大学校园。”他说。

  如今,夜读还从图书馆延伸到了城市公园。在上海,24小时开放的公园里有一个“不眠”图书馆。位于和平公园里的和平书院是上海首个24小时城市公园图书馆,每天0—8点,能够吸引超过100人次入馆。作为公园图书馆,和平书院按照“文化+生态”的思路,打造文化和绿化相融合、阅读和行走皆相宜、生态和生活均可享的公共文化空间项目。学习间隙,读者还能透过落地窗眺望风景,享受公园的舒适与静谧。

  作为城市文化新地标,24小时图书馆在国内许多城市落地生根:深圳全市24小时开放的公共阅读空间增加至近40家,其中福田区实现了所有街道全覆盖;江苏南通市大生书苑开办青年夜校,开展文化艺术美育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市场分析、法律知识培训、职场社交等培训服务,拓宽图书馆的服务内涵。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不打烊”图书馆下沉到街道、社区,打造家门口的阅读空间,为城市的各个角落点亮阅读的明灯。浙江杭州葛巷未来社区立足科技服务,大力推广24小时智能图书馆、24小时药房等“无人服务”模式,积极营造24小时城市服务空间。

  夜娱花样多

  近日,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正在火热进行。球场内,精彩赛事点燃观众激情;球场外,“体育赛事+文旅消费”热潮助力城市夜间经济活力。

  赛事“火”带动消费“旺”,一张张“浙BA”球赛票根联动了体育赛事和城市消费场景。杭州开启“浙BA”杭州欢购季系列活动,市民游客只需持“浙BA”杭州区域赛观赛门票,即可在全城范围内享受餐饮、商圈、酒店、景区等送出的多重福利。多家大型商圈还推出“观球+夜宵”“看球+住宿”等套餐式优惠,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从文体赛事到文艺演出,从夜市寻味到景区夜游,“夜经济”亮点频出。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如今也成为夜间消费新场景,在激活“夜经济”的同时也点亮“夜文化”。

  当霓虹点亮古城,笙歌融入夜色,夜幕下的河南开封,正重现汴梁不夜天的盛景。站在龙亭湖畔感受北宋东京城的历史风韵,在清明上河图景区看一场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再去鼓楼夜市尝尝杏仁茶和桶子鸡……开封通过深入挖掘在地历史文化元素,打造“夜开封·欢乐宋”夜游品牌,通过一系列夜间业态,丰富“大宋不夜城”的产品谱系。

  “夜经济推动城市空间更新,把城市的附属空间变成蕴含生活美学和历史审美的文化空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杨剑飞认为,夜经济在供应端层面创造了新的文化消费业态,在需求端层面引导了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这种供需平衡将合力推动夜间文化消费浪潮。

  夜校活力足

  低头凝视指板,手指按压琴弦,清脆乐声响起……这段时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的尤克里里教室,成了90后小张下班后的目的地,在乐声中开启自己的“夜生活”。

  “每周一次的课程是我按部就班生活中的一个闪光点,上班容易疲劳,下班后学习乐器,既可以缓解我的工作生活压力,还学到了新技能。”小张是一名国企职员,自去年开始,先后报名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尤克里里两门夜校课程。她将夜校视为工作生活的“调味剂”,“同班同学都是像我一样的上班族,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类似的课程,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还有1500多门。生活美学、艺术入门、非遗传承、健康养生……多元课程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热门课程3秒内便被一抢而空。据了解,从2016年夜校开办至今,共推出2958期课程,线上线下受众约80万人次,目前已在全市开设483个市民艺术夜校服务点,被纳入上海市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如今,年轻人正把夜校作为“去班味”的新选项。“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年轻人的常态,“开课即满”“一座难求”折射出夜校的火爆。

  在山东济南,济南市图书馆开办的“‘YEAH归人’泉民夜校”,在本次夏季班共推出AI办公、短视频剪辑、人工智能应用等180余门精品课程,覆盖全市38个教学点,约4600个学位为年轻人提供丰富的学习选择。

  在四川成都,30余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变身夜校课堂,推出棋类、运动、手工、亲子、美术等多元课程,单次费用仅40至60元,吸引上万人次报名学习。青年不仅让社区热闹起来,还带动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社区、了解社区。

  杨剑飞认为,社会消费需求正在从传统的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型,凸显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审美变迁和文化认同变化,夜校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填补工作之余的时间,体现了年轻人对于知识技能、精神文化和社会交往的需求。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明日起,12306这项服务升级!

 央视网消息:据“郑州发布”公众号消息,10月20日起,国铁集团将优化升级“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对14至28周岁常旅客会员实施更大幅度的积分优惠,会员积分在兑换火车票的基础上,新增座位升席功能,常旅客会员积分的应用...

“十四五”亮点丨新增170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170万亿元!这是5年来,我国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的新增资金总量。  “十四五”期间,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沃土,持续激发中国经济活力。  新华社发 程硕 制图&n...

更多、更美、更环保……逐“绿”向未来 绿色已成为当代中国鲜明底色

央视网消息:这五年,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从城市到乡村,蓝天更多了、风景更美了、生活更环保了,绿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底色。这五年,中国“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

在海上追风是什么体验? 风电场工作人员带你探秘风机内部

今天(10月17日),三峡集团发布最新数据: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多年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其中,今年前三季度,这条清洁能源走廊发电量达2351亿千瓦时,能满足全国普通百姓约62天的用电量。  一滴水发六次电  促...

特朗普授权中情局在委秘密行动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连日来,美国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开展军事行动,导致美委紧张关系持续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证实,已授权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委内瑞拉开展秘密行动。同一天,委政府指责美方举动...

北京继续给住房租赁企业减负,税收优惠新政明年1月1日起实施

央视网消息: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消息,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本市住房租赁企业税收政策适用有关事项的通知》,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明确...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新型智能穿戴产品总量突破18.1万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智能穿戴相关产品总量达18.1万种,涉及企业0.6万家,较2020年9月底,智能穿戴产品品种数量增长91.4%,年均增长13.9%,市场呈现...

拉法口岸重新开放 600辆救援卡车将进入加沙地带

10月12日,拉法口岸  当地时间10月15日早间,满载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开始从埃及一侧的拉法口岸驶向加沙地带。装满燃料和天然气的卡车正从拉法口岸驶往凯雷姆沙洛姆和齐基姆口岸,以便向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  拉法口岸...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答记者问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答记者问,具体内容如下。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0月14日,美国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正式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实施港口费等限制措施,请问中方对此...

公务员招录年龄放宽,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李京统 袁秀月)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其中,招考年龄的放宽引发关注。  公告显示,报考者年龄要求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

2025
08/06
11:35
浏览量: 65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