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首批收购存量商品房专项债落地 房地产去库存开辟新路径

首批收购存量商品房专项债落地 房地产去库存开辟新路径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5-29 15:36:23 | 点击:456

 ◎记者 徐潇潇

  近日,全国首批支持收购存量房专项债券落地浙江,首批16.53亿元的资金,将支持湖州、温州、嘉兴合计8个项目建设保障性住房。

  业内人士认为,浙江推进政府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既体现了政策的创新性与前瞻性,也反映出对房地产去库存的全方位支持,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专项债券融资总额达16.53亿元

  Wind数据显示,近日浙江共发行8只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为552.67亿元,品种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全部为新增债券,分别为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15年期、20年期和30年期。

  其中,有3只专项债券精准对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分别为“25浙江债23”“25浙江债25”“25浙江债26”,融资总额达16.53亿元,涉及浙江省内8个项目(湖州4个、温州3个、嘉兴1个),平均一个项目融资约2亿元。

  从项目组成来看,包括普通住宅项目和车位项目;从用途来看,更多是用于收购符合条件的库存商品房,并将其改造为保障性住房(包括保租房、配售型保障房等类型)。

  湖州成为此次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区域,共有4个项目入选,分别是星悦里、忆境府、臻品府和溪畔居,合计揽获融资14.86亿元,占比近九成。

  去库存工具再创新

  总体来看,浙江通过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存量商品房收购的举措呈现两大鲜明特点:一是进一步创新了专项债券的应用领域;二是选择三、四线城市作为收购重点区域。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此前,政府主要通过保障房再贷款的方式收购存量商品房,对符合条件的库存商品房进行收购并转为保障房,本质上是“以购代建”模式。而此次浙江推进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意味着库存商品房的收购模式进一步增加,政策工具更加丰富。此外,从这批项目的地域分布来看,并未集中在省会杭州,而是优先选取省内经济相对发达的三、四线城市。

  据了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积压较多且去化难度较大。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三、四线城市平均存销比达30.5,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严跃进认为:“浙江选择这些区域进行实践,既体现了对市场痛点的把握,也为其他省份化解房地产库存问题提供了借鉴。”

  政策工具有望形成协同效应

  早在一季度,广东率先推动政府专项债券收购闲置土地。随后,四川、湖南等省份跟进。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各地拟使用专项债券收购存量闲置土地近3000宗,总面积超1.33亿平方米,总金额超3500亿元。

  在此背景下,浙江通过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的创新实践,为优化土地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批政府专项债券中,还有3只属于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严跃进认为,这能形成“土地+住房”双轮驱动,有望产生协同效应。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涉及相关项目的专项债券规模不算大,通过控制初期规模,可在积累经验的同时防范潜在风险。随着项目运作模式逐步成熟,未来不排除扩大专项债券配置比例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张亦弛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一大批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国家民委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胡衡庐介...

AI古装短剧收割1.8亿播放量,谁在享受“错位”的快乐?

凌晨一点,李婷又一次滑开了手机。屏幕上,AI生成的古装男主正骑着电动车,载着一只小狼驶入森林。短短30秒,剧情就从“男主在森林深处喂小狼吃烧烤”的温馨画面转到“男主利用小狼引诱其同类并将其吞食,留下一地骸骨”,最后定格在...

你好,三江源!变迁“诉说”守护力量 | 看见美丽中国

  央视网消息: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20年前的今天,在浙江安吉余村,一粒思想的种子破土而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两山”论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

生态保护鼓了百姓“钱袋子” “桃花村”品牌越擦越亮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央视网消息:在西藏林芝有一个被誉为“桃花村”的嘎拉村,这里以漫山遍野的桃花闻名。从昔日的“靠山吃山”到如今的“桃花经济”,嘎拉村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致富路。更因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而成为西藏发展的缩影。 ...

121种药通过初审 国家医保局将首次制定商保创新药目录

  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日前启动。今年目录调整中增设了商保创新药目录,这也是国家医保局将首次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  通过初审名单公布  昨天,国家医保局公示了通过2025年国...

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 以“真金白银”支持居民消费

央视网消息:8月12日下午,两项贴息贷款政策发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1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发布会详解政策相关情况。那么,申请个人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来...

淡季不淡!7月份电商物流指数112.0点 再创年内新高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2日公布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在促消费政策的支持下,电商物流持续活跃,指数再创年内新高。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0点,比上月回升0.2点,再创年内新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从“扛着篮子叫卖”到“对着镜头促销”:农村电商消费红火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加速回升

央视网消息:7月份农村电商消费红火,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加速回升,成为带动电商物流指数上升的重要因素。在四川阆中市江南街道的一个果园里,村主任邓林化身网络主播,热情推介当地的青脆脱骨李。通过直播带货,再借助日益完善的现代物...

不负所“托”!中国化学十六化建2025年 暑期托管班举行结营仪式

每日新闻网讯(通讯员 郭明月)8月8日,中国化学十六化建工会组织的2025年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班在总部大楼活动中心举行结营仪式。职工子女们通过文艺汇演、作品展示等形式,向家长们汇报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托管成果。此次托管班以“...

中国化学十六化建开展“汇聚热血力量,点燃生命之光”无偿献血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杰菲)为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弘扬奉献精神,8月9日下午,中国化学十六化建联合宜昌市中心血站开展“汇聚热血力量,点燃生命之光”无偿献血活动。活动分别在总部大楼和宜化氨醇项目生活区设立献血点,极大方便了...

2025
05/29
15:36
浏览量: 45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