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24 11:46:41 | 点击:339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春节临近,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日前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消费不踩坑,要留意以下六点:

抵制餐饮浪费。春节是欢聚团圆的日子,不应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所谓“年年有余”是指每年仓有余粮、库有余钱,不是为了“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而营造“剩宴”。在佳节欢聚时刻,消费者要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文明餐饮,把“光盘行动”作为一种时尚,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践行者”,制止餐饮浪费的“监督者”,倡导绿色消费的“宣传者”。

抵制过度包装。商品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被迫承担了不必要的支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通过种种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带来所谓的“仪式感”消费,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共同抵制。鼓励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共同营造绿色、节约、环保的可持续消费环境。

抵制“特供”“专供”“内供”等酒品。春节期间亲朋聚会难免会饮酒,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注意饮酒安全的同时,还要避免落入假酒圈套。一些不法分子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名称、符号、标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动等信息,制售“特供”“专供”“内供”等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欺骗误导消费者。这些不法分子利用了部分消费者的特权崇拜思想,采用成本低廉的白酒灌装而成,通过“精美”的包装、编造营销话术,打着所谓“特供”渠道的幌子来诱导消费者,不仅价格虚高,还可能损害饮酒人的身体健康,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小学生正处于眼屈光发育的敏感期,绝大部分近视眼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发生、发展的。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寒假日程,让孩子在看书学习时要注意适时休息,特别是不要沉迷电子游戏,中小学生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最长不超过40分钟,年龄越小的孩子,持续用眼时间建议越短。科学证明,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因此家长应尽可能保证孩子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另外,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家长不要听信“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虚假宣传,以防落入消费陷阱。

谨慎选购“金包银”首饰。当前黄金市场上“金包银”首饰很是火热,“包金”是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将金箔牢固地包在首饰制品基体上得到的金覆盖层,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通常采用真正的黄金材质进行加工和覆盖,需要经过熔炼、压制、镶嵌等工序,这使得包金的首饰质感更好,具有更高的价值和耐久性;“镀金”则是将黄金溶液通过电镀或化学镀的方式沉积在基底材质上,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据专家介绍,市面上所谓的“金包银”产品,不论是线下店还是网络渠道销售,本质是银首饰,绝大多数都是镀金的产品,不是手工“包金”。另外,很多商家在销售时通常会标注金重银重作为卖点,但这种行为很难验证,其金重银重分别是多少,连珠宝行业专家也难以分辨,更何况是普通消费者。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金包银”首饰时应仔细鉴别,勿信虚假宣传。

谨慎选购保健食品。临近春节,不少消费者选择保健食品作为过节礼物,或者自用。首先,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用药,不能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治疗疾病,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其次,选购保健食品时,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或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有关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食用。另外,网上选购保健食品,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仔细核对其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和保健食品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信息。如果选择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境外保健食品,需要注意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尤其是宣称功能的进口食品,其管理方式与我国不同,消费者应谨慎购买。

责任编辑:宁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7月份贸促系统签发各类证书同比增长10.82%

  在中国贸促会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2025年7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等各类证书,较上年同比增长10.82%,这充分印证7月我国外贸增速创年内新高的良好运行态势。  在签发的各类...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央视网消息:8月27日,国新办就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5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表示,我国消费形态已经逐步转向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下一步,商务部将加强政策促进,形...

较强降雨过程来袭北京等地存在积水内涝风险 暴雨天行车如何避险?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未来三天(8月26至28日),北方地区将出现新一轮较强降水过程,中央气象台今天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山西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今天...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关通全球、物达八方——“十四五”海关交出守国门、促发展亮眼答卷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关通全球、物达八方——“十四五”海关交出守国门、促发展亮眼答卷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张晓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海关守...

经世智能工业级具身智能机器人 亮相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李楚禹)近日,2025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作为我国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年会吸引了300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参会,围绕机器人前...

美政府拟对芝加哥派兵 伊利诺伊州州长:特朗普“滥用职权”

当地时间8月24日,据《国会山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向芝加哥派遣军队,伊利诺伊州州长普里茨克指责其“滥用职权”。  今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未获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请求的情况下向洛杉矶派遣国民警卫队,8月又以打击...

失能老人补贴政策“满月” 消费券能否真正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日益凸显。上个月,我国首次推出面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以发放电子消费券的形式来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照护困境。  这项政策在全国多地试点实施...

总台报道有反馈丨云南大理:加强苍山保护区管理 核心区禁止进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今天(24日)播出有关大理苍山《“采菌游”爆火之后的生态观察》节目后,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今天下午,大理市人民政府发布通告,要求进一步加强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通告强调,违法违规进入苍...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62686人死亡

当地时间24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以军过去24小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共导致6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78人受伤。  声明表示,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导致62686人...

处暑时节如何应对“秋老虎”?——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题:处暑时节如何应对“秋老虎”?——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8月23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这个时节,如何应对“秋老虎”?如何科学开展户外...

2025
01/24
11:46
浏览量: 33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