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五次探采,海底取“宝” ——上海交大“开拓二号”创我国深海采矿多项纪录

五次探采,海底取“宝” ——上海交大“开拓二号”创我国深海采矿多项纪录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7-10 17:37:49 | 点击:3718

5次探采,创下我国深海采矿领域6项纪录,着底4102.8米,成功取回深海多金属结壳与结核。7月9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近日顺利完成深海试验航次。这是国内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首次在4000米以深海底开展深海矿产资源试开采试验,验证了“开拓二号”技术性能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海底地形崎岖,海况条件比较复杂,海底采矿装备不仅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来去自如,还要具备开采和收集能力,并且能有效回收,其中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海试的考验。”“开拓”系列深海采矿车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席教授杨建民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深海采矿在国际上存在三大技术难题:一是矿区海底地形异常复杂,装备安全行进困难;二是深海矿产赋存形式与物理特性复杂多样,高效开采收集困难;三是深海重载作业装备在海上风浪条件下,安全布放回收困难。

此次深海试验,“开拓二号”在海底多金属结壳与结核矿区连续成功完成5次下潜,其中4000米级深度1次,2000米级深度4次,采矿车分别达到了1802.4米、1929.9米、1955.8米、2048.5米和4102.8米等深海海底。“开拓二号”还展现出强大的海底矿岩钻进与采集能力,对紧密附着在坚硬矿岩上的多金属结壳、浅埋于稀软深海沉积物中的多金属结核等不同类型海底矿物进行了高效开采收集,成功获得200多公斤的多金属结壳、多金属结核、海底基岩等各类深海矿产样品。

为了让“开拓二号”的行进更加自由,团队研发了相关技术,不需人工操控,就可自主感知采矿环境,四条履带能够根据海底实际地形实时调整方向和状态,适应海底复杂地形行走的需要,这在国内是首创。据介绍,“开拓二号”的研发,已实现国内同类研究的6个“突破”:首次实现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布放作业水深突破4000米大关,达到4102.8米,并获得大量多金属结壳、多金属结核等深海矿产样品;首创深海复杂海底地形高机动行进技术,实现30度以上陡峭海山、深海稀软沉积物等各种复杂海底地形的安全、稳定行进;首创深海多矿类复合钻采技术,实现对多金属结壳、多金属结核等不同类型矿石高效开采与收集;首创深水重载作业智能精细控制技术,形成作业路径智能规划、跟踪与避障能力,实现深水厘米级精准定位;首创非金属缆深海重载布放回收技术,实现4100米水深重载装备布放回收,安全工作负载等指标位居国内前列;创新深海环境扰动监测评估技术,采矿车还搭载了环境监测系统,对海底羽状流生成扩散、水下作业噪声等环境影响情况进行了全面监测与评估,为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勘探与绿色环保开采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材料和数据。

“2013年,国外深海采矿装备研发已达到一定水平,但是国内相关研发还没有完全起步,急需填补空白。”从最初的一个设想,到蔚蓝大海的海试,杨建民带着团队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一干就是十年。2021年,团队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开拓一号”海试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研发向工程化、智能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功研制“开拓二号”采矿车,设计作业水深6000米,具备深海多金属结壳、多金属结核与深海硫化物等多类型矿产综合开采能力,实现了上海交通大学深海重载作业技术与装备谱系化发展。

随着新兴行业对稀有金属的巨大需求,深海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是未来推动民生、资源、科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记者了解到,上海是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创新重镇,也是全国唯一集船舶海工研发、制造、验证试验和港机建造的城市,产业链较为完整、产业基础优势突出,拥有一批致力于深海资源开采的科研创新资源,研发优势突出。近年来,上海市发改委不断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策划,布局一批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优势研发单位开展深海资源开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记者 颜维琦)

(责编:李昉、郝孟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经世智能工业级具身智能机器人 亮相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李楚禹)近日,2025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作为我国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年会吸引了300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参会,围绕机器人前...

美政府拟对芝加哥派兵 伊利诺伊州州长:特朗普“滥用职权”

当地时间8月24日,据《国会山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向芝加哥派遣军队,伊利诺伊州州长普里茨克指责其“滥用职权”。  今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未获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请求的情况下向洛杉矶派遣国民警卫队,8月又以打击...

失能老人补贴政策“满月” 消费券能否真正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日益凸显。上个月,我国首次推出面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以发放电子消费券的形式来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照护困境。  这项政策在全国多地试点实施...

总台报道有反馈丨云南大理:加强苍山保护区管理 核心区禁止进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今天(24日)播出有关大理苍山《“采菌游”爆火之后的生态观察》节目后,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今天下午,大理市人民政府发布通告,要求进一步加强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通告强调,违法违规进入苍...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62686人死亡

当地时间24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以军过去24小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共导致6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78人受伤。  声明表示,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导致62686人...

处暑时节如何应对“秋老虎”?——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题:处暑时节如何应对“秋老虎”?——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8月23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这个时节,如何应对“秋老虎”?如何科学开展户外...

美国一联邦法官叫停扩建“鳄鱼恶魔岛“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美国一名联邦法官21日签发初步禁令,要求佛罗里达州停止移民拘留设施“鳄鱼恶魔岛”的扩建施工。  根据环保组织和佛州大沼泽地原住民部落的诉讼请求,联邦地区法官凯瑟琳·威廉姆斯签发上述禁令。禁令针对扩...

泽连斯基才说“不现实” 匈牙利抛来橄榄枝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21日,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表示,匈方愿意为乌克兰和平谈判提供场所。  西雅尔多表示,匈牙利始终认为,要结束战争,必须保持外交渠道的畅通,匈牙利能够与美国和俄罗斯保持基于相互尊...

美选区重划:得州共和党得手 加州民主党拟反击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美国共和党控制的得克萨斯州众议院20日通过一份重新划分国会选区的议案,得州预期成为首个通过此类议案的州,共和党由此有望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增加国会众议院席位。同日,主政加利福尼亚州的民主党人...

烟台高新区119家企业成功入选山东省2025年第1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杨静)近日,山东省2025年第1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正式公布,烟台高新区表现亮眼,共有119家企业成功入选。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高新区企业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也体现出高新区在培育科技创...

2024
07/10
17:37
浏览量: 371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