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促进文旅融合 展现城市活力(消费视窗·一条街一座城)

促进文旅融合 展现城市活力(消费视窗·一条街一座城)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6-26 11:33:05 | 点击:3801

  西安大唐不夜城景色。
  新华社记者 邵 瑞摄

  游客在西安“唐潮十三嘟”汉服体验馆大唐不夜城店做造型。
  本报记者 王 珂摄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拍照游玩。
  翁奇羽摄(人民视觉)

  西安大雁塔及大唐不夜城全景。
  靳哲明摄(影像中国)

  陕西西安是传统热点旅游城市。来到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是热门打卡地。

  这条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的街区,密集分布着当地的文化地标:大雁塔北广场等四大广场、陕西大剧院等四大文化场馆、“开元盛世”等五大文化雕塑。一场接一场的文化演出,更是拉满了街区的文化氛围。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定位为开放式休闲街区,致力于打造一个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更好发挥在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功能,这不仅让街区人气更高,也为西安这座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旅融合的大餐

  暮色四合,晚风拂面。大唐不夜城热闹起来。

  一袭白衣的“李白”,立于古色古香的华灯之上,衣袖翩翩,气宇非凡,“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身着华丽仕女服、手拿一把轻盈团扇,舞蹈演员翩翩起舞,身姿轻盈,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彩车巡游开始,花车上的演员与人们热情互动,轻歌曼舞中展示盛唐文化,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以文化为魂打造旅游目的地,大唐不夜城是其中代表之一。

  翻开大唐不夜城的演出节目单,10多场文化演出轮番上演、精彩不断。观众既可以对照演出时间表,选择自己中意的演出,也可以在街区走走逛逛,与演出在不经意间邂逅。

  “就是奔着传统文化来的西安,在大唐不夜城享受到了文化大餐,非常难忘。”深夜11点半,已在街区游览了3个多小时的山东游客李睿仍然兴致勃勃。

  今年以来,大唐不夜城接待游客量持续保持高位。每逢节假日,街区不断迎来客流高峰。“五一”假期,大唐不夜城日均客流量达到45万人次。

  大唐不夜城的火热,最大依托就是优秀传统文化。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在休闲街区的建设中,文化特色是否鲜明成为一个重要考量指标。

  大唐不夜城所在的曲江新区,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一片荒地。西安市政府拟建曲江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曲江“七园一城一塔”布局,其中,“一塔”是大雁塔,“一城”就是大唐不夜城。

  建设之初,一砖一瓦、一景一设都围绕文化做文章。走进街区可以看到,不管是大型场馆,还是沿街商铺,都是统一的唐风,就连灯柱、花缸和垃圾桶,都无一例外。细节上的“绣花功”,成就了极致体验。

  只有硬件远远不够,还要在软件方面下功夫。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大唐不夜城每晚推出的街区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此外,以陕西大剧院、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新华书店等为代表的文化场馆以及曲江艺术博物馆等10余家博物馆坐落街区,常年进行艺术展览、剧目表演、新书发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国潮文创走热,成为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载体。“遇见长安”系列定制盲盒、“不倒翁小姐姐”定制手办……大唐不夜城紧跟消费趋势,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开发了既有街区特色又有新意趣味的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用好了,一定可以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去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公告》,正式确定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新意十足的体验

  在大唐不夜城,根据游客喊声音量调节水量的“喊泉”,是人们打卡体验的热门项目。随着多名游客发出呐喊,喷泉水柱的高度不断发生变化,声音越大,水柱越高,最高可以达到6米。

  很多人不知道,“喊泉”以前其实只是一个普通喷泉。项目蝶变,竟然源自一次“误会”。2019年国庆假期,百余名来街区游览的游客,误将喷泉当作“喊泉”,结果没能如愿。

  游客有需求,景区有行动。得知这一“误会”后,大唐不夜城充分调研分析游客需求,果断将喷泉升级改造为“喊泉”。回应游客需求的创新,很快受到了游客喜爱。

  当前,我国旅游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趋势。激发旅游发展更大活力,关键要通过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用更适配的产品和服务,让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拥抱诗和远方。

  在全国一些地方,有些以前人山人海的地标性街区,客流量出现下降。究其原因,往往在于业态陈旧,无法满足消费新需求,也就渐渐失去了人们的青睐。

  大唐不夜城的火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持续不断地研判消费新趋势,不断推陈出新。

  漫步街区,新意满满。安装的触控电子屏,方便市民游客全方位游览不夜城;建成刷脸支付商圈,提升人们的购物体验;数百根集成杆,集无线WiFi、音乐广播、视频监控、人脸识别于一体,可视对讲报警按钮,按下便可一键连接安保指挥中心,为安全游览街区保驾护航;VR体验中心让市民游客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感受科技的魅力,用“傲鹰无人机”以第一视角,全方位俯瞰大唐不夜城的美景,感受智慧旅游的奇妙……

  新技术是文旅创新的重要助力。随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广泛应用,街区的演艺、夜游、展览展示等文化主题活动也在加快创新步伐。

  唐代名画众多,《步辇图》《挥扇仕女图》《捣练图》等都是传世名作。如何将画作中的精彩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献给游客?

  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的舞台上,穿着华丽服饰的演员从名画《挥扇仕女图》中优雅地走出,向观众展现挥扇、抚琴、临镜、闲憩等各具风情的场景……大唐不夜城推出的《戏演壁画》演出,使原本扁平的画面立体化,将人们对画面的想象延伸出来,用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演绎了传统文化的底蕴。

  主客共享的空间

  在大唐不夜城,一个现象很有意思:这里不仅是外地游客打卡体验的热门景点,也是众多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去处。

  “基本每周都来,孩子特别喜欢这里的文化演出。”刚和孩子一起观看完大唐不夜城《花车斗彩》演出的西安市民孙倩说。

  如何定位自身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是街区建设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既要满足外地游客旅游度假需要,也要服务于本地居民休闲生活,是街区规划设计和建设布局的重要标准。

  规划建设伊始,大唐不夜城放弃门票等收费项目,定位为开放休闲街区。门票收入少了,但综合带动作用大了。如今,街区成为主客共享的美好空间,更好地体现了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发挥了旅游服务美好生活的功能。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据测算,旅游业每收入1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3元。在大唐不夜城,“旅游+”和“+旅游”的业态越来越丰富,餐饮、娱乐、购物等多种业态与旅游融合发展,给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除了唐食坊、遇见唐文创店等大唐不夜城里的沉浸式消费空间,大悦城、银泰百货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也会聚于此,威斯汀、温德姆、嘉悦里等酒店陆续进驻,同盛祥、德发长、春发生、西安饭庄等“老字号”餐饮聚集街区。人们在体验街区文化的同时,也可以非常方便地享受各项生活服务。

  街区的带动作用,还在不断外溢。

  “这款汉服是比较受欢迎的款式,喜欢的朋友可以来店里试穿。”在“唐潮十三嘟”汉服体验馆大唐不夜城店,运营负责人惠倩正通过抖音直播介绍店里的产品和服务。惠倩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之前在外地工作,看到家乡文旅市场的火热和汉服体验消费的机遇,决定回乡创业。

  在大唐不夜城,身穿汉服留影拍照的游客随处可见。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以来,“汉服体验”订单环比增长了47%。其中增速最快、体验消费最集中的城市就是西安。在街区及周边,分布着数量众多大大小小的汉服体验馆,为游客提供汉服妆造、跟拍摄影等服务。汉服体验成为当地推进文旅融合和丰富旅游供给的一个着力点。

  在惠倩看来,大唐不夜城的汉服体验之所以受欢迎,一是因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二是因为独特的建筑风格。游客身穿汉服,行走在唐代文化主题和建筑风格的街区,非常自然地融入其中。对于很多游客来说,这是一种有趣而且难得的体验。

  “想过能火,没想到这么火。”开业一年多来,惠倩运营的店铺整体营业额从每月几万元快速增长到每月过百万元,其中大部分订单来自线上。有时候,一场抖音直播活动就能卖出几十万元。

  “旅游消费潜力巨大。我们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为市民和游客打造更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体验,让街区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也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负责人说。

  旅游休闲街区是重要的旅游载体,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助力。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指导各地注重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培育业态,在建设主客共享的休闲空间、提供沉浸式文旅体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发力,更好开展旅游休闲街区建设工作,激发文旅消费更加强大的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6日 19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上海发布三项通告,加强第八届进博会期间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

央视网消息:据“上海发布”公众号消息,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确保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举行,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安全检查的通告》《关于加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枪...

中韩携手启新程 双校联办开新篇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韩国京东大学联合举办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项目开班仪式隆重举行       10月18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韩国京东大学联合举办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项目

共探高质量就业新路径!职业院校就业发展研讨会在烟台高新区召开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丽宁  10月15日,艾多美(中国)再度携手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捐赠30万元优抚与救助专项基金,用于帮扶因公牺牲、受伤、患病或面临家庭困难的公安民警、辅警及其家属。本次捐赠仪式在...

电车出行折射中国“十四五”绿色转型力度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电车出行折射中国“十四五”绿色转型力度  中新社记者 王梦瑶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中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到1.23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同比增长超45%,创历史新高。  如今,...

何以中国丨“金龟婿”的来历,竟与新疆这枚兵符有关?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枚小巧的铜龟符,别看它只有4.15厘米长、1.9厘米宽,厚度也才0.45厘米,却是一件响当当的国家一级文物!千年前,它可是能调动西域千军万马的“军事密码”。  198...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举行建校5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 吕本政 宋雨新)10月18日上午,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校5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本次大会以“五秩荣光 育人兴粮”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学会嘉宾,全国各地的校友代表和...

西安交通大学规培2503团支部开展“墨润启心,笔润芳华书法”美学探索系列团日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胡柏楠)10月15日,宣纸上的温润墨痕取代电脑荧屏的冷光,毛笔与纸张触碰的细小声响覆没了敲击键盘的机械声。为唤醒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热爱,西安交通大学规培2503团支部以“墨韵启...

特朗普称俄乌应按当前战线“割裂”顿巴斯地区

  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表示,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应按当前战线“割裂”顿巴斯地区,划界停火、各自撤兵。美国媒体解读,按照特朗普的方案,顿巴斯地区大部分土地将交由俄罗斯控制。  特朗普当天在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说,俄乌现有...

日本维新会将在首相指名选举中投票给高市早苗

△高市早苗(资料图)  当地时间20日,日本维新会举行该党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总会,决定在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投票给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为推进与执政的自民党联合执政,日本维新会20日下午...

网警侦破一起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网安局公众号消息,江西鹰潭公安网安部门成功侦破一起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犯罪嫌疑人程某、刘某、龙某3人通过制作游戏外挂,攻击游戏公司服务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30余万元。前期,公安机关...

2024
06/26
11:33
浏览量: 380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