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三抓”强“三力”工作齐推进——石首市教育局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三抓”强“三力”工作齐推进——石首市教育局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05-12 21:46:01 | 点击:15913

 每日新闻网报道:(李  彬 )

       5月11日上午,2024年湖北省石首市老干部工作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在市老干部局礼堂召开。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刘江虹同志,市人大副主任、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肖生娥同志出席会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老干部局局长、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成建华同志主持会议。

       石首 市教育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张东平同志代表市教育局就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典型发言。

        他表示,近年来,市教育局关工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引领,完善组织机制建设,加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建立一支稳定且有活力、有影响、能作战的“五老”队伍。充分发挥“五老”的积极作用,坚持多形式、多途径、多领域地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创了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新局面。  去111111111111.jpg

一、抓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

        局关工委主动作为、积极沟通,为有效地开展关工委工作形成凝聚力。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有学生的地方就有关工委”的工作要求,全市教育系统共有关工委组织28个,成员236人,其中离退休同志79人,占成员总人数的33%,初步形成一支以在职干部为主导,离退休干部为主体,学生家长参与的工作队伍,实现关工委组织“全覆盖”。

        二、抓活动,增强组织影响力

        一是“五老”宣讲进校园。近年来,聘请27名“五老”组成宣讲团,走进中小学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共举办讲座70余场,聆听报告中小学生达7万多人次。

        二是主题教育进校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结合道法课、校本课等组织青少年进行专题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三是法治教育、心理教育进校园。利用“家校社”共同创设育人氛围,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做到“开展一次活动,教育一批学生”。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关工委的法治讲座进校园,市义工联合会的女童防性侵公益讲座等构成了社会正能量育人的大合唱,受到家长与师生的好评。

四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组织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书画家、文学家等不定期深入校园,开展演唱、绘画等多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在全市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成为懂艺术、会审美、爱生活的人。  去222222222.jpg

三、抓关爱,增强组织亲和力

        一是积极开展扶贫助学。联合各单位关工委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大手拉小手”等扶贫助学活动,近年来,向上争取各类助学资金950.92万元,资助学生17151人次,实现了贫困学生应助尽助。同时,局关工委鼓励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捐书、自办图书角或流动图书站,以此激发读书兴趣,扩宽学生视野。

        二是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组建“双减”政策宣讲团,开展“双减政策下孩子及家长应该如何应对”的公益讲座,并做好相关政策的解读宣传。督促中小学定期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严格实施“两操、两活动”。对41所学校“五项管理”工作进行了督导,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

        三是优化成长环境。近年来,我们与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城管局等部门积极协调配合,持续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自觉抵御不良侵害的防护能力,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成绩属于过去,开创在于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政治站位,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坚持工作导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加大保障力度,加强资金保障和协调保障。撸起袖子加油干,沉下身子务实干,在全力推动石首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关工委作为。

编辑:王贝贝  审核:同期声




【作者: 李 彬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韩携手启新程 双校联办开新篇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韩国京东大学联合举办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项目开班仪式隆重举行       10月18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韩国京东大学联合举办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项目

共探高质量就业新路径!职业院校就业发展研讨会在烟台高新区召开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丽宁  10月15日,艾多美(中国)再度携手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捐赠30万元优抚与救助专项基金,用于帮扶因公牺牲、受伤、患病或面临家庭困难的公安民警、辅警及其家属。本次捐赠仪式在...

电车出行折射中国“十四五”绿色转型力度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电车出行折射中国“十四五”绿色转型力度  中新社记者 王梦瑶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中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到1.23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同比增长超45%,创历史新高。  如今,...

何以中国丨“金龟婿”的来历,竟与新疆这枚兵符有关?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枚小巧的铜龟符,别看它只有4.15厘米长、1.9厘米宽,厚度也才0.45厘米,却是一件响当当的国家一级文物!千年前,它可是能调动西域千军万马的“军事密码”。  198...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举行建校5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 吕本政 宋雨新)10月18日上午,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校5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本次大会以“五秩荣光 育人兴粮”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学会嘉宾,全国各地的校友代表和...

西安交通大学规培2503团支部开展“墨润启心,笔润芳华书法”美学探索系列团日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胡柏楠)10月15日,宣纸上的温润墨痕取代电脑荧屏的冷光,毛笔与纸张触碰的细小声响覆没了敲击键盘的机械声。为唤醒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热爱,西安交通大学规培2503团支部以“墨韵启...

特朗普称俄乌应按当前战线“割裂”顿巴斯地区

  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表示,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应按当前战线“割裂”顿巴斯地区,划界停火、各自撤兵。美国媒体解读,按照特朗普的方案,顿巴斯地区大部分土地将交由俄罗斯控制。  特朗普当天在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说,俄乌现有...

日本维新会将在首相指名选举中投票给高市早苗

△高市早苗(资料图)  当地时间20日,日本维新会举行该党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总会,决定在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投票给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为推进与执政的自民党联合执政,日本维新会20日下午...

网警侦破一起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网安局公众号消息,江西鹰潭公安网安部门成功侦破一起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犯罪嫌疑人程某、刘某、龙某3人通过制作游戏外挂,攻击游戏公司服务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30余万元。前期,公安机关...

台风“风神”将进入南海,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和海浪双黄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昨天傍晚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南沿海登陆(18米/秒,998百帕),今天(10月19日)早晨5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上。预计“风神”将以每小时30—3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

2024
05/12
21:46
李 彬
浏览量: 1591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