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举行

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举行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12 19:07:14 | 点击:719

杨立新在北京青年报展台与观众互动

一年一度“人艺之友”,一朝一夕“再造时光”,5月10日到11日,北京人艺联合东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开启。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表示,北京人艺自1986年成立“人艺之友”至今39年,见证了剧院的历史,人艺希望通过“开放日”的形式,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文艺生活新体验。

穿过戏剧大道 邂逅潮流市集

“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于2023年北京人艺建院71周年之际首次开设,旨在与观众分享剧场空间,共享戏剧记忆,尝试以更多新业态,联动更多空间场景,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文艺生活新体验。自首次开设以来,每年都有数千名戏剧爱好者藉此机会走进人艺,以另一种方式打开人艺。

本次“人艺之友日”以再造时光为主题,围绕“可触摸的历史”“可参与的当下”“可想象的未来”三个主题,推出多场专题戏剧活动及演出,以“演出”“活动”“打卡”“展览”四大单元,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一段戏剧独家记忆。

首都剧场前广场的“时光滤镜”系列打卡相框,以三幅不同年代滤镜装置串联起剧场过往-现代-未来的定格场景;戏剧大道化身70米“时光列车”车厢,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将“旅途”的概念与人艺历史结合,展现人艺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剧目及舞台道具;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前厅变身“时光照相馆”自拍体验区,观众可在机器上拍摄“人艺之友日”活动专属大头贴,或者当场生成以自己为头条新闻的“人艺之友报”;四合院咖啡厅的“时光影院”,循环播放多部人艺经典剧目影像,偏房中则设置复古造型电视,对剧目进行不间断放送。

40余家品牌商户入驻的“人艺之友日”市集,融合了科技酷玩、非遗展示、网红美食、艺术文创、潮流生活等五个分区。“时光有礼”巨型福袋墙则为观众增添了“抽盲盒”的消费体验,多款北京人艺自主开发及与北京东城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活动专属衍生产品也于市集进行首发销售。

为艺术课开场 杨立新金句频出

一连两天,4场“剧场艺术课·大家面对面”艺术交流活动在首都剧场、曹禺剧场分别举行。其中,为艺术课开场的是表演艺术家杨立新,他以“我——不知道怎么说”为题进行的讲座金句频出:把土腥味儿弄没了,人艺也就没了;剧本应该是不写决胜千里,而写运筹帷幄;毕业就演大主角那是一场灾难;小说是写给读者的,剧本是写给一个特殊群体的——导演和演员;话剧就是通过两三个月的排练把剧场搅动得热血沸腾,在台上有一种集体荣誉感,无论台上台下都觉得值。

首都剧场南北侧厅的北京人艺书画展也在开放日期间免费向观众开放。展览臻选了曹禺、欧阳山尊、赵起扬、于是之、苏民、蓝天野等二十余位人艺艺术家,以及郭沫若、胡絜青、叶浅予、尹瘦石、黄永玉、钟灵等二十余位人艺之友的书画作品,透过这四十余件作品,参观者可以穿越丹青感受人艺人别具韵味的“戏外功夫”。

来自德国里米尼纪录剧团的作品《恐怖谷》在开放日期间为观众带来对于“科技”和“人类命运”的深度思考。仿真机器人作为表演者,通过多媒体互动等形式,与观众探讨人机关系的边界。而《恐怖谷》也成为北京引进的首部纯机器人演出的戏剧作品。

冯远征、杨立新打卡北青报展台

在“人艺之友日”市集,北京青年报展台亮相潮流生活能量区,现场不仅有报纸派发,观众还可扫码进入读者俱乐部参与丰富互动活动,在新闻图片定格的明信片上盖章打卡,带走属于自己的时代记忆。

此外,北京青年报参与出品的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也在现场进行了套票地推,同时北青报还向青年读者推荐了一系列同仁堂养生文创。不少北京观众表示,无论是自家门口的红色报箱,还是在高校的阅报栏,甚至工作之初的办公桌上,《北京青年报》都是一份与自己青春一路同行的报纸。纸短情长,青春底色依旧,这份报纸无疑是此次“人艺之友日”主题“再造时光”的温暖诠释。

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

统筹/满羿

责任编辑:秦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避开“假羽绒”陷阱 这样选购不花冤枉钱

近日,北京一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花1315元买了件标注“羽绒服”的外套,结果穿上不保暖还严重钻毛,而且钻出来的竟然是丝状物。仔细一看水洗标,填充物居然是100%聚酰胺纤维,压根不含羽绒。  较强冷空气明起登场  新一轮雨雪...

手足口病秋季小高峰,个人、家庭、学校、托幼机构防护要点→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既往监测结果显示,每年4月份开始我国手足口病病例数逐渐增多,5-7月为春夏季高峰,10-11月为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2-1...

农民种粮实现优粮优价 “科技助力+精细化服务”为售粮托底

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加强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眼下,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在粮食主产区山东,2025年秋收期间遭遇连续降雨,当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农民售粮增收...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部署提升认证机构数字化管理能力

央视网消息: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国家认监委关于提升认证机构数字化管理能力的指导意见(2025—2029年)》(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于2025年拟订《认证机构数字化管理技...

英国火车持刀行凶事件致大量列车停运

△当地时间11月1日,英国一火车发生持刀行凶事件。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1月1日,英国一火车行至剑桥郡亨廷登附近时发生持刀行凶事件,该事件导致大量列车停运,相关路线发生“严重中断”,火车公司已建议乘客更改旅行时间。...

充满温度与智慧!“潮汐摊区”巧解城市治理难题

最近在重庆举行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主题展览上,有一处名为“潮汐摊区”的展区,因为摆放着丰富多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是重庆南川区两年前探索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机制,通过打造“潮汐摊区”,来解决群众卖菜难...

重庆:小摊位 大智慧 用科技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央视网消息:最近在重庆举行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主题展览上,有一处名为“潮汐摊区”的展区,因为摆放着丰富多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是重庆南川区两年前探索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机制,通过打造“潮汐摊区”来解决群...

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品牌建设系列活动 之一:航空航天

为全面总结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成果,着力推动航空航天特色品牌建设,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定于10月底召开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暨航空航天品牌推广培训会议,现制定方案如下。一、时间地点10月31日上午...

追寻红色记忆 凝聚团队力量 —— 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天崮山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启新程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近日,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精心策划组织的“追寻红色记忆・凝聚团队力量”主题参观游学系列活动启幕。来自全市各社会组织负责人 30 余人齐聚一堂,共赴栖霞天崮山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学习之...

烟台高新区教育数字化成果闪耀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每日新闻网讯(图/文 吕本政 刘丽宁)10月24日至26日,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青岛举办。烟台高新区携两大教育数字化创新案例精彩参展,凭借突出的应用实效与示范价值,收获...

2025
05/12
19:07
浏览量: 71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