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朱晓辉-承古拓今 传承非遗技艺

朱晓辉-承古拓今 传承非遗技艺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3-30 17:55:24 | 点击:27966

      每日新闻网河南讯  王安阳 李敏谦  传拓,是将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图案复制在纸上的一种技术,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技艺。

      在洛阳国花园金石文字博物馆内,非遗传拓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朱晓辉正在专注的研究一张拓片。

WechatIMG1333.jpg

      传拓起于隋,最早的作用是临摹习字。到盛唐后,这种习字方法更是被上层士大夫所普遍采用。运用传拓技法拓制出来的拓片,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实物原貌,并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仍能墨如点漆,这也是这项传统技艺能够一直沿用至今的独特价值所在。在两宋阶段,传拓已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延续至今。

WechatIMG1334.jpg

      由于父亲酷爱收藏,在朱晓辉童年的记忆中,他时常能回忆起儿时父亲收集来的各种拓片、文玩,便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在十几岁的时候朱晓辉便熟练掌握传拓技艺多项技能。

      “传拓看似简单,真正能做好需要一定的功夫。”朱晓辉说,传拓是一个技术活,需要细心和耐心,赏器、选纸、上纸、上墨、揭纸、保存,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直接决定拓片的质量与艺术价值。

WechatIMG1335.jpg

      所拓作品从器物文字和纹饰考虑,表现文字的完整性,合理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更好的体现所拓器物的精神气韵,创作出格调高古的纸本艺术品。

      “如上墨环节,墨太多了会浸透宣纸,从而污染了石碑、砚台等。上墨的量不够,又很难将器物上的信息准确拓下来。在揭开宣纸时又要十分小心,因为稍有不慎宣纸破碎便前功尽弃。”朱晓辉说。

WechatIMG1336.jpg

      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才能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拓片可以很好的记载下文字的形态,让后学者可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学习模板。”

      “大吉利”“越来越好”是近些年来广受欢迎的拓片。拓碑前先用水把宣纸打湿,使拓纸牢牢沾在碑上而不会移位。赶走空气使纸与碑面密合,不能出现褶皱。

WechatIMG1337.jpg

      用鬃刷敲打,使文字凹入,但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拓纸破裂。敲打时力量需均匀,不轻不重,每个字凹入,字迹清晰显现即可,等字全部均匀凹入即完成。

      在上墨之前,宣纸的干湿程度必须适中,纸略呈泛白,方能上墨。过于干燥,碑、纸间容易渗入空气,造成起纸现象,字迹易位;太潮湿,墨渍易渗入碑文之中,拓本字迹模糊不清,失去传真的效果。

WechatIMG1338.jpg

      拓包沾取墨液,上第一层淡墨。拓包应顺序前进,不能一次追求成功。

      拓印时,让拓包沾墨均匀先从边际空白处试打一下,将碑体整体拓上一层淡墨,二至第三遍拓印上墨时再逐渐加深墨色,一般上三次墨直至拓纸上所有拓体文字清楚显现;拓片在潮湿时候急于取下容易使拓片破裂,所以待拓只八九成干时,就可以从拓体揭下拓片。

      2012年,朱晓辉和哥哥一同创办洛阳金石文字博物,现有馆藏文物2281件,文物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华文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地域,是研究中国古代翰墨文章、书法艺术的资料宝库。

      博物馆内采用实物资料和图文解说等形式,主要展出的有,河洛名碑拓片、馆藏历代石刻、汉晋刻文砖铭、北魏削文瓦铭、文字拾珍、古籍善本、金石学史料、河洛地方史料,是不可多得的民营博物馆。

WechatIMG1339.jpg

      在博物馆里,你可以清新的触摸上下五千年,感受厚重历史文化,古代的一笔一字间,无不代表着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明。

      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先后接待国内外数十家高等院校学者及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拓技艺,先后接待研学活动100余次,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走进传统文化。

      朱晓辉也在网上开直播,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传拓,对宣传、传承、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朱晓辉一直在努力。


编辑:唐玲

【作者: 王安阳 李敏谦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农民种粮实现优粮优价 “科技助力+精细化服务”为售粮托底

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加强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眼下,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在粮食主产区山东,2025年秋收期间遭遇连续降雨,当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农民售粮增收...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部署提升认证机构数字化管理能力

央视网消息: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国家认监委关于提升认证机构数字化管理能力的指导意见(2025—2029年)》(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于2025年拟订《认证机构数字化管理技...

英国火车持刀行凶事件致大量列车停运

△当地时间11月1日,英国一火车发生持刀行凶事件。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1月1日,英国一火车行至剑桥郡亨廷登附近时发生持刀行凶事件,该事件导致大量列车停运,相关路线发生“严重中断”,火车公司已建议乘客更改旅行时间。...

充满温度与智慧!“潮汐摊区”巧解城市治理难题

最近在重庆举行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主题展览上,有一处名为“潮汐摊区”的展区,因为摆放着丰富多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是重庆南川区两年前探索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机制,通过打造“潮汐摊区”,来解决群众卖菜难...

重庆:小摊位 大智慧 用科技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央视网消息:最近在重庆举行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主题展览上,有一处名为“潮汐摊区”的展区,因为摆放着丰富多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是重庆南川区两年前探索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机制,通过打造“潮汐摊区”来解决群...

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品牌建设系列活动 之一:航空航天

为全面总结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成果,着力推动航空航天特色品牌建设,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定于10月底召开烟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暨航空航天品牌推广培训会议,现制定方案如下。一、时间地点10月31日上午...

追寻红色记忆 凝聚团队力量 —— 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天崮山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启新程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近日,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精心策划组织的“追寻红色记忆・凝聚团队力量”主题参观游学系列活动启幕。来自全市各社会组织负责人 30 余人齐聚一堂,共赴栖霞天崮山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学习之...

烟台高新区教育数字化成果闪耀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每日新闻网讯(图/文 吕本政 刘丽宁)10月24日至26日,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青岛举办。烟台高新区携两大教育数字化创新案例精彩参展,凭借突出的应用实效与示范价值,收获...

苏丹西部一医院遭袭 逾460名患者遇害

△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29日,苏丹达尔富尔地区领导人米纳维表示,位于苏丹西部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市的沙特妇产医院28日遭武装分子袭击,超过460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遇害。  米纳维谴责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发动此次袭...

政策“组合拳”推动城市商业体系建设 21项举措澎湃消费新动能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提出21项主要任务,对城市商业体系建设工作作出部署。此次《方案》明确,要构建以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为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

2025
03/30
17:55
王安阳 李敏谦
浏览量: 2796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