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 网络版每日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新三峡:是黄金水道,也是安居之地

新三峡:是黄金水道,也是安居之地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07 15:06:32 | 点击:527

2024年10月16日,湖北省兴山县高岚朝天吼漂流景区的一角。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文慧/摄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是什么样?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如今已过去30年,这个“国之重器”不仅在长江流域持续发挥着“拦洪补枯”的功能,也在国家航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保障。

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水利部组织的“新三峡 新库区”主题采访活动时了解到,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峡工程已累计拦洪运用近70次,其中拦蓄超5万立方米每秒的编号洪水21次,拦洪总量超2200亿立方米;三峡水库枯水期累计为下游补水2732天,补水总量超3600亿立方米。

三峡工程能够发挥显著成效,背后是百万移民坚决响应号召的贡献。2009年,国务院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通过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同年,完成全部移民搬迁安置,131万名移民通过就地后靠、外迁安置等方式开启了新生活。2011年,为更好地建设和谐稳定的库区,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规划总投资1238亿元(统称“三峡后续资金”),用于发展库区经济、保护库区生态、提升人民幸福感等方面。

2023年,经第三方阶段性评估,三峡后续工作有力促进了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了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和地质安全,保障了三峡工程运行安全和持续发挥巨大综合效益。可以说,江河湖海的治理与柴米油盐的关切,正在同步推进。

电路、水路、道路,带动经济发展

远处的一盏盏灯如何被点亮?这看似微小的问题牵动着三峡电站工作者的心。

在三峡电站的中央控制室内,运行值班人员每天都要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发电设备、输电线路和泄洪闸门进行远程实时监控,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判断发电机组的开机数量与位置,水流经过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再通过升压,这些清洁的电力就可跨越上千公里抵达工厂、家庭。

目前三峡电站的输电已覆盖湖北、湖南、河南等八省二市,惠及6.7亿人口,在三峡电站34台发电机组中,仅1台工作1小时就可以满足467个家庭1年的用电需求。

三峡工程建成后,为社会贡献了大量的清洁电能,但形成的水位落差对通航来说却是一道考题,千吨的船舶要从大坝经过,必须跨越百米的高差。

三峡工程要如何保障长江的航运?位于三峡大坝左岸的升船机给出了最优解。三峡集团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枢纽管理部副主任程航介绍,从上游而来的船舶,可驶入与水面齐平的电梯船箱,而后以每分钟12米的速度在通道中下行,待船箱中的水位与下游找平即可驶出,全程仅需40分钟,比普通船闸快了近3小时,显著提高了三峡枢纽的航运通过能力。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乘坐游轮体验“水上电梯”,2023年,该工程吸引的游客量达45万人次,有效拉动了当地旅游业。

三峡工程持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地处三峡库区,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柑橘种植是这里的龙头产业之一。2022年,作为沟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关口,这里建起了高铁站,在三峡后续资金的支持下,各项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到位,这让兴山县古夫镇的柑橘可以更高效、安全地运往全国各地。

“以前客户来我们这很费劲,现在好了,前几天山东来收购的客户就是坐高铁直达,就连橘子也坐上高铁了。”住在兴山县古夫镇北斗坪社区的柑橘种植户杜德胜指着高铁站的方向说。在当地,许多柑橘树种在坡上,以前都是人力运输,如今当地政府补贴建设了单、双轨运输车,这些果实在成熟后可以顺轨而下,减轻了劳动强度。今年64岁的杜德胜,每天想的不只是自家种的柑橘,“有时间的话还要和朋友约着旅游”。

同样因交通受益的,还有当年处于三峡库区淹没区的深渡河村,由于淹没面积不大,当地村民采取了就地后靠的搬迁方式继续生活。2015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村庄,深渡河村党支部书记万伟回忆,“当时我上学回来,走在路上,脚上全是泥巴”。

但随着古昭公路的建成,这条连起宜巴高速与兴山县城的快速通道,为深渡河村带来了转机。为避免开山毁林,保护生态,全长10.9公里的古昭公路有约4.4公里建在峡谷溪流之上,风景秀丽,因此它也被称为“水上公路”。这条公路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也将原本去往兴山县40分钟的车程压缩至10多分钟,还带来了数以万计的游客。

“突然有一天回来,我发现路都修到家门口了。”2018年,回村任职的万伟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来“水上公路”打卡的游客,会在深渡河村停留,旺季时每天能达到两三百人。为了让深渡河村也能赶上“旅游热”,三峡后续资金支持了32户村民的房屋外观美化,以及村内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安全饮水保障、电商服务中心和农产品推广中心建设,还鼓励当地村民将自家优质产品推广出去,包括柑橘、樱桃、枇杷、李子等农产品,还有根雕、石雕等手工艺品。相较2015年,现在深渡河村的人均年收入增长了3000元。

深渡河村的发展是三峡新库区建设的缩影。路通了,信息通了,农产品交易的主动权攥在农民自己的手里,万伟说,“家家户户都有小车,小车能去家家户户”。

环境、服务、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自湖北宜昌向西沿长江而上,来到重庆市,这里累计搬迁安置的移民人数占三峡移民总量的8成以上,淹没范围涉及16个县(市、区),是三峡移民工程的重点区域。与许多后靠搬迁的案例不同,由于淹没面积较大,重庆市云阳县采取了全县从老县城易地搬迁至新县城的方式,新、旧县城之间的距离达32公里。

面对如此大体量的移民搬迁,云阳新县城在基础设施提质、居住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等方面做到了稳步承接,自2012年起,近80亿元的三峡后续资金便不断投入到云阳新县城的建设中。

最远不过20分钟的上班路,出门就是33公里的环湖绿道,8个主题公园沿湖排开,散步、游泳、垂钓,这是云阳县居民最平常的生活。当地居民刘洪每天都会去离家最近的“月光草坪”公园散步,高中时,他和父母一起搬迁到新县城,见证了三峡库区的发展。“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无论干什么都不愁吃穿。”刘洪说。

除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移民补偿费用外,每年,当地政府都会开展岗位能力培训,面对有意向创业的居民,还会提供信贷优惠。如今,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的人回到云阳,因为在这儿,只要肯干,就有支持。

环境美、保障好,是云阳县获评“中国生态宜居典范县”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居民用水安全层面上,云阳县正不断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水厂建好之后,我们这再没停过水,而且现在从煮饭就能感受出来,水质的确变好了。”家住云阳县黄石镇的陈小芹经营的服装店开在山脚下,日常做饭都在店里解决,黄石镇水厂的建成不仅让她喝上了好水,“有什么需要,打一个电话就行”的服务也让她更踏实了。

截至2024年10月,包括黄石镇水厂在内,云阳县已建成54座城乡水厂,覆盖171个村社区,供水规模达11.1万吨/天,覆盖66.8万人;还有160座村级水厂,覆盖农村18.2万人。云阳县规划到2035年,实现202座水源水库、59座规模化水厂、290座村级水厂覆盖全县98%的城乡居民安全饮水。

每年汛末,是三峡水库的蓄水期。过去,水面上增多的漂浮物不是好的预兆,人们总会担心涨水累及家园,而如今漂浮的树枝预兆上游来水充沛,三峡水库可存续更多水资源以供应冬、春两季的用水需求。经云阳县的长江水面上,清漂船正在作业,来往游客、居民在绿道上漫步,水患频发的年代结束了。

同样,作为三峡移民重镇的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也在不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让当地村民过上安稳的生活。

大周镇铺垭村的危岩是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山上陡崖受雨水、风化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危岩,一旦坠落、垮塌便会累及山下159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1838万元的三峡后续资金投入到危岩治理中,经过支撑、封填、锚固、主动网与被动网的安装等手段,于2022年通过监测期,正式完工。600多名村民也参与到后期的山体巡检工作中,配合地防员实现“汛期一周两巡、非汛期一周一巡”,让生活安全可操作、有保障。

三峡库区的建设让居民安心,也吸引了许多青年来此创业。在大周镇五土村,依托重庆市水利局下达的三峡后续资金建成的滨江步道,每年可吸引游客20万人次,有20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随步道建设起的农家乐、民宿就有40多家。

曾在上海工作多年的郦江渝与妻子雷小钰,长期从事艺术工作,虽不是本地人,但大周镇的风景和“科教亲子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让他们决定留在这里创办艺术农庄,打造各类艺术体验和研学项目。创办之初,当地政府就给予了宣传支持,随着艺术农庄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周边城市的学校、公司都来这里研学、团建,旺季时每天能接待40余人。

“盈利是一方面,但主要是自己喜欢。”雷小钰认为,在喜欢的城市做喜欢的事,比赚钱更重要些。他们的艺术农庄依山傍水,陶艺泥塑、拓染、书法分区排列,走进农庄小院,门上、墙壁上贴着许多不同类型的书法作品,郦江渝说,“这些都是小钰写的”。到了经营淡季,他们会一同坐在手工区消磨时光,就像那些在滨江步道上散步的居民,“小而美”是他们对归宿的理解。

三峡无小事,因为每一件都是人的事。“高峡出平湖”的世纪梦想已成现实,但三峡库区的建设不会停止,未来,水利部门将持续做好有关工作,保障三峡工程运行安全,推动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为更多人带去“理想的生活”。

责任编辑:张亦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追寻红色记忆 凝聚团队力量 —— 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天崮山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启新程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近日,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精心策划组织的“追寻红色记忆・凝聚团队力量”主题参观游学系列活动启幕。来自全市各社会组织负责人 30 余人齐聚一堂,共赴栖霞天崮山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学习之...

烟台高新区教育数字化成果闪耀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

每日新闻网讯(图/文 吕本政 刘丽宁)10月24日至26日,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青岛举办。烟台高新区携两大教育数字化创新案例精彩参展,凭借突出的应用实效与示范价值,收获...

苏丹西部一医院遭袭 逾460名患者遇害

△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29日,苏丹达尔富尔地区领导人米纳维表示,位于苏丹西部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市的沙特妇产医院28日遭武装分子袭击,超过460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遇害。  米纳维谴责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发动此次袭...

政策“组合拳”推动城市商业体系建设 21项举措澎湃消费新动能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提出21项主要任务,对城市商业体系建设工作作出部署。此次《方案》明确,要构建以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为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

刘芳菲+朱时茂!带五百万网友“云探”万荣后土祠!

每日新闻网讯(运城文旅)10月26日 文化直播节目 《芳菲的文明之旅——寻访山西古建筑》第二季运城篇第二期再度启程,将镜头对准“中华农耕文化祖祠”万荣后土祠。著名主持人刘芳菲,嘉宾朱时茂携手文化专家以一场沉浸式深度直播,...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场区展开全系统合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已于本月24日转运至发射区,计划将于近日择机发射。10月27日,发射场区组织各单位展开全系统合练。  此次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系统全部岗位参加。在发射场系统的统一调度下...

黄河文化名家聚首中站区 共话文史传承与泥埙艺术

每日新闻网讯(刘 超)【开头部分习语金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

从六大维度透视中国“十四五”发展成就 “风景这边独好!”

央视网消息: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发布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了“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就。江金权表示,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

山东省聊城市原一级巡视员田中俊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0月24日通报,据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聊城市原一级巡视员田中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山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及玥 责任编辑:刘亮

农文旅融合添新彩!苏阿两地供销与文旅企业座谈共绘协作发展新蓝图

每日新闻网讯(徐小芮)2025年10月21日,阿克苏地区供销系统与我会会员企业:苏疆同人(苏州)文旅科技有限公司交流座谈会在阿克苏供销集团成功举办。供销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施俊宏担任主持,苏阿两地政企代表汇聚...

2025
01/07
15:06
浏览量: 52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