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5000多年前,长三角就有一个“朋友圈”

5000多年前,长三角就有一个“朋友圈”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01 16:21:16 | 点击:517

苏州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当我们沿着长江下游探访一连串考古遗址,从安徽凌家滩,到苏州张家港东山村、苏州草鞋山再到上海广富林、余杭良渚,一幅5000年前的江南历史画卷,逐渐清晰呈现。

这和当时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大批先民从高地、山岗前往平原居住,生存方式也转向大规模农业种植。而距今6000年开始形成的长三角平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远古先民。

他们在玉器上刻着对神和祖先的崇拜,在陶罐上发“朋友圈”;他们集体狩猎、种植水稻、兴修水利、大建城池,长途跋涉迁徙部落。

原来五千年前,长三角就有了“朋友圈”。

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稻田。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6000年前

江南人已经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我们来到苏州城东,阳澄湖南岸,坐落于此的草鞋山遗址藏着江南文明的源头和密码。

6500年前,在这片形如草履的土地上,先民们在这里依水而生,农耕劳作、建造房屋、纺麻缝衣,留下了新石器时代的生活轨迹。

稻作,是草鞋山人幸福指数这样高的重要原因。他们已经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在苏州草鞋山遗址发掘出的大量数千年前的陶器里,包含一系列锅具——外形类似于电饭煲的陶釜,是古代用来煮食物的一种炊具;被称为现代厨具的鼻祖。一起出土的“陶甑”,外形像桶,底部有小孔,款式和使用方法与今天的蒸锅如出一辙。

从马家浜文化到吴越文化时间线。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说,从草鞋山包含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三叠层”看,马家浜文化初期,这里的稻作生产已初具规模;到马家浜后期,稻作生产已经成为当地人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么稳定的稻米产量从哪里来?这有赖于草鞋山人开发出了带有灌溉系统的水稻田。

河姆渡的早期阶段,还没有人工的水田,人们应该是利用自然的地形和季风气候,利用低谷地形中的“天水田”来进行水稻栽培。

“在长江下游发现的最古老的人造水田,就在草鞋山遗址。”程义说。

草鞋山的水田,沿着自然地形的坡度,成行分布着长方形的浅坑,长度大约在2-3米。土坑的旁边,连接着灌溉用的水沟。狭长的水沟中间,设置了蓄水的水井。每一处土坑,都曾经出土了大量的碳化稻米。

到崧泽文化时期,有的遗址出现了新的耕田工具——石犁。不过这个犁跟现在系在牲畜或者机械上还不一样,最早的石犁得由人来牵引耕作,所以从劳动量看,这项体力活在当时应当是由男性来操作的。

那么原本马家浜文化期以女性为主要劳动力的稻作农业,因为有了男性的加入而大大效率提升,就在崧泽时期走向了有组织的集约式农耕——到崧泽文化第四层遗址,出土的稻壳大小,与之前相比有了飞跃性的增大,几乎接近我们今天的水平。

到良渚阶段,农业器具中用来收获粮食的石镰也得到了普及。同一时期,良渚文化还出现了一种在水田里用于平整田泥的工具干蔀(bù),以及被称为破土器和耘田器的石器,从这些工具的分化,可见5000年前的农耕已经分化出了具体的劳动程序:翻耕土地,平整田泥,再到收割等等一个系列的过程已经非常完备。而且这种劳动是需要持续一整年的、有组织的劳动,这意味着集约式水稻农业的出现。

在这种集约生产之下,生产力的进步同时也引发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在良渚文化阶段,遗址数量的增加相当明显。这些遗址的劳动基础单位很可能是不同的氏族,而不是血缘关系——这个时期正处于劳动趋于组织化,并且向着社会的组织化发展的阶段。

张家港博物馆。潮新闻记者 郑琳 摄

从崧泽王到良渚王

5000年前发展出王权国家

在张家港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五把造型精美的石钺,它们一下子就让人想起了良渚反山遗址出土的玉钺。相似的轮廓和象征,只是这石钺的造型更古朴,材质也更原始。

它们来自东山村遗址M90墓葬,年代测定距今6000-5500年,处于崧泽文化早期。

“这五把石钺,说明墓主人的身份非常尊贵。”张家港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黄莺告诉记者。

专家推测,这很可能是一位王者。因为钺,其实就是穿孔、变薄的斧头。对于古代先民来说,它就是杀伐敌人的武器。后来也变成了身份、军权的象征。

所以,这五把石钺出现在同一个墓葬中,让专家对墓主的身份浮想联翩。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曾为这个墓主人题下“崧泽王”三个字。

而这位王者统治的范围覆盖了长江下游,包括苏南、安徽、上海、浙江等地区。这意味着,朦胧的王权意识已经出现在了近6000年前的长三角,直到1000年后的良渚文化时期,人类正式进入拥有王权的国家文明。

良渚的国王,有了宫殿、大型祭祀台和水利设施,还会在狩猎后把“朋友圈”刻到陶罐上分享。

从石钺到玉钺,见证了五千年前的长三角,文明的进化历程。

玉器里

看到5000年前的长三角“朋友圈”

东山村遗址出土的另一件文物,也让我们惊讶。

那是一个刻着兽面纹的陶豆。在张家港博物馆里,大多陶器是素面的,仅有少数刻有纹饰。

“这种兽形和良渚时期比较接近。”黄莺告诉记者,“它可能和早期的神权相关,但还不成熟。”

这种兽纹只出现在个别的陶豆上,没有形成定制,也没有大范围流行,说明它是崧泽时期的先民对神的朦胧想象。

这种朦胧而不固定的想象,同样也出现在了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在这个距今5800-5200年的遗址里,弯弯的玉璜是凌家滩玉器的代表,玉璜两头的虎面,比东山村的兽面纹要更精致。

不仅如此,凌家滩的墓葬里还有玉龙、玉鹰、玉猪、玉人……

我们仿佛看到了原始部落图腾崇拜“百家争鸣”的样貌。

而这些风格不一的兽纹和人形,最终在良渚文化最重要的礼器——玉琮中得到了统一:神人兽面神徽。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陆建芳在他的《良渚文化墓葬研究》中提到,“兽面代表死神,与人面代表的祖先合体。”

“凌家滩的玉器在长江沿岸地区分布很广,往上能到重庆,在重庆的巫山大水田遗址就发现了凌家滩最典型的花边形的玉璜,往下到浙江安吉等地。”凌家滩遗址第三任考古领队张小雷说,“通过这个玉璜,我们可以研究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文化交往。而长江下游内部是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皖西南有薛家岗文化,皖江中游有凌家滩文化,再到下游崧泽文化,他们之间的文化面貌非常相似。”

“这也就是现在的长三角一个最早的雏形。”张小雷说。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张建伟】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从六大维度透视中国“十四五”发展成就 “风景这边独好!”

央视网消息: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发布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了“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就。江金权表示,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

山东省聊城市原一级巡视员田中俊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0月24日通报,据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聊城市原一级巡视员田中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山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及玥 责任编辑:刘亮

农文旅融合添新彩!苏阿两地供销与文旅企业座谈共绘协作发展新蓝图

每日新闻网讯(徐小芮)2025年10月21日,阿克苏地区供销系统与我会会员企业:苏疆同人(苏州)文旅科技有限公司交流座谈会在阿克苏供销集团成功举办。供销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施俊宏担任主持,苏阿两地政企代表汇聚...

【中国经济三季报】铁路货运与民航运输双双稳步增长 交通大动脉跑出加速度

央视网消息:记者10月23日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0.3亿吨,同比增长3.4%。物流产品持续优化升级,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前三季度,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有力。煤炭、冶炼物资、粮食等运输项目开...

古韵新章绘就两桥盛景——陈德民《两桥赋》艺术特色鉴析

每日新闻网讯:(王平 作者胡道林) 近读当代作家陈德民9月19日发表于《作家文汇》的《两桥赋》一文,宛如置身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强烈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带给读者的内心震撼。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精巧的结构和丰富的意象,全方位展现...

上海发布三项通告,加强第八届进博会期间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

央视网消息:据“上海发布”公众号消息,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确保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举行,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安全检查的通告》《关于加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枪...

中韩携手启新程 双校联办开新篇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韩国京东大学联合举办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项目开班仪式隆重举行       10月18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韩国京东大学联合举办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项目

共探高质量就业新路径!职业院校就业发展研讨会在烟台高新区召开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丽宁  10月15日,艾多美(中国)再度携手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捐赠30万元优抚与救助专项基金,用于帮扶因公牺牲、受伤、患病或面临家庭困难的公安民警、辅警及其家属。本次捐赠仪式在...

电车出行折射中国“十四五”绿色转型力度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电车出行折射中国“十四五”绿色转型力度  中新社记者 王梦瑶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中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到1.23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同比增长超45%,创历史新高。  如今,...

何以中国丨“金龟婿”的来历,竟与新疆这枚兵符有关?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枚小巧的铜龟符,别看它只有4.15厘米长、1.9厘米宽,厚度也才0.45厘米,却是一件响当当的国家一级文物!千年前,它可是能调动西域千军万马的“军事密码”。  198...

2024
11/01
16:21
张建伟
浏览量: 51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