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共绘“一带一路”新图景(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

共绘“一带一路”新图景(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9-04 06:14:20 | 点击:12010

  油画《海上丝路新枢纽——宁波舟山港》,作者马鑫、牡丹。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为“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注入蓬勃活力。从组织创作到自主创作,广大美术工作者用丹青华彩,生动描绘“一带一路”建设图景,深刻诠释丝路精神。今天,本版约请3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展示成果、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主题性美术创作提供启示。

  ——编  者  

  

  弘扬丝路精神  创作美术精品

  张  鹏

  “一带一路”建设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近年来,美术界加强组织统筹,精研“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在题材拓展、内涵深化、风格创新、人才培养、创作梯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源远流长的丝路精神,在美术工作者笔下焕发新光彩。

  从机构联动到区域互动,美术界聚力协作,以重点选题引领创作方向、带动“一带一路”主题创作。正在中国国家画院展出的“‘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首展)”,从“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中精选百余件力作进行展示,既涵盖丰富多彩的地域风貌,也表现了厚重多元的人文风情,从历史到当下,连缀起波澜壮阔的图景。该工程历时6年完成。中国国家画院发挥“国家队”的引领作用,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是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人类的“幸福路”,锚定创作方向,策划选题,调动院内外、海内外艺术家广泛参与,凝聚共识与合力。创作过程中,从选题论证、史料选择、探访考察、现场写生,到草图绘制、研究讨论等,中国国家画院均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通过邀请、创作、展示、收藏等方式,集聚起一批精品力作,形成学术影响,为“一带一路”主题创作提供了经验启示。

  不少地方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积极组织“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或艺术活动。如广西文联、广西美协等组织实施的“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便根据广西发展特色与优势制定选题方案,引导美术工作者围绕重大项目和活动,深入时代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生动展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厚重人文历史和时代新风貌。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旅厅、甘肃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一带一路”百校结好艺术展等,则通过学校联手文博单位、创研机构,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校园艺术交流与互学互鉴,形成体验、学习、创作、传播于一体的合作交流方式,既深化了“一带一路”主题创作,也加强了人才培养。

  许多机构立足自身学术优势开展组织创作。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国际版画交流项目”,以版画为媒介搭建起文化交流桥梁。驻留、展览、论坛、公教、公益活动等多元形式,不仅推动版画艺术创作,也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交流合作提供新途径。中国美协和中国铁建40余年来持续合作举办的“大路画展”,近年来以海内外“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进展为线索,用画笔展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惠及各方的美好画卷。其中,尤以表现“一带一路”建设者的作品最为突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视角各异。像蔡频春中国画《千山万水一线连》、张宇油画《绽放》、李景安油画《同在月光下》等作品,均抒发了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真实感受。

  “一带一路”主题创作也是国家重大美术创作工程、重大美术展事的重要组成内容。如“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张敏杰版画《进博会一角》以巨幅三联画形式,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盛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展览中,冯路敏等合作的油画《丝绸之路新篇章》、张及时油画《港口雄开万里流》等佳作频现。鸿篇巨制与历史长卷的宏大叙事,与小切口、微视角撬动的大命题交相辉映,异彩纷呈。

  一系列有组织的创作工程和交流项目,激发了“一带一路”主题创作活力,更打开了美术工作者的视野。越来越多美术工作者投身主题性创作,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展开多元艺术探索,为创作更多精品佳作奠定基础。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  

  

  以审美旨趣诠释价值观念

  于  洋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年来美术界掀起“一带一路”主题创作热潮,呈现出题材多维、风格多元、手法多样的特点。面对“一带一路”这一充满活力、内涵丰富的主题,如何对其进行多维度审美表达,成为美术工作者需要直面的时代课题。

  在对“一带一路”主题的理解不断深化中,一些美术工作者打破题材局限和思维定式,以富有新意的表达来展现这一主题的丰厚内涵。不少作品聚焦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以全景式构图铺陈宏大叙事,体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开辟了广阔空间。尤其是在展现中国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一批优秀美术创作通过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严谨生动的造型手法和艺术意象,诠释“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精神内核,为其未来发展注入活力。

  表现好历史时空中的当代丝路文化,是“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面向未来的重点课题。不少美术工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不断强化真实感受、激活艺术想象,跳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简单描绘,以新视角、新思考不断破题,展现丝路精神的深厚意蕴与时代价值。如杜大恺《雍凉吟》以大块面的水墨构成,呈现河西走廊的苍茫厚重与勃勃生机;胡明哲中国画《茶马古道新颜》诗意地展现当代女性的勤劳与美好。这些创作表明,完成好“一带一路”题材,要有根植历史、面向未来的胸襟,不断通过现实描绘挖掘其新内涵。

  以视觉语言展现“一带一路”建设的活力,是时代赋予美术工作者的文化使命。近年来,一些新创作展现着美术工作者的新思考,如马鑫、牡丹的油画《海上丝路新枢纽——宁波舟山港》、柴新春油画《一带一路崛起天山》、张相森水彩画《中欧班列始赣州》等作品,以不同视角和艺术手法表现了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内建设工程繁盛场景。孙博《笑迎五洲客》、任丽君《五洲四海——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庞凌宇《中国—东盟博览会》,则以大尺幅油画展现我国主场外交活动、国际交流活动的盛况。还有一些作品致力于表现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不断加深,如焦洋中国画《丝路史迹·朝宗入海》,以少年儿童学习海上丝绸之路知识的生动画面,展现青少年对于“一带一路”的求知热情和美好畅想。

  继续推动“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应进一步拓展题材内容,深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故实、风土人情和日常细节,从时代价值层面展现共建活力;同时,应深化艺术语言的美学建构,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作出既应时风又接地气的美术作品,强化这一主题的广度、深度与温度,力求通过这些作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国人更真切地感受世界。

  期盼更多美术工作者汲取经验,以开放包容的胸襟、“致广大、尽精微”的艺术精神,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以艺术创新深化主题探索

  卢志强

  我自幼生长于福建。东南沿海港口众多,使八闽大地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这些年,伴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的家乡在经贸、文化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促使我投身相关主题性美术创作。

  近年来,我先后参与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等,根据选题完成了一些大尺幅的中国画作品,还自主创作了一些小幅画作,希望通过“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深化对绘画技法和风格的思考,提升用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和水平,探索传统笔墨实现当代转型的新路径。

  脑中有思路,是完成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第一步。面对宏大主题,确立构思、营构画面,将创作意图和审美旨趣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品既要突出“重大”,又要使画面内容与真实事件相符,这需要创作者广泛阅读资料,进行实地探访,感受文化氛围,体悟真实情境。创作中,我并不刻意去还原某一具体事件,而是将人物动作设计得“姿态化”“有意味”,力求使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具有象征性,让“这一个”中包含“这一类”,使作品更具分量。

  胸中有丘壑,是创作者驾驭重大题材的必备能力。纵观主题性美术经典,多是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转化,给人“瞬间永恒化”的视觉感受。为追求这一效果,我常在创作中以平面化的处理方式将主体与背景统一起来,并通过疏密、聚散、虚实等变化,营造空间秩序感。比如在《海丝交响》创作中,我将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关的场景组合于同一画面中,强化作品主题。整体上,追求内容与形式相统一,避免概念式阐释主题,意在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呈现时代图景。

  笔下有推敲,主题性美术创作才能于细节中彰显丰厚意涵。照片是现实的拷贝,绘画是意象的表达。当代人视觉经验的不断丰富,对美术创作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创作者需要敏锐捕捉现实,在此基础上斟酌思量,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作品才能独具韵味。在创作中,我常常结合资料反复推敲细节。比如,重大主题创作往往需要设置一个视觉中心,让观者有凝视之处。为此,我反复斟酌画面中的人物安排,既突出主体,又增强画面张力和形式美感。同时,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其他元素,如在画面下方描绘一群海鸟振翅飞翔的情景来应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并以海鸟之“轻”与人物之“重”形成对比。除此以外,画面中还有许多细节彼此呼应,布局和谐,共同阐释宏大主题。

  画中有新意,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必然要求。在作品风格方面,我追求“陌生化”,探索主题性创作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比如,不完全按“随类赋彩”的原则去敷色。像海的颜色,照理应为蓝色,但这在中国画创作中很难处理,不容易画得美观。而且“海”在作品中所占面积往往较大,稍不注意用色就会影响到整体画面的色相。长期在海滨城市生活的人会发现,在夕阳辉映下,海面的波光常常呈玫瑰色。因此,在部分“一带一路”主题创作中,我选择用偏紫的浅玫瑰色画海,使之与画中以赭石加土黄为主的色调形成弱对比的补色关系,显得宁静、和谐、别样和陌生。这一实践也证明,艺术创新离不开从生活的沃土中汲取养分。

  参与“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让我既深刻感受到国家的新发展、新变化,也更加理解艺术之美不仅在于入古出新,还在于反映时代。我愿倾心致力于主题性美术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辟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审美新境。

  (作者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3日 08 版)

(责编:卫嘉、白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多家银行清理 “沉睡账户” 记住这几招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启动了“长期不动账户”管控或清理行动。之所以对这些账户管控清理,是为了助力打击洗钱、电诈等风险,防范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些账户里的余额还能正常取出吗?如何避免账户成为“长期不动户”?  记者梳理发现,...

自然资源部对浙江福建启动海洋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受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和强冷空气共同影响,预计未来72小时,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将出现一次风暴潮过程和灾害性海浪过程,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已发布风暴潮和近岸海浪黄色警报。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规定,自然资...

小猪“上楼”、刺梨闯“黔程” 现代化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价值跃升

央视网消息:这五年,不只是浙江,中国各地都立足本土资源,以科技赋能、全产业链打造激活传统农业:在河南,小猪“住高楼、坐电梯”已成现实;在贵州深山,小刺梨成为富民“金果”;在黑龙江抚远,“太空蔓越莓”正实践着科技兴农。一条...

“十四五”亮点丨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大国制造凸显硬核实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亮眼数据折射出大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顶住外部压力、经受风...

以科技力量筑牢全球粮食安全基石 多国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农业成就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在刚刚闭幕的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多位全球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在农业领域持续推进科研创新,为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贡献了中国...

今起我国大部地区将经历“断崖式”降温 北方大部“一夜入冬”

央视网消息:从10月15日起,一股较强冷空气过程来袭,新疆、内蒙古、京津冀等地成为降温核心区,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可谓是“一夜入冬”。新疆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出现降雪根据气象卫星监测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内蒙古...

网信办发布违法违规涉军自媒体账号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一些自媒体账号违反《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违规发布涉军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损害军队形象,社会影响恶劣。军地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处置了一批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及自媒体账号,现...

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5日,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中国海警依法开展的维权巡航活动。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刘亮

1.4万亿斤、4亿吨以上,充裕!透过数据看成效 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央视网消息:10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

“民众成真正输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美政府“停摆”苦果显现

中新网10月14日电 当地时间13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13天,美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这一轮“停摆”已开始影响国家经济。外媒指出,政府“停摆”苦果开始真正显现,在两党持续博弈的情况下,美国民众成为真正的输家。 ...

2023
09/04
06:14
浏览量: 1201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