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以全世界人民生命为赌注” 韩国大规模集会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表愤怒

“以全世界人民生命为赌注” 韩国大规模集会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表愤怒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7-04 14:32:07 | 点击:5622

韩国反对声浪高涨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7月1日在首尔市中心举行“谴责福岛核污染水海洋排放泛国民大会”,谴责日本政府计划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敦促韩国政府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一事明确表示反对。

  据共同民主党方面统计,当日有近十万人参加大会。党首李在明发言说,如果日本想要污染海洋,韩国政府应该堂堂正正表示反对。

  除了在野党,韩国众多市民团体近期频频在全国各地举行集会,呼吁共同阻止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6月29日,60多个民间团体组成“誓死反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放釜山市民总动员筹备委员会”,在釜山市政府前的广场举行记者会,敦促韩国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6月24日,“阻止日本放射性污染水排海全国行动”在首尔市政府附近举行今年5月以来第三次大规模集会,敦促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在陆地建设更多保管核污染水的设施。当日约有数千人参与集会,人们高举“保护太平洋”“向国际海洋法法庭起诉日本”“陆地保管(核污染水)”等标语,要求日本政府采取替代方案,在陆地上保管福岛核污染水。这一民间团体计划7月8日在首尔市中心举行第4次集会。

  6月24日,韩国市民团体“阻止日本放射性污染水排海全国行动”在首尔市政府附近举行今年5月以来第三次大规模集会。新华社/纽西斯通讯社

  6月12日,数千名渔民在首尔国会议事堂附近举行大规模集会,敦促韩国政府积极保护韩国渔民权益。集会者表示,韩国政府一再对日本筹备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放任不管,如果核污染水排海成为现实,韩国约10万渔民的生计将遭受严重冲击。

“焦虑感在韩国蔓延”

  参加7月1日集会的首尔市民赵翰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却以全世界人民生命为赌注(要将核污染水排海),这实在太过分了!”

  市民河妍熙告诉记者,大部分韩国人坚决反对日本单方面决定将核污染水排海,对于日本政府的一意孤行必须高度警惕。

  住在忠清北道镇川的林恩珠说,日本政府不顾反对强行排放核污染水“厚颜无耻”“违背良心”,破坏人类生命和生态界,这一行为会受到历史的审判。

  7月1日,民众手持“反对向海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字样的标语在韩国首尔参加集会。新华社发(李相浩摄)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日前报道,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导致焦虑感在韩国蔓延。不少韩国人担心排海影响海洋环境和海产品,因而正减少购买海鱼并囤积海盐。

  韩国盖洛普6月30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回答“是否担心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污染韩国海域和水产品”时,有八成受访者表示担心。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援引首尔智库峨山政策研究院日本问题专家崔恩美(音)的话报道说,福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安全和健康。核污染水排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将持续30年。

排海计划正加速推进

  据共同社2日报道,日本政府正加速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目的是大致能在今年夏季启动排海。

  据美联社6月30日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已经完成核污染水排海所需设备的建设施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称,如果进展顺利,东电预计将在一周内获得排海许可,不过,排海启动日期待定。

  2021年4月14日,韩国首尔的一家农协连锁超市的水产商品货架前打出“抵制日本”、“本店不销售日本产产品”等标语,对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表示抗议。 新华社发(徐儒锡摄)

  日本政府2021年4月13日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理由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核污染水存储罐已快存满。按东电说法,到今年夏秋之际核污染水将“无处可存”,不排放入海将耽误核电站的报废工作。

  然而,真的是“无处可存”了吗?并不是!

  就算核电站内没有更多地方用以新建存储罐,核电站周边这么多空地为什么不利用呢?东电对此的解释是,周边空地非东电所有。

  这就奇怪了,众所周知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大片土地已成“无人区”,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东电,只要有解决核污染水存储问题的决心,是可以购入土地,以空间换时间,最终找到更好的核污染水处理方案。

  然而,日本却选择将核污染水排海。诚如参加集会的赵翰基所言,日本在“以全世界人民生命为赌注”。(记者:陆睿、陈怡、杨畅、金颢旼、冯武勇;剪辑:来辰旭(实习)、淡然;编辑:陈丹、王申、闫珺岩、徐晓蕾)

【责任编辑:张旭烨 吴轶楠 】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多家银行清理 “沉睡账户” 记住这几招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启动了“长期不动账户”管控或清理行动。之所以对这些账户管控清理,是为了助力打击洗钱、电诈等风险,防范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些账户里的余额还能正常取出吗?如何避免账户成为“长期不动户”?  记者梳理发现,...

自然资源部对浙江福建启动海洋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受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和强冷空气共同影响,预计未来72小时,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将出现一次风暴潮过程和灾害性海浪过程,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已发布风暴潮和近岸海浪黄色警报。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规定,自然资...

小猪“上楼”、刺梨闯“黔程” 现代化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价值跃升

央视网消息:这五年,不只是浙江,中国各地都立足本土资源,以科技赋能、全产业链打造激活传统农业:在河南,小猪“住高楼、坐电梯”已成现实;在贵州深山,小刺梨成为富民“金果”;在黑龙江抚远,“太空蔓越莓”正实践着科技兴农。一条...

“十四五”亮点丨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大国制造凸显硬核实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亮眼数据折射出大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顶住外部压力、经受风...

以科技力量筑牢全球粮食安全基石 多国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农业成就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在刚刚闭幕的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多位全球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在农业领域持续推进科研创新,为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贡献了中国...

今起我国大部地区将经历“断崖式”降温 北方大部“一夜入冬”

央视网消息:从10月15日起,一股较强冷空气过程来袭,新疆、内蒙古、京津冀等地成为降温核心区,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可谓是“一夜入冬”。新疆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出现降雪根据气象卫星监测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内蒙古...

网信办发布违法违规涉军自媒体账号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一些自媒体账号违反《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违规发布涉军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损害军队形象,社会影响恶劣。军地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处置了一批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及自媒体账号,现...

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5日,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中国海警依法开展的维权巡航活动。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刘亮

1.4万亿斤、4亿吨以上,充裕!透过数据看成效 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央视网消息:10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

“民众成真正输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美政府“停摆”苦果显现

中新网10月14日电 当地时间13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13天,美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这一轮“停摆”已开始影响国家经济。外媒指出,政府“停摆”苦果开始真正显现,在两党持续博弈的情况下,美国民众成为真正的输家。 ...

2023
07/04
14:32
浏览量: 562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