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浦江奔涌,潮起东方 《城市风华录》走进上海

浦江奔涌,潮起东方 《城市风华录》走进上海

来源:央视一套 | 时间:2025-09-13 17:55:08 | 点击:922

9月13日20:00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将推出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上海篇。本期节目由总台主持人撒贝宁、王嘉宁,与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演员郑恺一同组成“风华团”,带你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节目将以“潮”为主线,通过骑行的方式,从海派潮音、民生暖潮、澎湃商潮、创新智潮等多角度,看上海如何在历史的图景上绣出现代的繁花,在潮涌东方的壮阔中,书写属于人民的城市传奇。

  在顶流打卡地豫园、张园

  体验最地道的海派生活

  海派文化,指的是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近代中西文明碰撞融合,形成的开放创新、多元包容的现代都市文化。要想感受江南文化的魅力,豫园,是一定要去的。

  一杯好茶,一口葱油饼,当你穿梭在豫园的九曲回廊旁,青石板路的缝隙里仿佛还能听见百年前的叫卖声。这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园林,如今仍是上海最热闹的所在——日均客流高达10万人次。它是上海老城厢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之一,既有来湖心亭喝早茶的老街坊,也有穿着汉服打卡的年轻人,“吃讲茶”的传统还在延续,只是茶桌旁多了外国游客与年轻人的身影,这里成为当下最时尚的打卡地。

  骑行拐进张园的石库门弄堂,百年的时光在这里折叠。这里曾经是近代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之一,如今的张园不仅是历史建筑群,还是上海消费、艺术展览、文化体验的核心地标之一。这里也见证了沪上多个“第一”,是当时新鲜事物的亮相地,比如中国首个商业户外电灯点亮、首个自行车赛举办、首个室外照相馆开业和中国邮政首枚纪念邮戳发行等都曾在这里轮番登场,大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精华也浓缩其中,成为近现代上海潮流与创新的见证者。

  曾经的“海上第一名园”,如今成为很多国际品牌的“全球新品首发地”。自2022年底张园西区率先揭幕以来,这里累计入驻40余个国际品牌,联动知名品牌举办260余场首发、首秀、首展等高品质活动,涵盖文商旅体等多领域,日均客流高峰时达到9.2万人次,221平方米的保税仓里,国际大牌新品正有序开展保税展示交易。张园东区的“华严里”通过432个步履式移位机器人,让超大石库门建筑群在地上平稳行走,正是为了拓展张园地下生长的更多空间,同时保护好这些百年建筑。

  张园在城市更新中首创“保护性征收”模式,征收前通过两轮征询让居民深度参与决策过程,正是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落到了实处,成为老街区更新中居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上海的魅力之处,在于能让人们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感受到时尚的温度,而这一切,正是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精神的体现。

  从硬核往事到艺术浪潮

  打卡“文艺天花板”徐汇滨江

  如今已是新晋“微度假胜地”的徐汇滨江,藏着一段满是力量感的硬核过往——这里曾是轰鸣运转近百年的亚洲最大水泥厂,上海海关大楼、国际饭店等城市地标拔地而起时,正是用这里生产的水泥筑牢了坚实根基。而这份深邃的工业基因,从不是这片土地的偶然印记,而是刻在肌理中的底色。

  若把时光指针往回拨,徐汇滨江的工业记忆远不只一座水泥厂,这里曾是一条横跨“水陆空”的工业遗产带,也是20世纪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聚集着上海铁路南浦站、上海北票煤码头、上海飞机制造厂、龙华机场、上海水泥厂、白猫集团、上海市第六粮食仓库等大工业厂区。

  如今,这片载满工业记忆的土地,完成了一场惊艳的逆袭,写就上海最动人的城市更新故事:老船坞的钢铁骨架没有被拆除,反而托起了“梦船坞”艺术舞台的璀璨光影;水泥厂的散装水泥库,摇身变成能俯瞰黄浦江的观景平台,还改造成了专业的攀岩馆;北票码头的“煤漏斗”,则成为美术馆空间里独具工业美学的“斗廊”。这份蜕变,亦延伸至生态领域——就连曾被冠以“臭水沟”之名的苏州河,也历经持续治理重焕清澈本色,不仅成为滋养城市生活的“幸福河”,更串联起两岸的旖旎风光,为城市生态画卷添上了灵动一笔。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一江一河”的变化里,工业的印记未远,生活的诗意已至,新旧交织间,藏着上海最动人的焕新故事。

  在亚洲最大温室花园

  感受上海人的chill生活

  走进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温室花园,仿佛掉进了童话的世界:3个足球场大的空间里,猴面包树、沙漠玫瑰、弥勒异木棉等全球珍稀花草肆意生长。最让人惊喜的是“花座球属仙人球”,这个自带喜感的小家伙成了市民争相拍照的明星,其周边文创更是抢手货。

  作为亚洲最大的温室花园,这里地上总占地面积有2.2万平方米,是集历史、自然、科技于一体的生态综合体。温室花园分为三大主题空间,囊括了沙漠、雨林、峡谷不同风光,汇集了全球五大洲3000余种植物,通过沉浸式游览,游客们可以感受从植物到“博物+文化”的延展。

  作为全龄友好的乐园,孩子们在云雾峡谷的浅水池里踩水,一边玩耍一边感受自然的乐趣。而不远处的“沪上阿勒泰”草坪上,天气一好就“长满”了上海市民。谁能想到,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前身是上钢三厂,正是经历两次蝶变才成为现在上海超chill的公共休闲场地。

  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让市民享受永续的自然生态与融合创新的文化。

  一部手机玩转生活

  “量子城市”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上海,正在生长出一座“量子城市”——它并非物理意义上的量子,而是基于空间智能创新构建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借用量子纠缠的概念,这座城市的现实与虚拟正实现深度联动,让治理更智能,让生活更鲜活。

  70多年间,曹杨新村从1000多户发展为4万余户,常住人口约10万的市中心社区,其中近4万老年人的养老助老需求迫切,也面临智慧城市进程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如今,在这个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一部手机就能玩转生活:老人用 “美好生活掌中宝” 提议社区食堂上新老上海美食,宝妈在线预约宝宝屋的托育名额,居民们还能在手机上便捷挂号、查看当日菜价等,科技让社区的资源调配像钟表一样精准。

  从“一老一小”的需求出发,科技在这里是便捷生活的助力器。“美好生活掌中宝”只是上海曹杨新村首批试点的场景之一,以数字化手段提高城市规划、城市更新、服务治理水平,向世界展示一座现代化的人民城市,其现代化不仅仅是摩天大楼的高度,还是其为民情怀的厚度、治理智慧的深度和人文关怀的温度。

  上海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其治理实践不仅为全球超大城市提供了中国方案,更向世界生动讲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从东方明珠到陆家嘴“三件套”

  上海的最高点在哪?

  一边是百年历史的外滩,一边是摩天大楼林立的陆家嘴,作为沪上顶流打卡地之一的白玉兰观景台——这座由直升机停机坪打造的“天空舞台”,给“风华团”一个全新打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视角。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海关大楼、和平饭店、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从陆家嘴“三件套”到万国建筑博览群,每个大楼背后都有很多故事,藏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密码,过去与现在在此对话。19世纪中后期起,外滩成为上海核心,外资与华资银行聚集,各国建筑师在此留下50余幢风格各异的建筑,经多次重建,见证上海远东金融中心崛起。

  外滩的崛起得益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的航运优势。上海开埠后,这里成为贸易枢纽,背靠中心城区的区位更显重要。其引入现代金融体系,推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是金融改革先行区,浓缩中国金融百年发展。外滩每一束灯光的明暗交错间,都是这座城市以金融为脉的生动注脚,既延续着历史深处的金融基因,更续写着它作为全球金融高地,不断向世界展现的开放、包容与创新的壮阔篇章。

  上海的最高点在哪?陆家嘴的天际线,是浦东开发开放的立体史诗。从24米消防瞭望塔,到468米东方明珠奠基起步、420.5米金茂大厦初立金融骨架、492米环球金融中心加速全球化,再到632米上海中心大厦登顶世界高度,600余米的攀升,勾勒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崛起轨迹。

  如今的陆家嘴,以“四高”续写传奇:4.7万企业、50万从业者在此汇聚,8000余家金融机构扎根,6643亿元区域GDP与50多个“全国第一”,见证这片土地从农田到全球资本高地的蜕变,成就震撼世界的浦东奇迹。

  浦东的故事仍在续写,而上海作为开发开放的引擎,正以更宏阔的视野带动长三角与长江流域共赴新篇章。回望近四十载,城市发展曾聚力核心城区深耕;如今,它以辐射带动激活全域动能。这场现代化城市体系的优化实践,既为自身能级跃升注入新动能,更为中国超大城市的现代化转型留下可复制的“上海范式”。

  在上海璀璨的夜幕下,《城市风华录》上海篇的旅程即将结束,但上海的故事永远在路上。9月13日,让我们跟随“风华团”的脚步,在这座“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城市里,感受“人民城市”的温度与高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多家银行清理 “沉睡账户” 记住这几招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启动了“长期不动账户”管控或清理行动。之所以对这些账户管控清理,是为了助力打击洗钱、电诈等风险,防范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些账户里的余额还能正常取出吗?如何避免账户成为“长期不动户”?  记者梳理发现,...

自然资源部对浙江福建启动海洋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受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和强冷空气共同影响,预计未来72小时,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将出现一次风暴潮过程和灾害性海浪过程,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已发布风暴潮和近岸海浪黄色警报。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规定,自然资...

小猪“上楼”、刺梨闯“黔程” 现代化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价值跃升

央视网消息:这五年,不只是浙江,中国各地都立足本土资源,以科技赋能、全产业链打造激活传统农业:在河南,小猪“住高楼、坐电梯”已成现实;在贵州深山,小刺梨成为富民“金果”;在黑龙江抚远,“太空蔓越莓”正实践着科技兴农。一条...

“十四五”亮点丨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大国制造凸显硬核实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亮眼数据折射出大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顶住外部压力、经受风...

以科技力量筑牢全球粮食安全基石 多国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农业成就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在刚刚闭幕的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多位全球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在农业领域持续推进科研创新,为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贡献了中国...

今起我国大部地区将经历“断崖式”降温 北方大部“一夜入冬”

央视网消息:从10月15日起,一股较强冷空气过程来袭,新疆、内蒙古、京津冀等地成为降温核心区,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可谓是“一夜入冬”。新疆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出现降雪根据气象卫星监测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内蒙古...

网信办发布违法违规涉军自媒体账号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一些自媒体账号违反《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违规发布涉军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损害军队形象,社会影响恶劣。军地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处置了一批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及自媒体账号,现...

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5日,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中国海警依法开展的维权巡航活动。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刘亮

1.4万亿斤、4亿吨以上,充裕!透过数据看成效 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央视网消息:10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

“民众成真正输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美政府“停摆”苦果显现

中新网10月14日电 当地时间13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13天,美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这一轮“停摆”已开始影响国家经济。外媒指出,政府“停摆”苦果开始真正显现,在两党持续博弈的情况下,美国民众成为真正的输家。 ...

2025
09/13
17:55
浏览量: 92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