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任亚军
7号立秋啦,信息通过电波迅速的传播,众说纷纭,总之我知道了从今天开始就是秋天了!立秋刚过,北京的秋意便以孩童变脸般的迅疾降临。前日还蒸腾着三十五度的暑气,一夜之间就跌落到二十二度,温差拉扯出的不适,倒像给浮躁的世间泼了瓢冷水。这种自然的张弛,本是天地循环的常态,却总有人学不会适应一一恰如那些逐利的放贷者,起初捧着高额利息时眉开眼笑,待利钱稍减便怨声载道,仿佛全世界都亏负了他;及至老板破产,能讨回本金便觉万幸;最后连人都跑了,竟连听到对方接电话都成了奢求。由贪得无厌到逆来顺受,这弯弯曲曲的心态轨迹,道尽了私欲膨胀时的狰狞与破灭后的狼狈。
人这东西,有时真经不起细看。见胜兆便蜂拥而至,见败兆便作鸟兽散,早已是世相常态。酒桌上推杯换盏的热闹,从不是患难与共的凭证;得意时围拢的赞歌,转身就可能变成落魄时的唾沫。多少所谓"朋友",平日里称兄道弟,临到利害关头,捅出的刀子比敌人还要锋利。更可怪的是,那些不请自来的善意,往往被视作廉价的施舍而遭轻慢,甚至被恶意损毁。造物主赐下阳光,偏有人嫌其灼热;降下雨雪,又怨其寒凉;就连维系生命的空气-一这最无私的馈赠,竟也能被一己之私随意污染。这般予取予求的蛮横,恰如把下雨的权力交给卖伞人,世间再无晴日可期。
《道德经》里说"反者道之动",这"反"字藏着天机。热到极致便是凉,盛到顶点终会衰,私欲的野火越是炽烈,烧尽的就越是自身的立足之地。那些只看得见眼前三寸利益的人,总以为占尽便宜是本事,却不知"多行不义必自毙"从不是虚言。就像这初秋,看似送来凉爽,实则是严冬的前哨,要给那些只知趋炎附势的"三季人",慢慢掘好认知的坟墓。
天地从不含私。暑气的酷烈滋养万物,秋风的萧瑟酝酿丰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环环相扣从不错乱。反观人心,若总以私利为秤,掂量的从来不是是非,而是得失。慷一己之欲,损他人之安,到头来无非两种结局:要么物极必反,独吞苦果;要么同归于尽,徒留笑柄。
凉秋已至,寒暑交替间,最该清醒的,是那颗被欲望裹挟的心。天道循环从不会为谁破例,就像昼夜更迭,从不会因为谁的喜好而改变。认清这一点,或许才能在名利场中,守住几分本该有的体面。(2025年7月8日)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