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开罗闹市中的书香绿洲(零时差)

开罗闹市中的书香绿洲(零时差)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27 14:46:30 | 点击:580

书 市

AI图片

开罗是一座热闹的城市,市中心阿塔巴广场一带尤甚。商贩的吆喝声,扩音喇叭里一遍遍播放的叫卖声不绝如缕。在这片声浪和人流组成的汪洋中,若稍稍偏转方向,就会发现,与喧闹近在咫尺的地方,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僻静角落,那便是“阿兹巴基亚墙”书市。

跨过人潮涌动的街道,一头扎进书市,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三条狭窄巷道纵横交错,百余家书店静静铺展在每条巷道的两侧,书从地面一直垒到屋顶,蔚为壮观。这里的一切都放慢了节奏,无处不在的泛黄的书,像一道用知识砌成的智慧之墙,将浮躁和嘈杂隔绝在外。

穿褪色长袍的书商胡赛姆,正用驼毛刷轻掸一本旧书的积尘。这是1956年第一版《开罗三部曲》,书脊的烫金已氧化成暗铜色。“马哈福兹生前每周都来。”他掀开内页,露出作家亲笔校订的蓝墨水批注,字迹间还隐约留着当年的茶渍。

纳吉布·马哈福兹是埃及文坛巨擘,也是迄今唯一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阿拉伯作家。马哈福兹拥有大量读者,来阿兹巴基亚墙书市购买他作品的人很多。书市墙壁的砖缝里,还嵌着半片风干了的玫瑰花瓣,据说是他的某位读者当初留下的天然书签。

阿兹巴基亚墙书市始建于1907年,是阿拉伯国家和整个中东地区最早、最大的一家旧书市,因旁边有一座著名的阿兹巴基亚花园得名。19世纪,这里是知识分子、作家和艺术家聚会的地方,书商们便开始把书籍带来售卖,他们在花园的围墙四周甚至围墙上面陈列书籍,阿兹巴基亚墙书市的名字不胫而走。

不过,胡赛姆告诉我,书市的名字还有一个来历。因这里地方太小,每家书店的书都多得无处安放,便从地面一路堆叠至屋顶。远望之下,书影重重,密如林立的方阵,宛若一堵由思想砌就、由智慧镶嵌的书墙,遂称之为阿兹巴基亚墙书市。

漫步书市,时空仿佛在这里折叠:1896年的《金字塔报》头版,刊登着开罗第一辆有轨电车开通的新闻,泛黄的纸页上仿佛还存有人们喜悦的表情;20世纪30年代开罗大学的油印哲学讲义,与当代诗人的手稿进行着跨时空对话;某个角落堆着成捆的旧课本,封底用铅笔写着“法蒂玛,六年级”,墨迹干涸的阿拉伯数字价签显示仅售5埃镑(1美元约合50埃镑)。

在今年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前,我再一次来到阿兹巴基亚墙书市,淘得图书几本,包括两本与马哈福兹齐名的同时代埃及作家伊哈桑·阿卜杜·古杜斯的小说集,三本埃及著名盲人作家、有着“文学之父”之称的塔哈·侯赛因的《日子》,两本《阿拉伯散文诗歌选》,一本阿拉伯古典文学——贾希兹的《吝人列传》。

还有两本,是关于中国的,一本是沈从文的《边城》阿拉伯语译本,另一本是阿拉伯学者哈兹阿勒·麦吉迪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分上下两卷,加起来1000多页,堪称煌煌巨著,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难看出,字里行间,承载着作者对中华文明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入思索,也倾注了他对中国的情感。

难能可贵的是,在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达80%的埃及,许多人依然钟情最原始的淘书方式。学生们蹲在地上翻找教科书,手指在书脊间游走;穿着黑袍的妇人坐在角落,把婴儿安放在铺着旧围巾的纸箱里,自己则埋头翻阅几本《一千零一夜》,细细比对不同版本的插图与印刷;书店老板堪比检索系统,当我询问黎巴嫩作家哈利勒·纪伯伦的作品时,三家店主一齐指向巷道深处:“去哈桑那里,他有纪伯伦作品的初版精装本!”

阿兹巴基亚墙书市价格亲民,人们都买得起,这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在这里,知识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融入街头巷尾,属于每一个驻足翻阅的人。

埃及媒体报道说,阿兹巴基亚墙书市的书香传统早已融入城市基因。20世纪初书市诞生伊始,正是埃及民族意识觉醒的年代。那些藏在《古兰经》封皮里的革命传单,包着《一千零一夜》书衣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曾滋养出两代阿拉伯思想者。如今在周末的读书会上,仍能看到年轻人捧着纪伯伦的《先知》,读着1952年版的《埃及独立运动史》。

这种文化韧性在新冠疫情中愈发凸显。2021年管理部门试图将书市迁往郊区,数百名书商联名抗议:“我们的顾客70%是日薪不足10美元的普通市民,搬迁等于切断穷人的知识脐带。”当局最终妥协,并拨款加固了书市的遮阳棚。

当我抱着一摞总价不到200元人民币的旧书走出书市时,落日正将书墙染成驼红色。穿校服的女孩坐在《阿拉伯名人名言》堆成的小山上背诵课文,她的帆布书包里露出半截包着报纸的《基础物理学》。附近阿塔巴广场的喧嚣依旧,但在这里,翻书声、低语声和偶尔发出的惊喜轻呼,交织成另一种有内涵、更恒久的生活韵律。

开罗的旧书生态或许能给全球实体书店困境提供某种启示:当书店因种种原因改作其他场所,阿兹巴基亚墙书市的书商们仍恪守着最朴素的信条——“就让卖不出的书留在书架上,直到遇见需要它的人”。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务院安委办:坚决防范遏制小型餐饮场所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坚决防范遏制小型餐饮场所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通知。  近年来,吉林长春、宁夏银川、辽宁辽阳等地接连发生小型餐饮场所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

中国经济秋季报|政策“空间充足+工具丰富+储备常态化”为稳中有进添底气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没有变,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展望下阶段,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从发展态势看,前三季度经济平稳增长...

多家银行清理 “沉睡账户” 记住这几招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启动了“长期不动账户”管控或清理行动。之所以对这些账户管控清理,是为了助力打击洗钱、电诈等风险,防范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些账户里的余额还能正常取出吗?如何避免账户成为“长期不动户”?  记者梳理发现,...

自然资源部对浙江福建启动海洋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受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和强冷空气共同影响,预计未来72小时,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将出现一次风暴潮过程和灾害性海浪过程,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已发布风暴潮和近岸海浪黄色警报。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规定,自然资...

小猪“上楼”、刺梨闯“黔程” 现代化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价值跃升

央视网消息:这五年,不只是浙江,中国各地都立足本土资源,以科技赋能、全产业链打造激活传统农业:在河南,小猪“住高楼、坐电梯”已成现实;在贵州深山,小刺梨成为富民“金果”;在黑龙江抚远,“太空蔓越莓”正实践着科技兴农。一条...

“十四五”亮点丨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大国制造凸显硬核实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亮眼数据折射出大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顶住外部压力、经受风...

以科技力量筑牢全球粮食安全基石 多国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农业成就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在刚刚闭幕的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多位全球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在农业领域持续推进科研创新,为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贡献了中国...

今起我国大部地区将经历“断崖式”降温 北方大部“一夜入冬”

央视网消息:从10月15日起,一股较强冷空气过程来袭,新疆、内蒙古、京津冀等地成为降温核心区,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可谓是“一夜入冬”。新疆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出现降雪根据气象卫星监测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内蒙古...

网信办发布违法违规涉军自媒体账号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一些自媒体账号违反《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违规发布涉军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损害军队形象,社会影响恶劣。军地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处置了一批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及自媒体账号,现...

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5日,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中国海警依法开展的维权巡航活动。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刘亮

2025
04/27
14:46
浏览量: 58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