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史通》:刘知幾的所思所想

《史通》:刘知幾的所思所想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1 14:24:23 | 点击:691

王嘉川

《史通》自问世之后,一直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代以来,由于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在历史学科中的地位更加突显,《史通》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可以说,《史通》以其卓越的史学成就与贡献,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堪称不朽的经典之作。在《史通》中,刘知幾坦然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其学术思想表露得比较充分。

以重人事、轻天命为特征的不彻底的无神论思想

刘知幾在《史通·杂说上》评论《史记》时,通过列举正反两方面多个事例,详细阐述了他不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在他看来,无论功业成败,无论国灭身亡还是坐登大宝,都是人们主观努力的结果。他肯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的主观作用决定的,并不是天命在事先主宰着一切。但他也认为,天命还是存在的,并随人事而转移。显然,他是认为人事是第一位的,天命是第二位的;既强调了人事对于历史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也达到了宣扬“天予善人”,天命惩恶扬善的目的。由此可知,他不是不讲天命、不承认天命的作用,而是反对离开人事而单纯地讲说天命、推命而论。

正因如此,刘知幾在解释历史现象时,皆能坚持以人事为主,不简单地归结于天命;对史书的内容,也强调不应记载与人事无关的“天道”,而要以人事为历史的中心,这在《书志》《书事》两篇中讲论得非常明确。但《书志》中也真真切切地大声疾呼:“灾祥之作,以表吉凶,此理昭昭,不易诬也”,因而对那些“事关军国,理涉兴亡”和“肇彰先觉,取验将来”的灾祥,予以记载,“其谁曰不然!”对灾异祥瑞的灵验很是相信。在《汉书五行志错误》中,他从八个方面,不厌其烦地批评刘向、班固等人对各种灾异与人事关系所作的荒谬解释,指责他们多滥、非精、无识,然后以真理在我的高高在上的姿态,重新将各种灾异与人事的关系一一作出解释说明、推演引申,“以所谓‘高深的’神学理论,驳斥别人庸俗的神学理论”。其强聒不舍、斤斤争辩的劲头,足见其对灾祥与人事相配关系的深信不疑。

很明显,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刘知幾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的思想还处于一个矛盾的复杂体状态,虽然“基本上是倾向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传统”,但还没有达到无神论,是以重人事、轻天命为特征的不彻底的无神论思想。

反对简单地以政治成败评论历史人物

《史通》这一历史思想的明显体现,是在《称谓》和《编次》中,通过反对以往史书不为更始皇帝刘玄设立帝纪并直呼其名的做法,明确反对成王败寇的正统历史观念。刘知幾在《自叙》中说,他在少年时就觉得范晔《后汉书》宜为刘玄立帝纪,后来读书益多,才知道东汉张衡也提出过这一观点。到三十年后写《史通》时,他将这一观点公开亮明,提出要把刘玄本纪列于光武帝刘秀之前,指出班固等东汉朝臣奉命纂修《东观汉记》,不敢如此书写,情有可原,但东汉以后的史学家如范晔,就不该再沿袭班固等人的做法,而应予以改革。显然,刘知幾是把他的观点作为千古不易之论来看待的,他把自己当作了真理的化身。而其立论的根据,只是刘秀曾经称臣于刘玄的事实,而把刘玄的失败、刘秀的成功完全抛在了一边,明显地体现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

由于时代和见识的局限,刘知幾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对农民起义及其领袖持贬斥态度,不但动辄以盗贼、寇贼等蔑称相加,而且还因此反对将项羽列入本纪,在《本纪》中说“项羽僭盗而死,未得成君”,就算“羽窃帝名,正可抑同群盗”,批评《史记》将项羽列入本纪是“求名责实,再三乖谬”;同理,他也反对将陈胜列于世家,批评《史记》列陈胜于世家是个错误。与此相反,他对帝王将相表现出深深的艳羡和推崇之意,如《书志》中宣称“帝王苗裔,公侯子孙,余庆所钟,百世无绝”,要求在国史中立氏族志予以记载。这些论述,都凸显了他未能彻底地坚持不以成败论人的思想观念,是其阶级局限性的表现。

强调历史进步论

《史通》肯定历史发展中,古今是有变化的。《叙事》强调作者撰写史书要使用当时的语言文字,不可模拟古时古人的言语,以便“考时俗之不同,察古今之有异”。《烦省》强调“古今不同,势使之然”,认为历史奔腾不息向前发展,是古今变化的原因。《六家》指出:“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该篇大旨就是阐明,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产生出六种主要史书体裁及其流派,另一方面,因不能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四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就从考察史书体裁发展演变的角度,强调了古今历史的变动发展的事实。紧接着,《二体》又指出,从三皇五帝到西周时期,文字记载简略,史书并无完备的体裁可言,只是到了战国秦汉时期,“载笔之体,于斯备矣”。认识到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越来越进步,这就一笔否定了把上古三代说成是黄金时代的历史退化论,表现了朴素的历史进化思想。

《史通》强调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同时,更要适俗随时,与时更革。《烦省》指出,早期史书全都记事简略,后来史书则记事详细,这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结果,倘若再以前人的简略为标准而批评后人的详细繁富,则“不亦谬乎!”强调在变动的历史过程中,不能以前人为标准,而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题目》明确反对设立书名和篇名时“习旧捐新,虽得稽古之宜,未达从时之义”的做法。《称谓》列举了一些史书对历史人物的称呼用语,然后指出:“凡此诸名,皆出当代,史臣编录,无复张弛。盖取叶随时,不藉稽古。”《摸拟》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异”,《因习》说“三王各异礼,五帝不同乐,故《传》称因俗,《易》贵随时”,这都是强调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适时改革,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但适俗随时并不是要与过去的历史一刀两断,并不就是直接否定过去、否定历史。只有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结合实际,应时变通,予以创造性地推陈出新,才能“庶几可以无大过”。

坚持以传统儒学思想为治史理念之本

《史通》的《疑古》《惑经》两篇,对儒家盛称出于圣人孔子之手的《尚书》《春秋》二书,从史学求实的角度,指出其记事不实的错误,称《尚书》有可疑者十条,《春秋》有不可理解者十二条、虚美者五条。但通观《史通》全书,刘知幾对这两部书还是以推崇为第一位的,是把二者定格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

毫无疑问,《史通》的政治思想、是非标准,仍然是儒家所标榜的名教思想。在这个根本点上,《史通》并没有一点“非圣无法”的意识,它对孔子和《春秋》等儒家经典的批评质疑,只是从史书必须实录记事的角度进行的,并不关儒学思想本身。诚如当代研究者所言,刘知幾并不贬低孔子、轻视经书,相反,儒家经典是《史通》全书的主导思想,他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推崇是无以复加的,认为儒家经典的地位远在史书、子书等之上,他在评论史书史家时,也以是否合乎圣人、经典之说为褒贬标准,并没有批判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没有冲破儒家思想的束缚,“他甚至有若干处指责《尚书》《春秋》所载不符合‘名教’,该隐讳而不隐讳”。总之,“知幾既不反儒,更不薄孔,这是我们现在研究刘知幾史学思想必须掌握的钥匙。”

相对于求真求实的史学精神来说,在刘知幾这里,儒学名教观念是更高层次的、居于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直书实录只是具体的行事准则;他所要求的直书实录,并不是无条件地进行的,而是在儒学名教观念指导和支配下进行的。在他身上,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连体并生的上下辖属关系,儒学名教观念统摄着直书实录,指导着直书实录的进行,如果牵涉到名教问题,则自然是首先服从名教的观念。这是刘知幾的历史局限,是《史通》的不足,需要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予以正确看待,而不能苛求作者必须超越当时的主流思想状态。(作者为扬州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AI陕联世界 | 制造大省“智”变 陕西科技迈向“新质”赛道

从秦代木鸢承载的飞天遐想,到唐代壁画里的“飞天”期许,中国人自古便藏着对苍穹的向往。如今,烈焰划破三秦大地上空,14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的轰鸣震彻旷野;宝鸡的生产车间里,钛合金材料在精密机床控制下渐成航空部件的雏形;府谷...

霜降轻至 万物轻披银纱

每日新闻网讯  李敏谦      霜降轻至,万物轻披银纱,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在静谧中勾勒出一幅幅梦幻画卷。      采桑子(霜降时节)金风渐紧凋芳树,叶扫琼轩。

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2.62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2.62万亿元,同比增长6.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进出口3.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习近平主席出访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董雪、马卓言)应大韩民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4日在例行记者...

未来5年蕴藏哪些新机遇?透过数个“新增长点”看中国经济值得期待

央视网消息:通过24日的这场新闻发布会,能够看到未来五年中国经济里怎样的新机遇?来看记者的观察报道。“十五五”也就是接下来5年,中国经济有哪些新的增长点?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24日举行。在国家发展改...

外交部: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坚持走和平道路

10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日本拟增长防卫费事项提问。  郭嘉昆表示,关于日本防卫费增长问题,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日本军事安全动向一直备受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近年来,日方大幅调整...

拥抱姥姥

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袁志华我拥抱了姥姥今夜凌晨二时睡的最香、最浓、最沉的时候我亲爱的姥姥又一次进入我的梦里是那么清晰,又是那么久违有场景、有对话、有动作在袁楼院子一角姥姥正在掏粪(那时候自家沤粪种田)我问她还能干的动吗?...

看!身边故事里的“十四五”民生答卷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人民过上好日...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吴天忠:以问引思 点亮求知

 吴天忠,海南中学物理高级教师,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  从教25年,吴天忠深信爱心成就教育,他是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的“忠哥”。他采用“抛锚式”教学,注重实验教学与课堂互动,构建思维磁场,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

把二氧化碳“锁”回深海(“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硬核突破②)

  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恩平15-1平台。该平台于今年5月22日投入使用。  中国海油供图(新华社发)  山东省东营市是国内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装备种类较为齐全的区域之一,CCUS产...

2025
02/11
14:24
浏览量: 69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拥抱姥姥

拥抱姥姥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