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七律 · 春节三韵醉、游、睡

七律 · 春节三韵醉、游、睡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1-31 21:57:00 | 点击:6852

每日新闻网讯  诗文/邓淦群

1.jpg 

醉卧桃源梦未央,游心天地意飞扬。

千山万水皆入画,醉眼朦胧看四方。

游历人间春色里,醉舞风中笑语长。

睡去浮华心自静,醒来日月换新装。

2.jpg 

      解析:此诗以“醉、游、睡”为题,描绘了春节期间的闲适与惬意。首联“醉卧桃源梦未央,游心天地意飞扬”,以醉卧桃源和游心天地开篇,奠定了全诗轻松愉悦的氛围。颔联“千山万水皆入画,醉眼朦胧看四方”,进一步描绘了醉中游历的美好景象,醉眼朦胧中,千山万水皆成画卷。颈联“游历人间春色里,醉舞风中笑语长”,继续抒发游历的欢愉,醉舞风中,笑语盈盈,尽显春节的喜庆与祥和。尾联“睡去浮华心自静,醒来日月换新装”,则以睡去浮华、醒来日新作为收束,寓意在春节期间,人们可以暂时放下世间的纷扰,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同时迎接新的一年,期待新的开始。

      全诗通过“醉、游、睡”三个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春节期间的闲适与惬意,更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春节期间,不妨放慢脚步,醉心于美景,游历于天地,安睡于梦乡,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3.jpg

题跋:

春节三韵:醉、游、睡的沉思

      今日,西班牙华裔挚友发一贴给我(见上面第一张图片),上面感慨写道:“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此言一出,我心头一震,仿佛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所牵引,思绪飘向了那个充满喜庆与祥和的节日——春节。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总是以它独有的方式,让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中寻得一份宁静与欢愉。而今,友人以“醉、游、睡”三字概括春节的惬意,不禁让我心生共鸣,遂提笔写下这首哲理七律,以表心中所感。

4.jpg 

醉里乾坤大,梦中日月长

    醉,是春节里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亲朋好友相聚一堂,觥筹交错间,欢声笑语不断。酒,成了连接彼此情感的桥梁,让人在微醺中忘却一年的辛劳与烦恼,沉醉于这份难得的欢聚时光。醉中,世界仿佛变得宽广无垠,乾坤之大,尽在胸中。而梦境,则是另一番天地,日月星辰,随心而动,自由翱翔。醉与梦,交织成春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在虚幻与现实之间,品味着生活的美好与真谛。

 5.jpg

 游历山河美,卧看云卷舒

      游,是春节里释放身心的最佳方式。或远行千里,领略异域风情;或近游周边,感受家乡变迁。山河之美,尽在脚下;人文之韵,触手可及。游历之间,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洗礼。而当夜幕降临,躺在柔软的床上,仰望窗外云卷云舒,心中那份宁静与满足,是任何言语都难以言表的。游与卧,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春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jpg 

睡去烦恼尽,醒来春意浓

      睡,是春节里最为奢侈的享受。平日里忙碌奔波,难得有片刻闲暇。而春节,正是一个可以放下一切,安心休憩的好时机。在温暖的被窝中,所有的烦恼与忧愁似乎都随着梦境的消散而烟消云散。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在脸上,醒来时,春意已浓。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憧憬。睡与醒,是生命的轮回,也是春节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7.jpg 

      醉、游、睡,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们不仅是春节里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深刻体悟。醉中寻乐,游中觅趣,睡中养性,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春节里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回首往昔,春节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温馨与欢乐。展望未来,愿我们都能在醉、游、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让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如此,方不负这大好春光,不负这美好人生。

8.jpg 

若水作于上海鸿巢

2025年1月30日星期四

农历己巳年正月初二,夜。

注:第一张图片,是西班牙华裔挚友发给我的贴图;其余图片来自网络。

9.jpg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邓淦群博士,系特级国际职业经理人,浙商研究会研究员。自诩命运多舛,曾是正科干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国企上市公司总助,多家民企高管,企业管理顾问/导师、大学客座教授和研究会研究员等。笔耕不辍,撰文写诗几百篇,在权威期刊、报纸和网站发表,多家网络媒体转载,著名文库收录;撰文参编多种书刊,并接受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和电视专访。荣获首届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个人,中国首届职业经理人CEO魅力奖,中国首届杰出经营管理大师,温州首届十大职业经理人,温州首届十大魅力男人,平安建设集团最佳导师等。喜欢写作及诗歌创作、国画书法、小提琴、歌唱、太极拳、旅游、乒乓和羽毛球运动。

 


 

编辑:王菲

【作者:诗文/邓淦群】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AI陕联世界 | 制造大省“智”变 陕西科技迈向“新质”赛道

从秦代木鸢承载的飞天遐想,到唐代壁画里的“飞天”期许,中国人自古便藏着对苍穹的向往。如今,烈焰划破三秦大地上空,14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的轰鸣震彻旷野;宝鸡的生产车间里,钛合金材料在精密机床控制下渐成航空部件的雏形;府谷...

霜降轻至 万物轻披银纱

每日新闻网讯  李敏谦      霜降轻至,万物轻披银纱,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在静谧中勾勒出一幅幅梦幻画卷。      采桑子(霜降时节)金风渐紧凋芳树,叶扫琼轩。

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2.62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2.62万亿元,同比增长6.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进出口3.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习近平主席出访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董雪、马卓言)应大韩民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4日在例行记者...

未来5年蕴藏哪些新机遇?透过数个“新增长点”看中国经济值得期待

央视网消息:通过24日的这场新闻发布会,能够看到未来五年中国经济里怎样的新机遇?来看记者的观察报道。“十五五”也就是接下来5年,中国经济有哪些新的增长点?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24日举行。在国家发展改...

外交部: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坚持走和平道路

10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日本拟增长防卫费事项提问。  郭嘉昆表示,关于日本防卫费增长问题,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日本军事安全动向一直备受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近年来,日方大幅调整...

拥抱姥姥

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袁志华我拥抱了姥姥今夜凌晨二时睡的最香、最浓、最沉的时候我亲爱的姥姥又一次进入我的梦里是那么清晰,又是那么久违有场景、有对话、有动作在袁楼院子一角姥姥正在掏粪(那时候自家沤粪种田)我问她还能干的动吗?...

看!身边故事里的“十四五”民生答卷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人民过上好日...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吴天忠:以问引思 点亮求知

 吴天忠,海南中学物理高级教师,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  从教25年,吴天忠深信爱心成就教育,他是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的“忠哥”。他采用“抛锚式”教学,注重实验教学与课堂互动,构建思维磁场,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

把二氧化碳“锁”回深海(“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硬核突破②)

  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恩平15-1平台。该平台于今年5月22日投入使用。  中国海油供图(新华社发)  山东省东营市是国内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装备种类较为齐全的区域之一,CCUS产...

2025
01/31
21:57
诗文/邓淦群
浏览量: 685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拥抱姥姥

拥抱姥姥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