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积厚成势:时光之河的低语

积厚成势:时光之河的低语

来源:每日新闻网讯 诗文/邓淦群 | 时间:2025-01-10 10:58:18 | 点击:6204

每日新闻网讯  诗文/邓淦群

001.jpg

在岁月的深渊里,静默流淌着一条河,

它静水流深,不疾不徐,

却携带着山河的重量,阳光的金色,

那是时光之河,积厚成势,低吟浅唱。

002.jpg 

一、萌芽:细微之处见真章

初春的晨曦,露珠轻吻着嫩绿的芽尖,

每一滴都蕴含着生命的奥秘,细微而坚韧。

正如知识的种子,在心田悄然播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我们在书页间跋涉,于墨香里沉醉,

一字一句,构建起思想的楼阁。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积累,

正是未来大厦的基石,深沉而稳固。

003.jpg

二、磨砺:风雨中的坚持与蜕变

夏日炎炎,狂风骤雨,树木摇曳生姿,

每一次挑战,都是对根系的考验,对枝叶的洗礼。

正如人生路上,风雨兼程,坎坷不断,

但正是这些磨砺,铸就了灵魂的硬度,心灵的深度。

我们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挫折中学会坚韧,

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

就像河流绕过礁石,终将汇入更广阔的海洋,

积厚成势,不仅在于量的积累,更在于质的飞跃。

0005.jpg

三、沉淀:岁月静好,时光如金

秋风起时,落叶纷飞,金黄铺满小径,

那是时间的沉淀,是生命之树给予大地的馈赠。

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学会了静默与思考,

将过往的经历,化作内心的宝藏,熠熠生辉。

每一个深夜的灯火,每一次黎明的曙光,

都是对梦想不懈追求的见证,

那些默默耕耘的日子,如同沙漏中的细沙,

缓缓流逝,却在心底堆积成山,厚重而庄严。

004.jpg 

四、奔腾:汇聚江河,终成大海

冬日严寒,河流封冻,看似静止,实则暗流涌动,

等待春暖花开,再次奔腾不息,汇入浩渺。

正如我们的人生,经历四季更迭,终将迎来辉煌,

那些年的积累与沉淀,在这一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厚积薄发,积厚成势的姿态,

拥抱变化,挑战未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就像河流终将汇入大海,成就无垠的壮阔,

我们也在不断的积累与成长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0006.jpg 

尾声:时光不息,积厚成势

时光之河,悠悠向前,从不为谁停留,

但在这条河流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书写者。

积厚成势,不仅是时间的艺术,更是心灵的修行,

让我们在这条不息的旅途中,勇敢前行,拥抱每一个明天。

于是,当岁月老去,回望来路,

我们会发现,那些平凡的日子,

因积厚成势,而变得非凡,

生命之树,因此更加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0007.jpg

题跋解析:

“积厚成势”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其含义指通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形成强大的态势或优势。

1、字面解释

“积厚”指的是持续不断的积累过程,强调的是量变的累积。

“成势”则是指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形成的具有影响力的态势或优势。

2、出处与原文

虽然“积厚成势”这一具体表述可能未直接出现在古代经典文献中,但其理念与“积微成著”、“厚积薄发”等成语相呼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积累、强调渐变的思想。不过,有一个相近的成语“积厚成器”,出自《旧唐书·韩弘传》:“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意指根基深厚,养成才干。

3、典故故事

虽然“积厚成势”没有直接的典故故事,但我们可以从类似成语的典故中汲取灵感。比如,“愚公移山”的故事就体现了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即使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能逐渐积累力量,最终取得成功。这与“积厚成势”所强调的积累与渐变理念不谋而合。

4、灵感触发

领袖在新年致辞中说:中国的发展,积厚成势。因有感而发此诗。

0009.jpg 

若水作于上海鸿巢

2025年1月7日星期二 上午

甲辰年腊月初八 今日是腊八节

注:图片来自网络。

0008.jpg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邓淦群博士,系特级国际职业经理人,浙商研究会研究员。自诩命运多舛,曾是正科干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国企上市公司总助,多家民企高管,企业管理顾问/导师、大学客座教授和研究会研究员等。笔耕不辍,撰文写诗几百篇,在权威期刊、报纸和网站发表,多家网络媒体转载,著名文库收录;撰文参编多种书刊,并接受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和电视专访。荣获首届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个人,中国首届职业经理人CEO魅力奖,中国首届杰出经营管理大师,温州首届十大职业经理人,温州首届十大魅力男人,平安建设集团最佳导师等。喜欢写作及诗歌创作、国画书法、小提琴、歌唱、太极拳、旅游、乒乓和羽毛球运动。

 

编辑:唐玲


【作者:诗文/邓淦群】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霜降轻至 万物轻披银纱

每日新闻网讯  李敏谦      霜降轻至,万物轻披银纱,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在静谧中勾勒出一幅幅梦幻画卷。      采桑子(霜降时节)金风渐紧凋芳树,叶扫琼轩。

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2.62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2.62万亿元,同比增长6.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进出口3.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习近平主席出访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董雪、马卓言)应大韩民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4日在例行记者...

未来5年蕴藏哪些新机遇?透过数个“新增长点”看中国经济值得期待

央视网消息:通过24日的这场新闻发布会,能够看到未来五年中国经济里怎样的新机遇?来看记者的观察报道。“十五五”也就是接下来5年,中国经济有哪些新的增长点?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24日举行。在国家发展改...

外交部: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坚持走和平道路

10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日本拟增长防卫费事项提问。  郭嘉昆表示,关于日本防卫费增长问题,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日本军事安全动向一直备受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近年来,日方大幅调整...

拥抱姥姥

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袁志华我拥抱了姥姥今夜凌晨二时睡的最香、最浓、最沉的时候我亲爱的姥姥又一次进入我的梦里是那么清晰,又是那么久违有场景、有对话、有动作在袁楼院子一角姥姥正在掏粪(那时候自家沤粪种田)我问她还能干的动吗?...

看!身边故事里的“十四五”民生答卷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人民过上好日...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吴天忠:以问引思 点亮求知

 吴天忠,海南中学物理高级教师,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  从教25年,吴天忠深信爱心成就教育,他是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的“忠哥”。他采用“抛锚式”教学,注重实验教学与课堂互动,构建思维磁场,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

把二氧化碳“锁”回深海(“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硬核突破②)

  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恩平15-1平台。该平台于今年5月22日投入使用。  中国海油供图(新华社发)  山东省东营市是国内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装备种类较为齐全的区域之一,CCUS产...

外媒聚焦四中全会:彰显中国发展信心和战略定力

中新网10月21日电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本次四中全会的召开...

2025
01/10
10:58
诗文/邓淦群
浏览量: 620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拥抱姥姥

拥抱姥姥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