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浙江90后网红妈沉迷生娃,13年9胎要凑齐12生肖:做到这3点想生就生吧

浙江90后网红妈沉迷生娃,13年9胎要凑齐12生肖:做到这3点想生就生吧

来源:新浪网 | 时间:2023-09-22 13:12:59 | 点击:36572

 01

  每日新闻网讯:刷到视频,有点感慨。

  浙江温州一位30出头的网红妈妈田女士,在平台晒出自己和多个孩子的大合照。

  并配文:“生9个孩子的感觉:累并快乐着。”

QQ222222222222222.png

  惊叹之下,打开主页细看,才发现这是真的。

  2010年,生了属虎的大女儿;

  2012年,有了属龙的双胞胎儿子;

  2016年,属羊的四女儿报道;

  2017年,生下属鸡的五女儿;

  2018年,有了属狗的六儿子;

  2019年,生下属猪的儿子小七;

  2020年,有了女儿小八,属鼠;

  2022年,属虎的老九来了……

QQ111111111111111111.png

  她在数个视频里,记录自己和9个孩子的日常。

  丈夫调侃她,“婆婆给她一个兵,她还婆婆一个连”、“一根藤上九个瓜”。

  还在每个视频下面,打上了标签:

  “龙生九子。”

  “以十二生肖为目标,这也代表着圆满。”

  说实话,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当下,这种怀孕成瘾,13年连生9娃,还表态要持续生下去的情况,算是一种奇景了。

  网友以为田女士有什么苦衷,是不是被“重男轻女”的思想羁绊住了。

  结果她回:

  “家里有400个亿要继承,可不得努力生。”

  “不想浪费丈夫的好基因。”

  也因为这两句话,这个家庭的神秘背景逐渐被揭开……

  02

  田女士是90后,17岁时和大自己三岁的丈夫赵先生相遇了。

  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并产生了结婚的念头。

  但那时候她还未成年,不能领证。

  所以只在双方家庭的共同见证下,举办了一场婚礼。

  这事儿在当地,还挺轰动。

  大家都觉得,这么早就结婚,太过儿戏。

  尤其作为女孩子,高中都没毕业就嫁作人妇,怎么也说不过去。

  可田女士用实际行动告诉了这些不看好他们的人,婚结了,学继续上。

  高中毕业,她顺利进入山东某大学。

  大学期间,20岁出头的她先后生下前三个小孩,儿女双全。

  此时恰逢家里支持,她和丈夫一起联手创业,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田女士打算封肚不再生产。

  可没想到,生意越做越大。

  两人都觉得,是孩子带来了好运,于是随着事业逐渐稳定,田女士和丈夫合计着,开始了“凑齐十二生肖”的计划。

  当然,丈夫赵先生的商业头脑和管理能力,都首屈一指。

  有网友为夫妻俩的财力估值,上百个小目标,不在话下。

  也是得益于财富带来的底气,田女士说,为了照顾好这么多孩子,家里请了6位专职保姆,1位司机。

  作业辅导有专门的私教老师,平时还有专属的营养师为孩子们配餐。

  而她每次生产完,都会住进六位数的月子中心进行调养。

  网友还顺着她视频里房子的画面,认出了小区地址。

  算是当地最高档的小区之一,1000平的超级豪宅,装修奢华,连沙发都是宾利的。

  03

  人生的参差在此刻尽显无遗。

  现在还愿意大生特生小孩的,大概能分为两种家庭。

  一种是很有钱,一种是很没钱。

  大多数人都游离在中间地带,赚钱少又深知养娃难,自我调侃“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不愿生,不敢生。

  两极分化之下,各种生养矛盾催化出各种家庭矛盾。

  所以想借着这个新闻,聊聊生孩子的“必要条件”。

  如果你自觉满足条件,那我觉得抚育新生命,未尝不可。

  而且,孩子也会很开心成长于这样的家庭。

  第一,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应该没人会反对。

  我见过一个婆婆催儿媳妇生二胎,好赖话说遍了,儿媳妇无动于衷,她上网求助“如何心平气和地说服他们?”

  说句话糙理不糙的,“拿钱砸啊!”

  啪,桌子上拍几万,这是给儿媳妇产后康复的钱;

  啪,再拍几万,给儿媳妇准备的月嫂钱;

  啪,又拿出好几万,给儿媳妇准备的育儿嫂的钱;

  啪,再拿出十几万,这是给孙辈的奶粉、纸尿裤、零食、衣服、早教课的钱;

  啪,又砸下好几百万,这是给小两口以后拿去买学区房的钱……

  砸完再补上一句:

  “我儿媳妇生孩子可不能像别人那样,月子里自己带个老大还要照顾老二,妊娠纹盆底肌松弛产后抑郁问题一大堆。”

  我相信,这么心平气和地一番说服之后,因为物质而瞻前顾后的年轻人们,肯定不会再犹豫。

  现实情况是,长辈们在不用自己支付成本的前提下啥都想要,只要让出钱,都哑炮。

  所以,这世道,钱真是决定生不生小孩的最大前提。

  同理,哪怕没有长辈催生,在经济能力不足的时候,也要好好考虑要不要养育一个新生命。

  第二,爱。

  物质基础是前提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没有富裕的经济,富裕的爱也能抵挡生活的残酷面。

  李湘之前的采访里,说妈妈对自己特别严格,从不表扬自己。

  主持《快乐大本营》时,下班很晚很辛苦,回到家发现她妈在床头给她贴了张很长的纸条,挑了她十几条毛病:

  “一怎么怎么不好,二怎么怎么不好,三怎么怎么不好,全是不好,没有一条夸的。”

  离开快本时,她妈说的话也很刻薄:“你会干什么啊,除了主持快本,别的什么都不会。”

  可李湘怎么对王诗龄呢?

  永远称呼她为“宝贝”,每次看到她都会说“你怎么这么美”,从来不会说女孩不能做什么事,希望她有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多元的文化,希望她是自由而快乐的。

  摆脱父母加在自己身上的影响,用新的方式对待下一代,这很厉害。

  大多数人有摆脱的心,却仍朝着自己所讨厌的父母的样子靠近。

  其实有些东西,不是客观条件的限制,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做。

  比如明确的爱,骄傲的眼神,大声的称赞,亲密的称呼,时不时炫耀的朋友圈,父母永远在你背后的底气……

  这些需要很多钱吗?不需要,只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第三,心。

  前两天湖北出了个新闻,60岁的王阿姨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成为宜昌最高龄产妇。

  她和丈夫早已退休,儿子也成家立业,育有一女。

  记者问她为什么选择高龄生娃,她的发言十分炸裂:

  “觉得家里人气不旺,那就搞两个人来玩玩。”

  记者又问,网友说这对双胞胎以后可能得你儿子来操心,你准备怎么教育?

  她答:“绝不娇惯宠溺,早早培养自立自强,等她们十岁八岁的,家务活基本就交给她俩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当劳动力培养。”

  记者:“你对孩子未来有什么期待?”

  王阿姨:“一个超市的服务员,一个月有几千块钱的工资,能把自己养活就行。”

  设想一下,这对双胞胎姐妹的未来。

  家长会,同龄人的父母才中年,自己的爸妈已经七老八十了,难保不会自卑。

  家里没条件富养,只会强调努力读书,生活节约,抠抠搜搜地长大。在家里还要承担家务,给爸妈打水洗脚,站在椅子上炒菜。

  再长大些,不知道打扮,穿得很土,没人追。工作了,钱都寄回家里。

  到了嫁人的年纪了,拿去换些彩礼,畏畏缩缩唯唯诺诺,就是一生。

  生了却不拿真心去养育,还是别生,何必让这世上多一个人受苦。


  很喜欢昆德拉写的一句话,生孩子的前提是,你已经证明人生是快乐的。

  人世间走一趟,你的感受,你的幸福,才是路的重点。

  同样,这也应该成为你赋予你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作者:北京妈妈网】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0
回复
2023-09-22 13:19:42
真能战斗。
更多推荐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为夜空绘“天幕” 低空经济“新赛道”开辟职业新蓝海

央视网消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了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这些新职业、新工种很多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中既可以看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催生了新职业,也可以看到这些新职业给我们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接下来...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8月20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政治工作部少将副主...

暑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出入境客流显著增长 文旅消费活力迸发

央视网消息:今年暑期,国内文旅市场不断升温,边检数据显示,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上海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数量达12.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4%,源源不断的境外客流也为上海的文旅消费带来了新的增量。总台央视记者 金荷...

全国夏粮小麦收购超8000万吨!最低收购价“托底”,市场预期企稳回升

央视网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初,全国夏粮小麦收购超8000万吨,进度快于去年。目前,我国5大小麦主产省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均启动最低收购价,给小麦行情“托底”,最新的市场变化如何,来看记者从...

市场监管部门抽检饮料11.19万批次,不合格率0.57%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对饮料产品开展监督抽检11.19万批次,涵盖微生物、质量指标、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8个类别94个项目,检出不合格样品6...

通电通路、物资发放、危房评估……甘肃渝中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央视网消息:8月7日以来,甘肃兰州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造成榆中县8个乡镇、485户2000余人受灾。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小康营乡的5个村此次受灾较为严重。经过多方协作连续奋战,目前,5个村均已通路、通电、通...

俄联邦安全局称挫败一起针对国防部高官的恐怖袭击

  当地时间8月12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通报,莫斯科州阻止了一起针对国防部高级官员的恐怖袭击。因策划恐怖袭击而被拘留的嫌疑人已被拘留并认罪。  俄联邦安全局公共关系中心称,犯罪嫌疑人自制了一枚爆炸装置,原本计划将一辆装有...

中国地震局迅即开展河北张家口市蔚县3.1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12日14时1分在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北纬39.74度,东经114.63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四级应急服务响应,调度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河...

甘肃榆中:对受灾路段实施封闭抢修及交通管制

央视网消息:据“兰州公安榆中县局”微信公众号消息,榆中县公安局发布《关于山洪灾害抢险期间实施交通管制的通告》。因持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榆中县部分道路出现损毁,影响车辆正常通行。为保障道路抢修施工安全及过往群众出行安全,...

7月外贸数据超预期:“抢出口”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中国最新公布的外贸数据超出外界预期。  根据海关统计的数据,2025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增长7.3%,进口下降1.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2023
09/22
13:12
北京妈妈网
浏览量: 3657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