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抗旱保供与时间赛跑 各地全力应对持续高温天气

抗旱保供与时间赛跑 各地全力应对持续高温天气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5-08-06 11:26:38 | 点击:598

央视网消息: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黄淮到江南以及四川盆地的高温天气,加剧了旱情。那么干旱究竟会如何影响秋粮生产,各地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受影响的秋作物包括花生玉米水稻等

据了解,受影响的秋作物主要包括花生、玉米和水稻。目前,花生正处在开花下针 到果实膨大的时期,是水分需求量大,也是反应最为敏感的时期。玉米正处在 抽雄吐丝 到灌浆结实的时期,这一时期持续少雨又叠加干旱,对玉米开花授粉和籽粒灌浆不利,很容易造成花粉活性降低、授粉不良,出现缺粒、秃尖等情况。再来看水稻,目前南方晚稻处于苗期,中稻进入孕穗期,高温热害风险可能导致抽穗困难、影响灌浆结实。

河南多站点连续超30天没有有效降雨

当前,河南旱情主要分布在豫南和豫东地区的驻马店、周口、南阳等地。气象监测显示,这些站点已经连续超过30天没有有效降雨。7月河南全省平均气温达30.5℃,较常年异常偏高3.2℃,达到64年来的同期最高值,全省41%的气象监测站点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在驻马店遂平县,全县70万亩玉米田正急需浇灌。 

河南遂平:70万亩玉米"口渴" 全域抗旱保秋粮

记者手中的玉米叶子明显颜色枯黄,已经停止了生长//目前全县11座水库全部开闸放水。但放也得是有水才行,我们了解到,汝河遂平段水位急剧下降,部分河床已见底。当地的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告诉我们,从来没见过汝河的水位这么低过。 我们了解到,遂平县当前的旱情下,在普遍应用喷灌这样一种节水技术,一台单程300米的喷灌机,一天可浇地100多亩,相比大水漫灌可节省60% - 70%的水。//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明天开始遂平地区会有降雨,希望能对旱情起到缓解作用。

安徽:引江济淮等多举措 为农田"解渴"

安徽省宿州、亳州、淮北、阜阳、蚌埠等地发生旱情。引江济淮工程今年先后四次开展向淮河流域调水,已累计调入5.71亿立方米。

蚌埠市怀远县目前全天候开启电灌站,同时对沟渠进行疏浚清淤作业。在怀远县的一处玉米田块里,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正在高效运转。阜阳市颍上县的70万亩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当地充分利用淮河水资源进行灌溉。农技人员还通过“日灌夜排”模式,白天进水,晚上放水,让有限的水源在田间循环利用,避免浪费。

今后三天:河南等地的高温干旱有望暂时缓解

根据天气预报,今后三天,主雨带将从西北、华北向黄淮、江淮到四川盆地一带转移,河南等地的高温干旱有望得到暂时缓解。 中央气象台8月5日18时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8月5日20时至6日20时,四川东南部、重庆西南部以及河南西部和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安徽:引水超千万立方米 全力抗旱


在安徽,持续的干旱少雨天气给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面对旱情,当地实施多种举措供水灌溉,抗旱保收。

针对高温干旱天气,怀远县全天候开启电灌站,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打井、洗井作业,同时对沟渠进行疏浚清淤作业,目前已累计疏浚沟渠30公里。

入汛后,皖北地区降雨稀少。为保障抗旱用水和沿线供水安全,怀洪新河管理局于7月22日紧急启用南水北调东线水源。7月23日,正式启动第五轮调水工作,固镇站、娄宋站、宿州站、四铺站依次开启,向宿州、淮北两市输水,截至目前已实现调水1438万立方米。据了解,第五轮调水工作预计8月10日结束。

河南:抗旱保秋粮 多措并举引水灌溉


连日来,河南持续遭遇高温干旱天气,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为减少旱情影响,河南各地迅速行动,统筹调配资源,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在河南郸城双楼乡大赵村,当地组织的抗旱帮扶队与村民密切配合,制定引水方案,通过调配水泵、发电机等设备,从附近水源地抽水至农田沟渠灌溉系统,及时为受旱农田输送水源。面对旱情,郸城县双楼乡主动对接水利、应急、电力等部门,成立帮扶队、机井抢修应急队,随需随调。目前,郸城县应急管理部门已准备永磁泵、水泵、小型发电机等,并成立了抗旱应急专班,开展紧急引水工作。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河南淮滨县农田旱情也逐步显现。当地有着近50年历史的灌溉渠,在猪拱城排涝站的助力下,将淮河水引入田间。

为让“老渠”发挥“新威力”,此前,淮滨县对猪拱城排涝站及配套渠道进行了全面检修。工作人员更换了排涝站老化的水泵机组,清理了渠道内的淤泥杂物,对电路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除了保障灌溉水源,今年以来,当地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科学灌溉,协调电力部门开辟抗旱用电绿色通道,水利、农业等部门联动调度水源,形成了“引、蓄、提、灌”一体化的抗旱格局。据了解,从7月初到8月4日,河南全省已经累计浇灌农田1.24亿亩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箭三星!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9...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9日12时30分在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北纬23.76度,东经100.47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新语丨总书记擘画指引高水平对外开放

  统筹:姜子炜 熊家林  设计:马发展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王婷:深耕教育沃土 铸就民族同心

王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思政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躬耕杏坛16年,王婷始终坚守在思政教育第一线,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她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使用“1+N”多学科融合的德育课程...

外交部:中方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10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中方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相关言论进行提问。  林剑表示,中方的主管部门已经多次阐述了关于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有关立场。中方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

商务部: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 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

今天(10月16日)下午,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何咏前指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承压前行,稳中有进、稳中...

孟凡利当选广东省省长

10月15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孟凡利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孟凡利,男,汉族,1965年9月生,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二十届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深圳市委书记。...

“中方提出的举措和倡议具有全球意义”——访塞尔维亚负责性别平等事务部部长马楚拉

“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意义重大,再次表明妇女议题在国际议程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塞尔维亚负责性别平等事务部部长塔季扬娜·马楚拉在参加全球妇女峰会期间对人民日报记者如是表示。  “非常感谢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促进全...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沪开幕

今天(10月14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开幕。本届大会以“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为主题,旨在用学术讲好中国故事,深入领会中国学内涵,让国际学术界更好理解中国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

金价再创新高!买“一口价”金饰要注意

14日早间,现货黄金短线拉升,一度触及4148美元/盎司,再创新高。随着金价持续上涨,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不少消费者发现,购买金饰时,部分商家直接给出了“一口价”。这种“一口价”黄金饰品,就是不按照克...

2025
08/06
11:26
浏览量: 59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