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一帧帧画面流淌热爱 中俄青年在短视频里“双向奔赴”

一帧帧画面流淌热爱 中俄青年在短视频里“双向奔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5-07-16 14:47:03 | 点击:812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俄罗斯学生安吉莉卡在宁夏研学活动期间留影。受访者供图

  俄罗斯青年在北京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近日网购又淘到了哪些好物?打卡世界中文大会有何收获?

  当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俄罗斯女孩安吉莉卡举起手机,镜头里定格的不仅是她在中国求学的日常片段,更是一代俄罗斯青年与中国相遇的生动瞬间。

  “通过视频能更直观地分享自己的感受,也能更鲜活地呈现生活的美好画面。”安吉莉卡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时常从中国和俄罗斯的各类软件上“取经”,不断琢磨内容的呈现方式,尝试着将两种文化的表达逻辑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她的创作便多了些创意,也更能让身处俄罗斯的家人和朋友透过视频感受到中国的烟火气。

  来中国前,安吉莉卡已学习了3年中文。中文的丰富内涵和汉字强大的表意力量都让她着迷。而这些词汇背后的含义,以及它们承载的文化意蕴与历史背景,都激励着她把这门语言学得更扎实。她感慨:“语言和文化习俗就是锁和钥匙,少了谁都打不开交流的大门。”

  来到中国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习生活让安吉莉卡对中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哪怕漂洋过海来到国外,认真学习依然是王道”——这是她最真切的感受。为此,她特意选修了“习惯用语”这门课程。中文中有些约定俗成的表达是“固定搭配”,单看字词很难理解它们的真正意思,而这门课恰恰为她扫除了不少障碍,让她和中国人沟通时顺畅了不少。

  俄罗斯青年对中国的好感,正转化为他们对中俄交流合作的热切期待。多位俄罗斯青年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中俄合作越来越多,会说中文意味着更多机会。

  近年来,中俄务实合作显示出强大韧性和互补性,取得亮眼成绩。在两国元首把舵领航下,中俄坚定不移深化战略协作,推动中俄关系稳定、健康、高水平发展,双边关系持续焕发新活力。

  “过去的3年让俄罗斯人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东方:东方不再是欧洲之外的‘异国情调’,而是成了商业、旅游和求学领域的主流方向。”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基里尔·巴巴耶夫观察到。

  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办公室教师梁国伟经常参与策划国际学生的研学活动。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如今,越来越多像安吉莉卡这样的国际青年愿意主动学习中文、深入体验中国文化,并渴望未来能在国家间的能源合作、科技创新、人文交流等领域贡献力量。

  近日,安吉莉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宁夏研学活动,这趟旅程令她收获颇丰。在西夏陵博物馆里,一件件文物静静地诉说着中华文明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漫长历史;在葡萄酒种植园与酒庄中,她能触摸到中国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酿酒技术碰撞出的奇妙火花;而在怀远夜市的烟火气里,则藏着多民族饮食传统与“和而不同”理念相融共生的生动写照。这些瞬间都被她精心剪辑到了短视频中,每一帧画面都流淌着对中国经济活力的赞叹和对中华文化魅力的沉醉。

  在这次活动中,安吉莉卡与当地民众进行了深入交流。她从经济发展、沙漠治理和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对比了中俄两国的发展现状与特色。这些观察让她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专业选择,以及如何更好地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和俄罗斯都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璀璨的文明成果。中俄人文交流持续走深走实,文明互鉴相得益彰。2024年以来,双方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互办文化节、文化论坛及艺术展览等活动,两国人文交流合作迈向新高度。

  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张碧云中国大写意花鸟画个人画展”中感悟东方意趣,于北京首都博物馆《俄罗斯的心灵——俄罗斯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绘画作品展》中与故乡重逢,这些笔触与色彩让安吉莉卡生出一种“文化无界”的亲切感,感受到两国人民正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安吉莉卡观察到,俄罗斯正加快厚植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土壤,这对俄青年一代亲近中文、理解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举例来说,俄罗斯多个城市都会举办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各大博物馆会举办中国传统绘画和文物的展览,中餐馆遍布俄罗斯大街小巷……这些星罗棋布的文化印记,将中文与中国文化编织进俄罗斯的日常生活,加深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

  “我们希望用语言打破隔阂,用文化增进理解,让两国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安吉莉卡感慨道。

  从在宁夏研学之旅中解码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到日常生活里的点滴分享,安吉莉卡用短视频记录的不只是一个俄罗斯女孩在中国的留学故事,更是中俄两国人民双向奔赴的缩影。随着越来越多俄罗斯青年带着好奇与向往来到中国,并用自己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中俄合作的土壤也将愈发深厚肥沃。

  “青年的相遇,就是两国未来的开始。”安吉莉卡期待中俄青年能始终以真诚与热情相处,编织中俄世代友好的新篇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婷婷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6日 04版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箭三星!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9...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9日12时30分在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北纬23.76度,东经100.47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新语丨总书记擘画指引高水平对外开放

  统筹:姜子炜 熊家林  设计:马发展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王婷:深耕教育沃土 铸就民族同心

王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思政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躬耕杏坛16年,王婷始终坚守在思政教育第一线,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她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使用“1+N”多学科融合的德育课程...

外交部:中方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10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中方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相关言论进行提问。  林剑表示,中方的主管部门已经多次阐述了关于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有关立场。中方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

商务部: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 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

今天(10月16日)下午,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何咏前指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承压前行,稳中有进、稳中...

孟凡利当选广东省省长

10月15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孟凡利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孟凡利,男,汉族,1965年9月生,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二十届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深圳市委书记。...

“中方提出的举措和倡议具有全球意义”——访塞尔维亚负责性别平等事务部部长马楚拉

“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意义重大,再次表明妇女议题在国际议程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塞尔维亚负责性别平等事务部部长塔季扬娜·马楚拉在参加全球妇女峰会期间对人民日报记者如是表示。  “非常感谢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促进全...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沪开幕

今天(10月14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开幕。本届大会以“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为主题,旨在用学术讲好中国故事,深入领会中国学内涵,让国际学术界更好理解中国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

金价再创新高!买“一口价”金饰要注意

14日早间,现货黄金短线拉升,一度触及4148美元/盎司,再创新高。随着金价持续上涨,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不少消费者发现,购买金饰时,部分商家直接给出了“一口价”。这种“一口价”黄金饰品,就是不按照克...

2025
07/16
14:47
浏览量: 81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