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跨越山海 血脉相连——台胞两岸海洋文化交流行侧记

跨越山海 血脉相连——台胞两岸海洋文化交流行侧记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5-04-28 14:25:50 | 点击:524

  新华社大连4月27日电题:跨越山海 血脉相连——台胞两岸海洋文化交流行侧记

  新华社记者李妍

  春日的渤海之滨,海风轻拂,凉爽舒适。晨光初洒大连旅顺港口,一行人乘缆车登上白玉山顶,俯瞰壮观的旅顺军港与海军战舰。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旅顺军港。甲午战争在这里爆发,影响了台湾人的命运啊!”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陈美霞望着眼前的景象,声音有些颤抖。130年前,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割让台湾。

  与陈美霞一同来的,还有众多台湾同胞,他们应台盟中央邀请齐聚大连,参加以“海阔同舟 潮涌未来”为主题的两岸海洋文化交流活动。

  “原来台湾的第一条海底电报线是船政人铺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船政历史展览厅内,泛黄的《轮船营规》手稿与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桢布置台湾战备图,仿佛将时间拉回一百多年前。来自高雄科技大学的张同学,眼中闪烁着新奇的光芒,“小时候历史课也学到了船政这段,但没这么详细,这次展览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船政历史展览厅内,台湾同胞参观由大连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大载重无人机(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妍 摄

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船政历史展览厅内,台湾同胞参观由大连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大载重无人机(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妍 摄

  从福州船政局制造的中国第一艘千吨级军舰“万年清”号下水试航,到中国自主研发的航空母舰驰骋大洋,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在展厅徐徐展开。

  在“台北府城旧影”照片前,陈美霞驻足良久。1875年,沈葆桢奏准增设台北府。年逾古稀的陈美霞说:“今天第一次现场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好像历史与现实连结起来了,很受触动。”她拿出手机拍下了台北市政府为纪念沈葆桢保台开台的功绩而将公共大厅命名为“沈葆桢厅”的老照片,“需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历史,两岸的融合就会水到渠成。”

  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台湾,沈葆桢临危受命,指挥船政轮船舰队渡海保卫台湾。此后,本着兴台湾之利的目标,清政府在台湾进行机械开矿、修路等近代化事业,开启了台湾近代化的大幕。至今伫立在台湾屏东县的石门古战场纪念碑,依然向世人讲述着这段历史。

  讲解员指着一幅名为《航行在台湾海峡的“万年清”》的美术作品解释道,这艘船政自造的中国首艘千吨军舰,曾是两岸物资运输的“海上生命线”。台湾学生简星宇缓缓穿梭在展厅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来大连我学到了很多”。

  在斑驳的船政文献与鲜活的现代科技中,大家彷佛能触摸到两岸同根同源的海洋基因。

  全球首制商用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模型、最大抗风等级8级的大载重无人机、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福兴海”号船模……展出的现代海洋科技成果令台胞们赞叹不已。

  80岁的台北人丁振隆正在体验VR游艇模拟器,他操纵驾驶杆破浪前行,屏幕上实时显示船体运行三维影像。“这是我第一次驾驶游艇,感觉到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太大了,超出我的想象!”

  台湾青年李璞的眼神中满是震撼:“我感觉到祖国正在逐渐恢复原本作为海洋大国的实力,这种民族复兴的历程,我正在亲历其中。”

台湾学生简星宇(右二)与同学在大连旅顺老铁山观景台俯瞰黄渤海分界线(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妍 摄

台湾学生简星宇(右二)与同学在大连旅顺老铁山观景台俯瞰黄渤海分界线(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妍 摄

  大连之行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台湾同胞与大陆的历史、文化与未来。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触摸民族复兴的脉搏,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大陆的壮美。

  在老铁山观景台,台胞们俯瞰黄渤海分界线,两片海域在此交汇却颜色分明,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奇特景观。

  对于未来,台湾学子们充满憧憬。家住台中的张同学已经计划好要去深圳实习,来自高雄的谢同学正在读电子专业研究生一年级,他说:“大陆的发展日新月异,也许过几年后我会来大陆发展,还想到大陆更多地方看看,收获更多体验。”

(责编:崔译戈、张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习语丨从“十四五”到“十五五”,读懂“中国之治”的战略定力和耐心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道出了五年规划的重要价值。  今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风劲帆满启新程——国际社会瞩目中国绘制发展奋进新蓝图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风劲帆满启新程——国际社会瞩目中国绘制发展奋进新蓝图  新华社记者  金秋北京,汇聚世界目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

一箭三星!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9...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9日12时30分在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北纬23.76度,东经100.47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新语丨总书记擘画指引高水平对外开放

  统筹:姜子炜 熊家林  设计:马发展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王婷:深耕教育沃土 铸就民族同心

王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思政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躬耕杏坛16年,王婷始终坚守在思政教育第一线,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她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使用“1+N”多学科融合的德育课程...

外交部:中方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10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中方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相关言论进行提问。  林剑表示,中方的主管部门已经多次阐述了关于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有关立场。中方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

商务部: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 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

今天(10月16日)下午,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何咏前指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承压前行,稳中有进、稳中...

孟凡利当选广东省省长

10月15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孟凡利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孟凡利,男,汉族,1965年9月生,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二十届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深圳市委书记。...

“中方提出的举措和倡议具有全球意义”——访塞尔维亚负责性别平等事务部部长马楚拉

“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意义重大,再次表明妇女议题在国际议程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塞尔维亚负责性别平等事务部部长塔季扬娜·马楚拉在参加全球妇女峰会期间对人民日报记者如是表示。  “非常感谢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促进全...

2025
04/28
14:25
浏览量: 52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