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一生厮守精神原乡——台湾作家白先勇谈中华传统文化

一生厮守精神原乡——台湾作家白先勇谈中华传统文化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5-04-25 15:33:33 | 点击:351

  新华社台北4月24日电 题:一生厮守精神原乡——台湾作家白先勇谈中华传统文化

  新华社记者刘斐、杨晓静

  步入白先勇台北寓所的书房,不见他自谦的“杂乱”,唯有满架藏书和满墙墨宝透露的“雅致”,展现他“文学家”“剧作家”等多重身份,也能从中窥见他的人生轨迹。

  “我的故乡是中华传统文化。”白先勇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1937年生于广西桂林的白先勇,经历过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又在漂泊中品咂着乡愁。从《台北人》的历史沧桑,到《纽约客》的漂泊乡愁,再到青春版《牡丹亭》的昆曲复兴,白先勇从未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原乡分离。

  传统文化的创作滋养

  白先勇笑称,家中厨子是他的“文学启蒙”。薛仁贵、樊梨花、骊山老母、隋唐英雄的民间故事,在厨子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成为白先勇儿时最深的记忆。后来,中学语文老师的赏识,让他尝到了作品首次刊发的喜悦,一颗作家的种子就此萌芽。

  就读台湾大学外文系时,白先勇与几位同学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这份“穷到不能再穷”的杂志,让他与文学越靠越近,也深深影响了台湾文学界,多位创办人和投稿人后来成为台湾文坛巨匠。

  在台大期间,白先勇常常旁听中文系的课程,尤其推崇叶嘉莹先生讲的《诗选》,让他“如沐春风”。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触动白先勇的心绪。“以文学来写历史的沧桑”,他后来出版的《台北人》写尽一个时代、一群人的离歌,该书典藏版的扉页便印有刘禹锡的这首诗《乌衣巷》。

  “中国古典文学里,‘流离’是重要的主题。从屈原到庾信,再到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等文人,都在颠沛流离中创作出不朽名篇。”白先勇的小说地理空间涵盖桂林、南京、上海、香港、台北、芝加哥、纽约等城市,“流离”人生成为他创作的重要主题。

  白先勇透露,他正在续写《纽约客》的故事,继续回望过去、叩问未来。

  白先勇的小说语言,承继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典雅含蓄。“诗是最美的语言、最精炼的文字,我们是诗的民族。”高中时代背诵的大量唐诗宋词,已化为他写作中的美学基因。

  《红楼梦》是对白先勇创作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我小说里的人物塑造、对话设计等等。”他说,“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红楼梦》就常常摆在我的床头,看了一辈子。”他曾在台大开设讲读《红楼梦》课程,三个学期的讲稿集结成册,促成了《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的出版。

  文化复兴的时代回响

  “大陆这些年整个文化氛围,似乎要把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拉到现代舞台上来。”白先勇对大陆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努力十分赞赏,“我们现在讲民族复兴,重要的就是文化复兴”。

  他说,文化复兴要从传统文化里汲取灵感,但不能因循守旧,要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再创新。“尊重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挖掘精髓,都是现在和未来年轻人的文化养分。”

  谈及如何传承中华文化,白先勇认为“重在教育”,“要在学校里打根基,让孩子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种尊重、认知和亲近。这样,我们的文化认同才不会混淆”。

  “一直都是理科和工科吃香,但人文学科对文化保存与复兴的意义不可忽视。”大学期间曾放弃水利工程专业,重新报考台大外文系的白先勇说,大陆的AI(人工智能)发展非常了不起,AI时代更要在文化认同上扎根,“要有坚固的文化认同,才不会被我们自己发明的AI牵着鼻子走”。

  来台已数十年的白先勇,观察到近些年台湾有股“去中国化”逆流。“这是非常糟糕的,也是行不通的。”他说,台湾社会通行的是中华民族的伦理规范,奉行的是儒家文化的哲学,不管外在形式怎么变,精神内核都是动不了的。“如果把这一套连根拔掉,那么我们就成野蛮人了。”

  昆曲传承的青春火种

  “第一次接触昆曲就好像冥冥中有一条‘情索’把我跟昆曲绑在一起,分不开来了。”白先勇与昆曲结缘始于9岁那年的上海,梅兰芳的舞姿、《游园惊梦》的音乐都深深印入他的脑海,成为他20年后创作小说《游园惊梦》的灵感来源,更是他在21世纪初打造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前因。

  这出分三场、时长达9个小时的大型昆曲,之所以定名青春版《牡丹亭》,在白先勇看来“象征着昆曲生命,青春永存”。如今,该剧已在全世界巡回上演逾20年、超500场,吸引观众达80多万人次。

  “当时,昆曲面临着演员接班中断、观众年龄老化的危机。”“昆曲义工”白先勇多年来为昆曲复兴与传承奔走,集结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的戏曲专家、文化精英,共同打造青春版《牡丹亭》,保存了昆曲的古典美学,并加入现代舞台剧的创新元素。

  “我们的大原则是:尊重传统但不因循传统,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作为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说,昆曲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都谨守传统,但剧本改编、服装、舞美、灯光等,则往现代舞台美学方向调整。“一出戏如果不适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就无法被观众接受,尤其是青年观众。”

  白先勇坚持推动“昆曲进校园”,如今青春版《牡丹亭》已走进全世界40多所高校。此外,白先勇还曾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开设昆曲课程,“高校学生是我们最需要培养的观众,一种表演艺术如果不能吸引青年观众,就没有未来”。

  回忆去年《牡丹亭》20周年巡演经历,白先勇感慨,两岸年轻人都沉浸于昆曲之美。“在看戏的几个钟头里,大家都因中华文化而融合在一起,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说,青春版《牡丹亭》就是两岸文化交流最成功的例子之一,而且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创作养分,又身体力行反哺传统文化的传承复兴,白先勇说:“中国的文艺复兴必然源于我们自己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昆曲复兴先种下一枚火种。”

(责编:刘洁妍、崔越)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暴雨、高温、强对流……五预警齐发!这些地区要注意

  中央气象台8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强对流天气蓝色、高温黄色预警,同时,水利部和自然资源部分别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暴雨蓝色预警:吉林辽宁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局地有大...

内塔尼亚胡批准接管加沙城计划并要求重启谈判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21日电(记者陈君清 冯国芮)据以色列多家媒体21日报道,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当日发表视频声明说,他已批准接管加沙城并同时“击败哈马斯”的军事计划。  内塔尼亚胡说,他还指示立即重启与哈马斯的谈判,以使所...

两岸学者福建南平研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新华社福州8月19日电(记者许雪毅)第七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19日在福建南平开幕。两岸学者嘉宾近90人参加论坛,围绕“新形势下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进行研讨。  本届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福建省台湾同胞联...

从东南到东北:台青台企逐梦辽宁

  新华社沈阳8月20日电(记者王承昊)“我们生产的锂电池铜箔,最薄3微米,比发丝直径还小很多。”来自台湾的长春化工(盘锦)有限公司制一部经理黄云谦向记者介绍,3微米至5微米的铜箔主要面向高端锂电池市场,应用于消费电子产...

2025京台青年街舞交流活动举办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汪灵犀)7月22日,以“炫舞京台·朝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京台青年街舞交流活动在京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是2025两岸青年峰会系列活动之一。现场来自两岸100余名青年舞者齐聚一堂,通过开展街舞...

大陆动漫亮相台北漫画博览会 两岸青年同“声”共演

7月27日拍摄的2025台北漫画博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悦 摄  新华社台北7月27日电(记者李悦、李建华)第三届海峡两岸动漫配音大赛展区27日亮相台北漫画博览会,汇集多部大陆经典动画及人气IP,吸引众多台湾青年参与互...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为夜空绘“天幕” 低空经济“新赛道”开辟职业新蓝海

央视网消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了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这些新职业、新工种很多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中既可以看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催生了新职业,也可以看到这些新职业给我们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接下来...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8月20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政治工作部少将副主...

暑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出入境客流显著增长 文旅消费活力迸发

央视网消息:今年暑期,国内文旅市场不断升温,边检数据显示,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上海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数量达12.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4%,源源不断的境外客流也为上海的文旅消费带来了新的增量。总台央视记者 金荷...

全国夏粮小麦收购超8000万吨!最低收购价“托底”,市场预期企稳回升

央视网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初,全国夏粮小麦收购超8000万吨,进度快于去年。目前,我国5大小麦主产省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均启动最低收购价,给小麦行情“托底”,最新的市场变化如何,来看记者从...

2025
04/25
15:33
浏览量: 35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