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海疆之声 > 畅叙乡情,共赴传统文化之约

畅叙乡情,共赴传统文化之约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5-03-26 13:25:57 | 点击:463

图为活动中的五色狮表演。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摄

  “打卡”明清海防重镇碣石古卫城、观赏特色民俗文化节目展演、参与妈祖祈福文化活动……近日,第一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在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古卫城启动。来自海峡两岸的3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畅叙同胞亲情乡谊,共赴一场中华传统文化之约。

  

  “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启动仪式以“卫城焕彩·两岸和平”为主题,现场分为“开场·梦回卫城”“迎宾·鼓舞飞扬”“进城·宾至如归”“尾声·承古拓今”四个篇章,展现了汕尾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汕台两地的紧密联系。

  进城仪式上,正字戏《得胜还朝》气势磅礴,南派武打、跑布马等非遗技艺重现明清抗倭御寇的壮烈场景;台湾游神“世子天团”带来精彩表演,将台湾庙会的鲜活气息与碣石古卫城的历史韵味相融。五色狮巡游、钱鼓舞等节目轮番登场,两岸民俗在此碰撞交融,赢得观众连声喝彩。

  “这些表演非常精彩,展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来自台湾云林的李先生表示,此次碣石古卫城进城活动很像台湾的庙会,现场氛围热闹,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两岸文化血脉相连。“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两岸同胞心灵的交融与共鸣。”他说。

  “两岸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应该来汕尾进行一次深度之旅。”台湾嘉宾刘庭祥认为,汕尾的非遗项目和台湾的民俗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将民俗文化作为两岸交流的桥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他表示,大陆游戏《黑神话:悟空》和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走红,让全球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全球将迎来一股中国风的热潮,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大有可为。

  “血脉相连的亲情是割不断的”

  作为开发台湾汉人的三大原乡之一,汕尾与台湾血脉相亲,风土相近,文脉相传。碣石古卫城这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军事要塞,不仅是明清两代抗击外侮的海防要塞,更与台湾的安平古堡、赤崁楼等共同构成明清海防体系。

  “碣石古卫城很像我小时候在台湾长大的环境,无论是街道还是建筑,都感觉非常亲切。”观天下闽台宗祠博物馆馆长、台胞张小虹表示,此次许多台湾嘉宾搭飞机、转高铁,不远千里而来,就是想要过来寻根谒祖,多看看属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东西。

  活动期间,两岸嘉宾还一起进入玄武山游览参观,并专程参访汕尾各处妈祖庙。祖籍广东揭阳的台湾台东大学教授李伟俊在玄武山的历史建筑里看到了与其研究课题相关的重要文物,为他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考据。“我很赞同举办这样的两岸交流活动,希望此行在广东能顺利找到我们李氏宗祠。”他说。

  在乌坭天后宫,台湾同胞与当地民众共同祭拜妈祖,祈求风调雨顺。台湾护圣宫负责人叶论昶表示,在汕尾看到妈祖祈福文化展示感觉相当震撼,台湾也有数万人参与妈祖文化活动。“两岸民心是连在一起的,希望通过类似的民俗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岸民众更深刻感受到我们的同根同源。”

  在本届民俗文体汇活动启动前一天,台湾新竹县全球客家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何雅芬成功牵线新竹杨氏宗亲到汕尾陆丰寻根祭祖。这些年,她在陆丰走访了100多个村子,接触了40多个姓氏的家族,从族谱研究中寻找台胞祖地线索,带他们“回家”。“血脉相连的亲情是割不断的,希望能帮助更多台湾家族找到自己的根。”何雅芬说。

  “我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活动中,台湾嘉宾还“打卡”了汕尾海上古堡咖啡馆,在浪声和微风中享受“海边咖啡一条街”的独特松弛感,了解“咖啡+文旅”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故事;到访汕尾碣石海上工业基地,在明阳集团海上风电生产制造基地调研,近距离接触“国之重器”的组装部件。

  台胞杨先生认为,大陆近年来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有目共睹。“希望台湾也能大面积引进大陆先进的风电和清洁能源技术,尤其是海上风电技术,这对宝岛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绿色资源。”他说。

  据悉,首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2月,期间将推出“品清竞渡·青春同航”“鹊桥连两岸·青春练彩虹”“品清湖上月·两岸共一轮”“民俗源流远·两岸一家亲”等八大板块,通过非遗展演、美食品赏、文创交流、诗词吟咏、民俗探寻等形式,展现汕尾与台湾深厚的文化渊源。

  “这是我第一次来汕尾,当地朋友准备了丰富的欢迎活动,让我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厦门从事文化传媒行业的台湾青年张博勋表示,文化交流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次通过实地参访近距离接触了解到汕尾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为接下来开展文化交流工作增添了新元素,也进一步拓宽了合作渠道。

  汕尾市市长郑海涛表示,汕台有共同的宗族血脉、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家国情怀,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汕台交流合作,让台胞台商台企在汕尾获益更多、福祉更实、发展更好。

(责编:崔译戈、张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习语丨从“十四五”到“十五五”,读懂“中国之治”的战略定力和耐心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道出了五年规划的重要价值。  今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风劲帆满启新程——国际社会瞩目中国绘制发展奋进新蓝图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风劲帆满启新程——国际社会瞩目中国绘制发展奋进新蓝图  新华社记者  金秋北京,汇聚世界目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

一箭三星!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9...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9日12时30分在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北纬23.76度,东经100.47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新语丨总书记擘画指引高水平对外开放

  统筹:姜子炜 熊家林  设计:马发展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王婷:深耕教育沃土 铸就民族同心

王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思政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躬耕杏坛16年,王婷始终坚守在思政教育第一线,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她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使用“1+N”多学科融合的德育课程...

外交部:中方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10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中方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相关言论进行提问。  林剑表示,中方的主管部门已经多次阐述了关于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有关立场。中方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

商务部: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 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

今天(10月16日)下午,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何咏前指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承压前行,稳中有进、稳中...

孟凡利当选广东省省长

10月15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孟凡利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孟凡利,男,汉族,1965年9月生,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二十届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深圳市委书记。...

“中方提出的举措和倡议具有全球意义”——访塞尔维亚负责性别平等事务部部长马楚拉

“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意义重大,再次表明妇女议题在国际议程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塞尔维亚负责性别平等事务部部长塔季扬娜·马楚拉在参加全球妇女峰会期间对人民日报记者如是表示。  “非常感谢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促进全...

2025
03/26
13:25
浏览量: 46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冯莉有约“美丽乡村一姐梦”“企业梦”汇聚时代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聘知名演员、央视主持人冯莉担任首任形象大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冯莉的中国邮政图片收藏版及剧照 13611131353 冯莉有约影视传媒助力各行共同成长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走进北京宋庄书画院 采访院长姚海歌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河北沽源县藜麦产销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