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畅通废旧手机回收的“绿色循环”

畅通废旧手机回收的“绿色循环”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3 13:03:01 | 点击:654

光明日报记者 王禹欣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晓阳

  当前,我国已成为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预计将达60亿部。然而,如此众多的废旧手机,却只有少量进入循环利用体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只有约10%的废旧手机能够进入专业的二手闲置平台等新型回收渠道,超过54.2%的手机因技术迭代快、回收价格低及隐私泄露担忧等原因,被长期封存于家庭抽屉中。

  据统计,我国二手手机潜藏价值超过6000亿元。对此,我们不禁要问——闲置手机该何去何从?如何让废旧手机从“电子垃圾”变成“绿色资源”?如何推动回收行业持续走向规范化、智能化?

   挖掘隐性“城市矿山”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在当下已超越传统通信工具的范畴,成为集支付、导航、学习、娱乐、办公于一体的多功能终端,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更新迭代节奏不断提速,用户换机周期显著缩短,废旧手机的回收利用正成为资源循环与生态保护的重要议题。

  “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在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张成看来,旧手机回收是一条从“电子垃圾”到“城市矿山”的精密产业链条。“每吨废旧手机可提炼出约400克黄金、2300克银,以及钯、铜、锡等多种金属。这一数量远超传统矿业的开采效率——相比之下,开采一吨普通品位的天然金矿石仅能提取5克黄金,而银矿石的提炼率也仅为手机的十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这些贵金属并非一次性消耗品。通过精密的拆解和提炼工艺,黄金、银、铜等金属可以被重新熔铸为高纯度原料,直接供应给电子制造业、珠宝加工和航空航天领域。”张成进一步表示。

  除金属外,拆解后的塑料外壳、玻璃屏幕和线路板中的稀有矿物可以通过再生技术转化为工业原料。张成解释道,塑料部件可被粉碎重制成家电外壳、汽车内饰,玻璃屏幕经过高温熔炼后可制成建筑用玻璃纤维,甚至连废弃的锂电池也能通过湿法冶金技术提取锂、钴等关键元素,重新投入新能源电池生产。“一台看似不起眼的废旧手机,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宝藏’。”

  然而,这样的“宝藏”该如何充分“挖掘”?放眼手机回收市场,五花八门的废旧手机回收方式、鱼龙混杂的回收业务和渠道,不仅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更从根本上降低了大家回收废旧手机的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郭伯威认为,公众对于废旧手机回收的顾虑,背后涉及多重因素,包括隐私安全顾虑、回收渠道可靠性、经济收益预期以及消费观念惯性等层面。

  “手机中存储了大量个人信息,即使格式化手机,专业数据恢复软件仍可能提取残留数据,导致隐私泄露或被恶意利用。同时,许多地区缺乏便捷的回收点,消费者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寻找回收渠道,也对很多渠道缺乏信任。此外,部分消费者对废旧手机的环境危害与污染缺乏认知,或出于囤积习惯和怀旧心理不愿轻易放手。”郭伯威谈道。

  闪回科技CEO刘剑逸也指出,非正规回收商以高价吸引用户,却无法提供合法的交易保障,或者缺乏完善的质检和数据清除流程,导致交易纠纷;旧手机回收市场缺乏统一的价格标准,导致消费者与回收商之间存在信息差,难以在交易中获得公平的估价。这些问题既威胁用户隐私与财产安全,也制约着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

  郭伯威指出,废旧手机的回收利用在资源循环、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战略意义。“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驱动,更需要政策引导、公众参与和产业链协同,共同构建‘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绿色闭环,让每部废旧手机成为推动循环经济的‘绿色能量站’,为加速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技术创新,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在一家二手电子设备回收站点,记者遇到正在和店员了解情况的赵先生,他带着两部手机和一个iPad来店里咨询。赵先生表示比较在意价格,同时也想知道回收商如何处理设备中的数据。“我是做商务工作的,这些设备之前存储了很多客户的联系方式、招标信息等。虽然格式化了好几次,但我还是担心被人破解恢复,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如顾客赵先生一样,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是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数据安全的担忧也是影响废旧手机进入回收循环利用体系的一大阻碍。据刘剑逸介绍,目前市场上各大品牌商、正规的专业回收平台大都可以实现对手机信息的安全擦除,主要有物理数据销毁和专业软件工具清除两种方式。

  “物理数据销毁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净化和介质销毁两种技术,这两种技术可以有效地破坏数据,但不利于手机及零部件的二次利用,同时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相较之下,专业软件工具清除技术是保护组织数据完整性和隐私性的首选方法,主要是通过覆写原数据进行数据清除。这种方式下,无法使用普通的系统功能来重建恢复数据。”刘剑逸表示。

  刘剑逸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有资质的回收平台或以旧换新服务,尽量避免选择不明来源的回收渠道,尤其是个人或非正规的“小作坊”。回收完成后,应当保留相关的交易凭证,以备处理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

  当前,我国手机回收利用产业进入发展机遇期,各类回收平台、回收模式不断涌现,包括手机厂商、电商平台、专业回收平台、线下实体店、个人渠道回收等。近日,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顺利完成试运行,并开始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

  据中国资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介绍,作为循环经济领域的“国家队”,中国资环集团已搭建形成全国性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网络,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模式正式向全国复制推广。消费者可以通过“芯碎无忧”微信小程序下单,选择上门服务或邮寄保密回收。手机将被送至专业的处置基地,经过安全拆解、机械破碎和末端熔炼等环节,实现安全销毁。整个过程可视、可监控、可追溯,有效保障了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这样的集约化处置模式,有助于解决废旧手机回收中的数据安全难题,推动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践样本。”刘宇表示,未来将推动模式创新,打造消费者与商户端到端服务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实现理念创新,加快推进废弃电子电器回收行业碳足迹体系建设。通过创新驱动行业高质量规范化发展,努力打造用户信赖、回收高效、资源最大化循环利用的手机回收处置平台,引领电子消费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

   多措并举,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系列相关政策相继制定出台,立足顶层设计,为推动手机回收利用产业规范发展、提质增效提供了政策保障——

  《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规定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活动、相关方责任、监督管理等内容;循环经济促进法推动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建设集中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信息安全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废旧手机回收利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推动手机回收利用产业提质增效,首要的是加大宣传力度,多维度协同发力,提高消费者参与废旧手机回收的积极性。

  “不妨充分利用当下深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向广大消费者详细普及‘数据填满+恢复出厂设置’等关键操作步骤,引导消费者在回收手机前自主完成这一环节,为其隐私安全筑牢心理防线。”郭伯威说,“与此同时,应对回收企业提出严格要求,强制其获取权威的隐私认证资质,让消费者知晓只有经过严格认证的企业才有资格处理自己的旧手机,从而增强消费者对回收的信任度。”

  在郭伯威看来,通过不断完善废旧手机回收流程,提升参与便利度,能够有效提高废旧手机回收率。首先,回收企业可以与快递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推出寄递优惠政策,比如设置固定的月度寄递套餐、提供专属的折扣券,大幅降低消费者寄送废旧手机的成本。同时,通过优化物流路线和提高配送效率,确保手机能够快速、安全地送达指定回收点,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其次,可以在社区居民出入口、超市旁或者服务中心附近等合理布局回收站点,方便人们随时投放废旧手机。站点内应配备专业设备和工作人员,提供即时的回收服务和咨询服务,或开展‘以旧换绿’等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的公益活动,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回收流程和相关政策。

  张成补充道,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一大批创新成果的落地,也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与结构升级,为行业发展打开更为广阔的前景。

  “例如,智能回收机器人可以通过内置的先进传感器和算法,快速识别手机的型号、成色和故障程度,并自动匹配相应的回收价格;通过分析海量的回收交易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企业能够精准预测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手机更换周期和回收意愿,并精准制定营销策略,让废旧手机回收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张成介绍,“在技术攻关层面,通过引入了低温破碎和精细分离技术,可以精准地将贵金属、稀有金属和塑料等材料逐一提取出来,提升回收纯度;基于生物技术的资源提取方法,可以将回收的金属离子进一步加工成高纯度金属材料,重新投入电子产品制造中,形成了一个闭环的资源循环体系。”

  除了提取贵金属等资源,废旧手机的回收利用还可以打开更多“新思路”。

  “比如,可以将手机屏幕拆下并进行改造,可以制作成风格各异的创意台灯、装饰画,赋予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或者通过彩绘、雕刻等艺术创作,让手机外壳‘变身’为个性化的钥匙链或手机挂件,更好表达和承载情感价值。”张成说,“此外,还可以将旧手机改造成智能音箱、监控摄像头,让生活更丰富、更安全、更有‘科技范儿’。这些创意改造和再利用的举措,在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不仅为环保事业贡献了力量,更为推动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活力。”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03日 07版)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为姑娘们加油!中国女排将赴泰国出战世锦赛

  2025年女排世锦赛将于北京时间8月22日至9月7日在泰国举行。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将先后迎战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多米尼加女排。根据赛制,小组前两名将进入16强淘汰赛。中国女排名单和小组赛赛程如下:

网传广西河池一景区小火车脱轨 涉事景区:道闸口变形 已暂停该项目

  8月17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棉花天坑景区8月16日发生小火车脱轨的现象,一度导致部分游客下车徒步走回终点。  8月17日,该景区的运营公司罗城产投公司通报:16日,该公司运营的一辆2节车厢...

大范围高温闷热天气或持续至月底 一图了解热相关疾病之热衰竭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8月16日)开始我国高温范围将扩大,陕西关中、黄淮到江南等地迎来大范围、长时间高温闷热天气,并可能持续至月底。高温环境中,出汗过多会造成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进而引发循环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出现热衰...

“新三样”领跑、航线频增!我国外贸多元增长亮点纷呈 “活力”全开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来看记者从深圳发回的报道。总台央视记者 黄逸熙:我现在正在深圳盐田港的操作控制中心,这里也是指挥港口作业的“智慧大脑”。据了解,盐田港今天共有16班货轮...

江苏苏州:荷花市集人气旺

江苏苏州:荷花市集人气旺12345678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5年08月14日15:082025年8月14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不少市民来到白塔西路的荷花市集选购荷花,乐享幽幽荷香。张锋摄...

北京前7个月优良天数168天,同比增加18天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13日介绍,今年1至7月,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优良天数168天,同比增加18天。  今年以来,本市加速推广新能源车,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1...

外交部发言人就王毅将主持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并举行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答记者问

  央视网消息:8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就王毅将主持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并举行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答记者问。  问:发言人能否介绍此次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有关背景情况?中方作为主办方对此次会议有何期待?中方举行中老缅泰...

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央视网消息: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全文如下: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财金〔2025〕80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高温用电连破纪录 “水火风光储”等电源合力保供

 “水火风光储”形成合力  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高温下,全国用电负荷持续增长。今年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已经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面对激增的电力需求,相关部门动态调度,推动“水火风光储”等各类电源形成合力,全力以赴保障电力...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志山接受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8月11日通报,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志山涉嫌严重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黑龙江省监委监察调查。

2025
06/03
13:03
浏览量: 65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